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涂晓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体育场路453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77807.22 | 经费来源 | 财政适当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97013.28 | 期末数(万元) | 196484.5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470116681D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2024年医院在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紧扣市卫健委“聚力深化改革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主题年重点工作要求,真践实履、守正出新,在各项工作中展现出中医药自信和担当,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医院认真按照《章程》规定,不断完善并落实相关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1)围绕“中医自信”,量质并举抓传创一是聚焦中医特色,学科建设持续发力。肾病科、妇科等7个专科成功入选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妇产科学)等6个学科入选省中医药重点学科。新制定涵盖25个专科、111个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牵头制定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优秀病案评审标准、评分细则,组织全国中医病案竞赛,以赛促改,加强中医病案建设。完成近500个中药品种的二维码生产端溯源、参与各级各类标准的制定。二是聚焦中医惠民,优质服务打响品牌。满足患者需求,创新服务内容、延伸服务时限,新开节气门诊、中医推拿夜门诊等。建立中医外治中心,新增近20项中医适宜技术。“浙里护理”上门服务1181单,总服务量和“耳穴贴压”均位居市本级前三。互联网医院上线医保结算、暖心助孕等功能,便捷配药处方数44.1万,服务人次达13.67万。医院的《综合诊后服务新模式,提升诊后医疗服务质量》也被推荐为省级试点项目。三是聚焦中医文化,传统国粹助力健康。微信公众号关注达120余万,在全国中医医院订阅号排行榜(周榜)中两次位居第一,全年榜取得全国第二、浙江第一的佳绩。官方视频号、抖音号推送220余条,创历史新高。创新开展81次“一周好医‘声’”等线上科普直播。成立“市中养生操男团”,已研发30多套养生操,在《人民日报》等国家媒体平台获得过亿次观看量。举办“中医养生夜市”,引领中医药“潮玩法”。举办第三届西湖国医大会扩大中医学术影响力,丁桥院区成功入选“第三批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名单”。四是聚焦中医共富,组团帮扶成果显著。高质量推进三甲医院全覆盖工作,向三家医院长期及短期派驻专家80余人,下沉天数共计4000余天;帮扶地陆续成立何嘉琳、李亚妤名医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医引领作用;选派专家前往新疆阿克苏、阿拉尔、四川德昌、西藏等地,高效推进“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有序开展,成效显著。(2)围绕“科教提档”,破立结合促转变作为唯一一家地市级中医院成功入选首批研究型医院培育单位;获批“中医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参与多项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研究。深入挖掘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遴选出16张经验方作为重点研发品种,完成8个传统中药制剂备案。章勤团队的“养巢颗粒”成功完成1100万元的转化。(3)围绕“数智赋能”,多点铺陈开新道中医数字健康人“安诊儿”2.0版,15秒可完成四诊辅诊;推进大数据AI一体化中药药事管理平台应用,建设丁桥院区智慧后勤综合管理平台,获全国医院最具创造力后勤运维保障团队奖项。医院参与各类关于数智规范的修订、协办数字中医药推进现场会、参加各级各类“数智”相关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4)围绕“党建统领”,医院发展深融合。医院党委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拔任用有机结合,组织优秀年轻干部、优秀培养苗子参加市卫健委“1336”培训工程,启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结合干部任职年龄和考核评价情况,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2024年新选拔任用中层干部54人,外送新提拔干部至高水平医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能力专项提升培训轮训。同年,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对原有党支部组织架构进行梳理,对部分党员人数超过要求的支部组成结合日常工作实际进行了调整,完成医院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形成党建品牌矩阵体系,扩大品牌影响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支部一品牌一创新”的党建发展格局,被评为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3.资源投入情况:截止至2024年12月底,我院共有正式编制职工1630人,劳务派遣职工342人。本年收到财政拨款收入20000余万元,本年设备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以综合目标及绩效考核指标为抓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优化医疗服务结构。引进手术机器人、选派4个专科5名业务骨干进修培训,已成功开展21例。成立体重管理中心,开展三日集训营,中西医特色减重效果明显、社会反响热烈。(2)持续推进宣传融媒矩阵升级。一是2024年度我院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25.5万,正式突破百万大关,截至目前共发布推送535篇,其中171篇点击量破万,单篇最高点击量破37万,多篇推文被国家、省、市媒体转发刊用,点赞数和影响力再创新高,公众号在全国中医医院订阅号排行榜(周榜)中成绩亮眼,上半年两次创下全国中医系统周榜第一的好成绩。在2021至2023年全国中医医院订阅号微信排行榜中,我院连续三年名列第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二是官方视频号本年度共推送短视频161条,点击量破万视频47条,单条最高点击记录237.9万,点赞数和影响力创历史新高;官方抖音号本年度共推送视频64条,点击破万28条,最高单条播放达101.8万,转发超1万余次,点赞2328次。本年度医院视频号创新开展“一周好医‘声’”等线上科普直播,2024年度共开展直播81次,其中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次达1.9万。三是今年2月,组织成立“市中养生操男团”,目前已研发30多套中医养生操,经医院视频号发布后迅速受到网友的点赞热捧,其中“中医护肝操”在医院视频号获得10万+的点击量,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国家媒体平台获得过亿次观看量。本年度“市中男团”成为医院和中医药文化宣传大使,先后受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浙江电视台等邀请,前往北京、南京等地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影响力。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重点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肾病、中医妇科两大龙头学科进一步发展提升的压力大,谋划其他重点学科发展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自身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2、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我院将持续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发,促进医疗模式创新和服务升级。 |
四、下一步打算 | 1.党建引领、文化铸魂,打造“高站位”党建品牌。持续深化“六和”党建,着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2.0版本,深入挖掘中医药特色内涵和时代价值。2.夯基垒台、守正开新,建设“高水平”中医医院。对标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着重提升中医内涵建设和中西医共建,以“守护健康”为己任,挖掘专科、专病特色,推进优势专科向精而强发展。3.真践初心、实绩惠民,推进“高质量”暖心服务。通过实际行动,改善门诊就医体验,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拓展互联网+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确保每一项服务都能贴近民心、满足民需。4.创新精进、攻坚破难,借力“高科技”激发动能。以科研创新助力研究型医院建设,促进创新成果及时进入临床应用,以数智创新助力智慧医院建设。5.引育并重、抓点扩面,凝聚“高要素”迸发合力。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体系,完善研究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和学科人才库的组建,探索建立医院-科室-个人三级立体的中医药创新研究型人才评价体系。6.凝聚合力、精准联动,形成“高效能”管理体系。借等级医院评审契机,三院区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4月24日依规申请了举办单位变更登记,举办单位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变更为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
相关资质认可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33年12月11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