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开放大学、杭州远程教育中心、杭州社区大学、杭州市民大学、杭州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温正胞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37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63368.09 | 经费来源 | 财政适当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65347.65 | 期末数(万元) | 166489.53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按规定开展种类专业高等专科层次的普通职业学历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开展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通过广播电视为成人提供各学科高等学历教育和中专学历教育服务通过函授、现代远程在线等方式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开展各级、各类成人和市民非学历教育培训及相关社会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470131064X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人民政府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按照新修订的《章程》要求,加强学校各领域制度建设,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全校教职员工在《章程》的指导下,行使《章程》赋予的权利,履行《章程》规定的义务,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为学校“创一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省市两会精神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高质量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完成“创一流”内涵建设行动计划二期和杭州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年度建设任务,推进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任务。(1)工作职责开展情况。学校两个“双高”专业群绩效评价均获优秀。高质量通过学前教育师范类专业教育部普通高校二级专业认证、高职院校办学能力评价省级测试、学校高职办学能力评估。推进“创一流”内涵建设计划二期31个建设类项目和8个非建设类项目年度建设任务。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获教育部立项。数字赋能实习评价新模式入选省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改革成效案例入选教育内参(浙江省唯一)。立项省高职教育“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10项、浙江开放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项、省数字化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4项。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3门,获得省级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线下课程)4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精品在线课程新增3门,总数达14门,智慧职教MOOC上线新增9门,总数达24门,立项省级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获省级推荐2024年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优质课程1门。立项浙江省十四五重点建设教材项目10项,获得省级认定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完成年度智慧教室改建,改造多媒体教室110间,3间特色化智慧教室使用时长近3500学时,47间普通型智慧教室使用时长近5万学时。获批省级认定虚拟仿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实践项目建设3个,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虚拟仿真实训项目6项,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仿真课程资源20项。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获金奖1项,银奖4项,获得一类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231项,完成省级及以上竞赛承办工作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12项,首次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省市合作”项目立项2项,获批杭州市2024年度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重大项目1项,已完成41项专利挂牌转让交易,转化金额超42万元,横向课题立项53项,合同经费超1330万元。获批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培育基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高等职业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再次入选第五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持续推进国际化办学,出访德国、意大利等友好合作高校,承接南非、马来西亚等留学生培养,本年度共培养留学生124名,“中南丝路学院”入选浙江省第三批“丝路学院”,外派三批教师赴南非完成教学和技能指导,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案例入选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优秀案例。2024年招生总计划5078人,招生人数创新高,生源质量大幅提升。2024届毕业生总数为4308人,截至11月底,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8.07%,同比增长0.51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就业占比94.28%,留杭就业占比近50%。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49人。获2024年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2项,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奖项30项。进一步修订完善学生管理相关制度,做到资助覆盖率100%、资助资金发放到位率100%,“一站式”学生行知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陶心驿站”(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服务功能。2024年浙江省教育体质健康抽测工作合格率100%,优良率34%。举办2024阳光体育联赛,组织学生参加第6届中国大学生射箭(射艺)锦标赛,获8金4银3铜。参加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第22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多人多项获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举办校第十七届运动会和校园微马,省大学生艺术节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8年蝉联优秀组织奖。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制订并组织落实《2024年师德师风实施意见》《2024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计划》,全年共引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4人,其中博士18人(含博后3人),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50人,其中C类2人、D类13人、E类25人。完成第二批国家级团队终期核查,形成2个国家级、3个省级、10个校级教师创新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格局。教师获得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5项。完成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新增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16人。进一步修订完善人事管理相关制度,全年开展校内外各级各类师资培训3800余人次。开展第4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通过浙江省信息化标杆校验收,入选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试点校,在教育部职教大脑数据质量监测等级评比中获评A级。完成建设杭科数字人微课平台,平台赋能网络思政列入中国教育电视台职业学校立德树人典型案例。完成校内各类工作应用迭代升级,“学在杭科”应用全面覆盖。完成新版《制度文件汇编》。完成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章程制定,聘请国内一流职业教育专家团队担任委员。完成学校新一轮内设机构改革。进一步规范学校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全年审计工作落实到位。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完成“校警驿站”建设。召开四届二次“双代会”。召开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举办2024年校友返校日暨高职办学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持续做好“校长请我喝杯茶”活动。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实现全年无休供餐,创新“教工菜篮子”服务,积极引入餐饮新形式,完成严州校区食堂改造。完成“行园”劳动教育主题公园建设,建成滑板公园、“亚运记忆”雕塑、开放露营区、一米菜园、观景平台等文化景观,完成高桥校区校园室外标识系统一期建设。创新开设暑期教工子女托管服务。组织暑期教职工疗休养、年度教职工体检。组建校卫生所健康团队,开设健康服务项目。获绿色学校三星级认定,节能工作进入全省高校先进行列。依托教职工活动中心、教工运动会、元旦晚会等活动平台和载体,响应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党的建设情况。召开第二次党代会,选举产生学校新一届党委班子和纪委班子,确立“创一流、竞百强”的总体发展目标,谋划“九大跃升”的发展路径。制定下发《第二次党代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明确54项重点改革措施。配齐高职二级学院专职副书记,全面深化二级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全年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第一议题”学习30余项,征订下发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等必读书目,做好二级党组织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举办中层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轮训班,扎实开展七八级职员及以下干部、党员学习轮训。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相关成果成效在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学习强国、凤凰新闻、都市快报、杭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健全网络舆情和突发事件新闻处置机制,建立校园公共区域宣传品日常巡查巡检制度。开展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组织承办杭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教师研修活动。完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校建设各项任务,结题验收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15项,相关教师获得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特等奖的历史最好成绩。撤并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和新制造培训学院党支部,新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2个党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基础教学部数学体育党支部第三批全国“样板支部”通过验收,艺术设计学院平面与环艺党支部与富阳区春建乡春建村联村共建项目入选全省“百个艺术院系联村共建”名单。全年新发展预备党员191名,获评党内各级先进集体、优秀个人及比赛奖项等80余项。学校党群服务中心入选第三批全省高校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创建培育单位。实施“青苗工程”,举办第一期年轻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实施“青藤工程”,举办新一届中层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培训班。组织开展暑期中层干部党性锻炼。修订完善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建立学校干部挂职锻炼人才库,先后选派骨干人员做好挂职锻炼。制定2024年校内巡察整改回访工作方案,完成对巡察满2年的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和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回头看”。推进新一轮“清廉杭科院”建设,举办“清廉杭科院”建设成果展暨第四届“知廉于心践廉于行”作品展。举办纪检干部、纪检委员专题培训。召开“同心创一流同力竞百强”党委统战工作会议,举办“行知同心读书会”。校长温正胞新任中华职教社理事。推荐1名教师担任杭州欧美同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支持学校侨联、知联会加强组织建设,做好民盟总支和侨联的换届工作。广泛联系党外知识分子,落实校领导联系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制度,开展谈心谈话和交友联谊活动。3.资源投入情况。机构编制:2024年上半年小范围中层干部调整,进一步使用2人,平职交流1人,免职2人。2024年下半年完成机构编制改革与调整,撤销三个校区管理办公室和创业服务中心,新设国际教育处、继续教育管理处、招生就业处、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重组智能制造学院,完成中层干部集中调整,新提任中层正职8名、中层副职17名,进一步使用与平职交流24人,退出领导岗位13人。财政资源:年度支出决算总额58175.07万元,其中教育支出53915.78万元,主要用于政治建设、教学及办公正常运维、人员保障及培养、科研提升、专业群建设、产教融合等;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2.73万元,主要用于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支出;科学技术支出69.50万元,主要用于2024年杭州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卫生健康支出3967.08万元,主要用于在编教职工各类社保支出以及离退休人员学习、活动、医疗等;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类)9.98万元,为杭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紧密对接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和杭州市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布局,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等专业群为核心的专业布局,专业设置与杭州市重点产业和标志性产业链匹配度高。成立新质生产力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致正产业学院、声呐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共8所校级产业学院在建。举办2024全国数据智能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会暨重大项目发布会,当选浙江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智能装备产教联合体、全国数据智能产教融合共同体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第一批“一体两翼”建设项目。创业园现有入驻企业84家,在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中获得最高等次。超额完成省教育厅技能培训任务,工作案例入选省教育厅职业技能培训典型案例推荐名单。入选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首批“服务‘千万工程’教育实践基地”,本年度累计组织乡村振兴各类人才培训70余期。完成《杭州开放大学建设方案(2023-2025年)》年度建设任务,通过浙江开放大学体系办学水平评估。举办第二届“三江论坛”和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论坛等高水平论坛。2024年继续教育在籍学生2.3万余人,各类办学项目招生人数超5000人。完成校外教学点备案14家,新签、续签各类办学协议20个。本年度共签订各类非学历培训协议80份,累计完成培训6990人次。试点推出退役军人服务系统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服务人数460余人。校语委获批省教育厅首批“浙江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共建智慧助老服务基地,全年招收老年教育线下教学班级27个。“杭学通”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220万,出版《杭州社区教育发展报告》。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2.人才队伍建设的部分指标还存在不足。3.国家级标志性成果获取还存在短板。 |
四、下一步打算 | 学校将围绕历次市委全会关于“杭科院创一流”的工作部署,高质量开展“双高”建设,高质量完成“创一流”内涵建设行动计划二期和杭州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年度建设任务,高质量推进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任务,统筹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落实好2025年学校重点工作任务。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1月12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单位名称由“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广播电视大学、杭州远程教育中心、杭州社区大学、杭州市民大学、杭州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变更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开放大学、杭州远程教育中心、杭州社区大学、杭州市民大学、杭州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
相关资质认可 | 《教育部关于同意新设立的高等职业学校备案的通知》(教发函〔2009〕84号)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绩效和受奖惩情况:无。诉讼情况:无。信访和社会投诉情况:本年度共接市教育局转12345来电41件次,无来信、来访件,无规模性群体性上访,无积案,所有信访均不涉及学校主体责任,以咨询、求助件为主,如各类信息查询更改、各类平台操作答疑等,均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和帮助。所有来访均按照规定程序处置,及时应答、有效化解,来访人对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或接受。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1.现金捐赠:2024年接受各类现金捐赠共计196.19万元。2.实物捐赠:浙江鑫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铭扬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捐赠盾构机1台,价值总金额604.15万元;北京融智国创科技有限公司捐赠融智涉税鉴证业务管理平台1套,价值总金额30万元;杭州胜辉科技有限公司捐赠自动驾驶仿真模拟和平行驾驶训练平台5台,价值总金额183.82万元;杭州广嘉机电有限公司捐赠精雕五轴精密加工软件SurfMill软件40套,价值总金额396万元;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捐赠新松机器人11台,价值总金额260万元。3.实物准捐赠: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准捐赠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平台4台,集成电路软件PQFactory智能产线设计与虚拟调试软件10套,价值总金额201.2万元。使用情况:捐赠资金用于奖教金发放、教育支持、困难生补助等,捐赠设备、物品用于相关学院的理论和实训教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