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法定代表人陈云飞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白塔文化产业园B区19号楼东楼
开办资金(万元)689.28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689.85期末数(万元)639.70
宗旨和业务范围保护西湖世界遗产,促进西湖文旅融合发展。承担西湖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监测、研究、宣传工作承担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点)、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研究工作开展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研究和旅游推广、文化挖掘及文旅融合等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583231870J举办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名胜区“夯实三大基础、统筹五篇文章、强化四项保障”总任务,在遗产保护管理、监测、宣传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西湖遗产中心严格按照章程规定进行日常管理,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机构编制规定及本章程规定,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本单位全面健康发展,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坚持本单位公益属性,践行登记的宗旨,在登记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活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本章程开展单位工作。(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1)承担西湖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监测、研究、宣传工作。一是推进遗产监测预警体系深化设计。完成西湖遗产监测体系现状评估、监测预警体系深化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增补58处监测空白,设计生成502项详细监测指标数据。完善六和塔数字化档案资料,构建可视化管理展示平台。二是开展遗产影响评估。召开遗产区内14个建设项目遗产影响评估专家评审会,全部项目通过评审。参与6个缓冲区项目遗产评估并提供意见。对香格里拉饭店东楼改造项目开展遗产影响评估研究,制定《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影响评估管理办法》。推进遗产界桩调整。完成西湖遗产区1383个界址实地踏勘,形成《西湖遗产区界桩及遗产区划边界澄清界线实地踏勘报告》。三是聚焦价值阐释研究,深耕西湖文化。完成省级课题《西湖文化景观预警监测研究——以西湖石质文物为例》验收。推进区级重点课题《西湖龙井茶文化史迹调查及茶人文化生态研究》和西湖民居、西湖文旅游径等研究。出版《中国的世界遗产·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非遗概览》。在石窟寺保护管理利用研讨会中承办“西湖石窟”展览,推出三条西湖石窟游径,在“浙江文物”等平台发表,提高西湖石窟造像社会影响力。(2)承担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点)、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研究工作。一是坚守文物安全底线,推动遗产保护纳入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开展专项检查及文物安全巡查320次。配合文遗局初审11个文物工程方案,全部项目通过审核。开展辖区内文物安全评估,顺利完成遗产专项监测年度工作。今年中心申报的《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点文物本体病害监测》项目获“第一届浙江省文化遗产保护监测优秀案例”奖。二是配合区文遗局开展“四普”培训,指导属地单位做好“三普”登录点复核工作,完成率100%。(3)开展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研究和旅游推广、文化挖掘及文旅融合等工作。一是聚焦遗产交流互鉴,扩大西湖朋友圈。杭维交流方面,中心承办的“古往今来——中国杭州与意大利维罗纳双城交流展”6月在杭维两市同步展出,西湖成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11月初,在中意两国元首的见证下,杭州市与维罗纳市共同签署合作议定书。根据议定书精神,中心在区文遗局指导下拟定杭维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与市外办研究拟定新一轮杭维合作机制及落实方案。参加普洱•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国家学术研讨会、世界文化遗产对话会议、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与国内外遗产地分享交流遗产保护经验。承办“2024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年会”,会上西湖获“2024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与韧性’优秀案例”奖。二是中心持续做好遗产教育工作。顺利完成第12届西湖文化特使集训,开展“Jane’sWalk”“特使沙龙”“特使进校园”等品牌活动15场。参与苏州、澳门等遗产地青年活动,共同探讨青年与传统营造技艺、文化遗产与社会行动等遗产保护前沿主题。此外,“西湖文化特使计划”入选《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优秀实践与经验》,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遗产教育提供经验参考。三是聚焦文旅非遗,激活西湖业态。在区文遗局指导下,组织开展非遗项目认定工作,提报第二批非遗代表性推荐项目11个。推动景区6位传承人入选第六批杭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组织景区首批省级非遗茶空间申报,1家单位入选。举办西湖寿苏会、灵峰探梅、钱王祭等非遗品牌活动;文旅方面,完成5A级景区复核;配合文遗局全力推进西湖景区申报世界级旅游景区。2.党的建设情况。今年,西湖遗产中心聚焦党建引领,培人促事、以事促干。中心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湖的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与杭州市文保中心、省测科院等单位进行党建联建,促进党员理论素养提升。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年共计150余人次参与双下沉,“大脚板”发现问题数量领先。中心支部坚持锤炼作风,拒腐防变。通过制定清单、签订责任书、走读廉政线路、常态化提醒等丰富廉政教育形式。中心重视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今年公开招录2名优秀青年;2名职工参加区挂职锻炼;1名职工成为名胜区唯一杭州市文化特派员,助力梅家坞文化推广;多名职工获名胜区“青年英才”、“茶旅融合+”体验线路设计青工比武一等奖、杭州的博物馆研学线路设计银奖等荣誉。(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核定事业编制36名,截止2024年年底,在编人员30人,编外聘用人员2名。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全部来源于财政资金拨款。(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西湖遗产中心承办的“古往今来——中国杭州与意大利维罗纳双城交流展”6月意大利维罗纳展出,近万人观展,西湖成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西湖遗产中心承办“2024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年会”,会上西湖获“2024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与韧性’优秀案例”奖。“西湖文化特使”获“无界嘉年华成就奖”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世界遗产教育: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优秀实践与经验》报告,作为优秀案例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遗产教育提供范例。以“杭州西湖世界遗产”微信公众平台为阵地,加强西湖文化宣传,全年发布文章160余篇,全年推出西湖爱情、非遗、历史建筑、四普等宣传专栏6个,其中西湖历史建筑系列被管委会官微推送,最高阅读量达7万+,进一步促进西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传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遗产价值内涵挖掘和展示传播有待提升。还需结合当前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国际标准、规范、要求等,会同相关领域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持续优化遗产价值内涵表达,推进遗产传播和表达形式的年轻化,探索遗产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放大西湖遗产保护声音。(二)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还需创新。中心拥有较多的青年遗产保护领域专业人才,需积极思考如何提升人才队伍能力,激发年轻人热情和动力,并进一步完善配套人才激励机制。(三)遗产地交流与合作有待加强。中心虽积极参与遗产地交流互鉴,但合作项目较少,还需加强与国内外遗产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管理相关机构的调研互访、联合调研、跨国项目合作、前沿课题研究等,提升交流对话水平,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四、下一步打算(一)提升西湖遗产保护效能积极配合文遗局完成“四普”任务;启动遗产界桩调整工作;推进遗产监测提升项目落地。持续做好遗产本体专项监测、文物安全评估、文物工程项目方案初审、遗产影响评估等重点工作。(二)强化西湖文化研究展示积极开展跨学科课题研究,做深做实苏东坡研究。做好文化特使招募、培训工作,继续开展特使宣教活动。配合区文遗局创建景区非遗品牌,办好非遗活动。争取西湖成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培育对象。继续开展景区文旅相关工作。(三)培育遗产保护专业型人才推进西湖保护与管理专有人才能力提升项目落地,提升西湖遗产管理者理论素养和保护水平。西湖遗产中心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名胜区党工委的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抓落实,推进西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2月28日因管委会更名办理了举办单位变更。2024年3月1日办理了开办资金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绩效:2024年度考核结果:第一等次。受奖惩情况:1.今年,中心申报的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点文物本体病害监测项目被评为“首届浙江省文化遗产保护监测十佳案例”。2.在“2024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年会”上,西湖获“2024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与韧性’优秀案例”奖。3.“西湖文化特使”获“无界嘉年华成就奖”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世界遗产教育:南南合作框架下的优秀实践与经验》报告,作为优秀案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遗产教育提供范例。诉讼投诉情况:热心接待,积极妥善处理来电来访,信访和12345转办件“三率”达到100%。本年度中心共处理区局转办信访件1起。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