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殡仪馆 | 法定代表人 | 吕一鑫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73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7695.59 | 经费来源 | 经费自理 |
年初数(万元) | 44838.52 | 期末数(万元) | 46302.7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殡仪服务。承担本市殡葬火化服务工作提供殡葬礼仪、遗体处置、骨灰安放、丧葬用品等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4701048080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民政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杭州殡仪馆在杭州市民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我馆党的建设、管理岗位六级职员及以上干部人事由杭州市民政局统一管理,其他干部人事、资产财务、业务运行等事宜由本单位负责。馆内设机构6个:办公室、财务基建科、后勤保障科、接运保障科、基本服务科、社会服务科。馆内核定事业编制数36个,设主任1名,专职副书记1名,副主任2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10个,其中正科长级6个、副科长级4个。馆内现有职工131人,其中在编职工32人,协议工49人,劳务派遣工50人。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按照单位章程的规定,定期开展各项工作,并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一年里,我单位高标准完成了各项任务。(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一是承担本市殡葬火化服务工作;提供殡葬礼仪、遗体处置、骨灰安放、丧葬用品等服务。一年来,在完成遗体接运、举办告别会、遗体整容防腐化妆、遗体火化、骨灰寄存、国内遗体外运等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我馆始终坚持公益服务属性和落实殡葬惠民政策不动摇。今年,我馆推出“6+8殡葬服务项目免费”惠民举措,大大减轻群众办丧负担。二是完成杭州市民政局交办的其他任务。配合上级部门认真开展殡葬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和身边不正之风等问题认真开展对照自查,要求分管部门业务流程再完善、交接环节再优化、廉洁氛围再提升、安全风险再防范。协助市民政局举办杭州市第31次骨灰撒江活动,共有536位逝者的骨灰被撒入钱塘江,并为380位符合条件的逝者申报了生态安葬2000元财政奖补。在丧葬用品持续降价基础上,全年业务收入较往年略有增长,全年总体服务满意率99.74%,社会口碑不断提升。2.党的建设情况。馆党支部着力打造“153”融合式党建工作体系:“一核”构建思想政治矩阵,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年共举办专题党课4次,观看教育片17次,外出参观学习2次,收集廉洁家书15篇。持续巩固“清廉杭殡”建设成果,通过举办作风建设大会、签订廉政责任书、节前廉政提醒谈话等形式,深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田”。“五策”落实意识形态责任,以“红色领航岗位建功”五大提升行动为载体,打出“传统文化+廉洁文化”组合拳,高质量、全覆盖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抓好舆论阵地建设,对外借助媒体平台大力宣扬一线党员爱岗敬业暖心故事,对内每月发布“杭殡零距离”专栏18期,累计制作各类学习宣传展板26块,主题横幅10条,进一步营造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抓实“党员攀高”计划,每季度评选晾晒先锋党员3名,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在一线当表率。“三方”联结群团凝聚合力,找准统战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结合点,在中秋、端午、七夕等传统佳节举办“弘扬传统文化共度传统节日”系列活动6次,营造和谐联动氛围。一把手与团支部青年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党建引领单位发展、党建赋能群团共建的“双向奔赴”新路径。(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杭州殡仪馆现有在编人员32人,编外人员99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杭州殡仪馆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经费自理,2024年杭州殡仪馆为事业单位运营发生商品和服务总投入5181.14万元,其中办公、水电、通信投入167.07万元,用于主营业务车辆交通投入85.05万元,委托业务投入279.38万元,维修费投入209.03万元,直接业务成本投入3490.86万元,安保物业投入450.83万元,殡葬补助投入258.31万元,设备更新投入29.32万元,其他业务投入211.29万元。(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一是惠民力度再提升:今年,我馆推出“6+8殡葬服务项目免费”惠民举措,将遗体探视、太平间冷藏、引导服务等8项延伸服务纳入免费项目,切实减轻群众办丧负担。二是业务难题再破解:在我馆的积极推动下,多部门联合出台《杭州市无人认领遗体处理工作办法》,用制度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促馆内“陈尸”处置效率大幅提升。三是数智改革再迭代:对业务操作管理系统二次平台迭代升级,开发上线全新“核心业务系统”,更加符合省民政厅对殡葬数字化、智能化要求,可在满足日常殡仪服务流程操作的同时,实现火化数据完整、准确地实时上传。2.经济效益。2024年杭州殡仪馆实现事业总收入8858.27万元,为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提供服务总收入达到7920.30万元,全年实现收支结余1059.22万元。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软件方面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人才相对不足,职工总体文化素质、规矩意识、服务能力等还有待提升;硬件方面受到空间发展限制,总体规划改造、设备设施建设等还是显得有些束手束脚,需得到相关职能部门和辖区周边单位的更多关注与支持。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我馆将直面困难挑战,继续发挥好民生服务窗口作用,以“六大提升行动”为目标,保持奋进态势,为我市民政事业“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顺利开局贡献杭殡力量。1.党建引领“大护航”行动,突出思想“提神”。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蓄力开展“先锋引领聚变突围”——党建护航专项整治行动,以从严治党带动行业清朗,将党建工作转化为引领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2.专项整治“大升级”行动,突出行业“提标”。持续推进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整治,从严抓好内部各环节廉政监管,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主动提供行业违规线索,密切关注社会舆论动向,帮助解决群众关切诉求,及时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形成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行业体系。3.基本建设“大突破”行动,突出项目“提速”。集中守灵中心项目重点完成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地上主体结构建设、市政景观工程等施工,力争2025年底基本建设完工;民政配套用房项目在局专班统筹指挥下,加快推进项目工作进度,力争2025年8月底前具备项目开工条件。4.队伍建设“大培育”行动,突出人才“提量”。牢牢把握人才队伍政策“靶向”,优化干部选拔、考核、激励机制,多渠道遴选有能力潜力的专业人才进入管理队伍。定向招聘殡葬专业对口毕业生,加大轮岗交流力度,强化岗位技能练兵,输送业务骨干参加全国全省殡葬职业技能大赛,全方位提升服务本领。5.数智殡葬“大赋能”行动,突出系统“提效”。通过浙里办APP“杭州数智殡”平台开发线上火化预约模块,为群众搭建一个更为便捷高效的智慧服务平台。在馆内建立综合数智“驾驶舱”,集成当日业务统览、数据统计、安防监控和殡仪车GPS定位等功能,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监督职工日常从业行为。6.遗留问题“大攻坚”行动,突出资产“提质”。开拓思路、铆足干劲、逐个击破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加快下属企业社会殡仪服务中心管办分离脚步,从体系建设上大胆改革,管理思路上谋新思变;计划与上城区政府及辖区职能部门协商丁衙巷15号房产收回后房产处置问题,极力消除房产管理安全管理隐患。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8年7月31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