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日期:2025-04-22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法定代表人胡炜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浣纱路261号
开办资金(万元)84987.60经费来源财政适当补助
年初数(万元)94780.85期末数(万元)78909.30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从事医学教学、医学研究、保健与健康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470116614F举办单位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主要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履行相关职责,承担相关义务。(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的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1)突出服务品质,提升医疗能力持续优化医疗服务品质,始终将医疗质量安全作为医院的基本生命线。以“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为主要抓手,强化医疗基本制度及预案建设,对全院核心制度及相关预案进行2轮修订并完成发布。首次建立护理质控督导流动站,全程督导全院质量改进项目。持续优化术前评估体系、医生电子病历工作站、院内VTE防控、单病种实时监测;实行病历质控奖惩积分制管理,持续加强院感监控与预警,急诊监护单元从大通间改为双人间,有效降低院感风险;全年未出现聚集性或恶性医院感染事件。一体化院区充分交融共享,进一步明晰院区定位。以标志性、高水平、研究型的现代化医学中心定位城东新院区建设,打造城北院区为诊疗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术型老年医学中心,以小而精的研究型肿瘤医学中心作为吴山院区建设目标,建设康复医院为现代化、示范型康复医学中心,定为桐庐医院为智慧型、现代化的杭州西部综合性区域医学中心,一体化院区优化资源要素统筹。在老年医学科二病区进行试点,探索医院、患者、家政多方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无陪护流程规范,为患者创造更加安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有效解决家属照护难的痛点问题,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照护压力和经济负担,提升了患者家属的就医体验和幸福感。(2)丰富发展成果,深化发展内涵全省零磁医学重点实验室申报成功,解锁重大研究计划战略研究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等重磅项目。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数量创历史新高,荣获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项。全年下达科研项目经费同比增长98%。承接GCP项目总经费同比增长52.69%,居全省前六位,2024年发布在“2023中国医院创新转化100强”榜单中位居全国第69位。(3)清晰建设目标,激活发展潜能在城东新院区及西湖大学云栖校区共同布局临床医学研究“双中心”,合力共筑高能科创平台。进一步完善“特聘”“双聘”引才政策,柔性引进国内顶尖医院的多个国内“领军型”专家团队及“全球前2%科学家”,“双聘”PI科学家,立项“临床+X”项目21项。两批次共计20位医院骨干师资受聘为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党的建设: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卫健委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精神,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医疗反腐集中整治工作,智廉平台作为建设样板在全市推广。与上城区联合打造“以市一医院为龙头、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紧密型医联体——114健康直通车”。“健康邻距离”品牌纳入“全省医院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案例”。固定开放院史馆,向全国各地及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共计20余批次同行参观者展现杭州卫健百年发展历史经脉。宣传中心与国内头部媒体联合创作,打造亿级流量视频。联合西湖大学举办各类文娱活动270场次,覆盖职工7000余人次。(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编内人员2230人,人才派遣552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财政投入27862.31万元,自有资产购入设备5850.63万元。(四)取得的主要效益1.社会效益(1)扩大服务影响力。推出“健康邻距离”品牌,将“名医工作室”引进社区、学校和企业,为湖滨商圈职工、新就业群体和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健康咨询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服务,累计服务近万人,并被纳入“全省医院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案例”。固定开放院史馆,向全国各地及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共计20余批次同行参观者展现杭州卫健百年发展历史经脉。(2)拓宽健康医疗服务圈。持续做好四川广元、剑阁,新疆阿克苏等地区的东西部医疗协作工作。2024年共计派出下沉专家740名,共下沉22092人次,其中派驻担任基层医院院级领导11人。累计协助、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9项;通过“杭州市双向转诊平台”总计转诊49581人次,同比增幅22.32%,转诊人次位居市属医院首位。2.经济效益门急诊人次236.99万人次,出院人次91318人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科体系化建设及高能级平台搭建需要进一步提升。2.人才队伍制约学科质量发展,需要引入具有影响力的前沿领军人才、高水平科技人才、高精尖医学人才。3.临床研究中心及现有科研平台的建设方案与目标需要更清晰聚焦。
四、下一步打算1.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夯实医疗质量与安全,围绕消化内科等一批国家、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科室,在专科技术能力上持续发力。2.加快组建重量级人才队伍。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多院区人事一体化的管理构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重点人事制度改革,充分挖掘现有骨干潜力。3.搭建高能级科研平台。对标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目标,加快推动临床医学研究双中心建设,成立推广示范应用中心,推进已转化项目的院内推广工作,全面优化医院科研生态。4.促进教学资源整合提升。初步建成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启动拔尖骨干师资培养,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1月19日,单位名称变更,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变更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5月30日,举办单位名称变更,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变更为“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相关资质认可我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范围,有序规范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2023年1月18日至2030年7月2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2024年4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4年5月被浙江省医疗服务管理评价中心、浙江省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办公室评为浙江省医院品管大赛十周年表彰医疗质量与安全改进先锋奖;2024年7月被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浙江省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和培养单位;2024年11月中国医院管理奖组委会授予中国医院管理奖区域优秀奖;2024年我单位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局级奖励,其中集体荣誉102项,个人荣誉180项。社会诉讼投诉情况:1.全年我单位涉及医疗纠纷赔偿案件5起,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2.今年共接到12345投诉719件,医院均给予妥善处理。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