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植物园(杭州西湖园林科学研究院) | 法定代表人 | 张海珍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桃源岭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3422.83 | 经费来源 | 财政适当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7680.36 | 期末数(万元) | 27120.72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植物科学研究,保护利用和科普宣传。承担植物的科研、引种驯化、物种保育、植物展示、相关科普宣教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开展西湖景区园林绿化的科技攻关、产学研用、技术培训、植保监测等技术性、辅助性工作承担区域内园林、文物和文化遗产等保护、管理与适度利用承担区域内生态环境、基本建设、秩序安全、森林防火等管理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4701105895 | 举办单位 |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2024年,本单位严格按照核准的章程开展各项工作,将章程作为管理的基本准则和依据,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有序开展。在组织管理方面,依据章程规定,合理调整了内设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职能有效履行。严格按照章程要求进行人员招聘、培训和考核,提升人才队伍竞争力,为单位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在业务开展方面,本单位以章程为指引,围绕宗旨和业务范围,积极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严格执行章程,确保了业务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了单位的社会影响力。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遵守章程中关于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的规定,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透明度。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哪些具体的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A、承担植物的科研、引种驯化、物种保育、植物展示、相关科普宣教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守护绿色家园、生态共融的和谐篇章。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收集、保存与研究工作,强化荷花、月季等特色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华东种质资源库建设。引入40个石蒜属新优品种、34种野生植物及39个莲属、睡莲属植物;交换获得10余种药用植物;并新引42个越橘属品种及珍稀濒危植物,共计165余种(品种)。结合BGCI资助项目与管委会课题,深入进行天目朴树等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和扩繁研究。铸就数字为基、智慧共享的未来篇章。持续推进标本库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进程,精心整理了3550份标本资料,为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同时,牢固树立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数字化办公创新理念,致力于提升内部办公效率,构建了一个高效便捷的跨部门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资源的数字化共享,促进了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B、开展西湖景区园林绿化的科技攻关、产学研用、技术培训、植保监测等技术性、辅助性工作探索科技前沿、创新驱动的创新篇章。通过开展省级育种项目,成功进行了石蒜属新优品种组培苗的驯化试验,为植物育种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选育出石蒜属新品种‘FanHua’和‘TaoHua’并完成国际登录申请;杂交品种‘君兰’也完成了国内农业新品种的申报工作;筛选出藤本月季品种‘藤花房’,并通过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办公室审核,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植物品种资源。9个自育的石蒜、荷花等新优品种在美国花卉园林园艺展览会(Cultivate2024)展出,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将我园的优质品种和技术推向世界。在知识产权方面,本园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合作获得国家林草局授权新品种3项,获得鸢尾新品种国际登录10项。此外,发表专业论文3篇,出版书籍1本,参与编制国家林业行业标准2项,以上成果标志着我园在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领域迈出的坚实步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跨区域研发共享机制,邀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国际著名生态学家作生态科学应用的专题讲座,推动科技合作与国际传播,共筑地球生命共同体。与浙江大学等企业合作推进园林废弃物资源化。联合杭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推出园林废弃物利用主题科普剧,获市级三等奖。同时,持续开展龙井茶种质资源保护,荣膺中国茶叶学会单位会员身份,大大提升了杭州植物园在茶叶领域的专业地位和影响力。铸就合作为键、共赢共享的发展篇章。积极输出技术,构筑共赢桥梁,成功提升滨江区北塘河儿童公园景观,中标市级花卉布置项目,为滨江区、余杭区等多地提供设计技术服务。设计的《富春山居生态浙里》项目获上海(国际)花展最高奖项:铂金奖;参加第38届全国荷花展览获8项荣誉。C、承担区域内园林、文物和文化遗产等保护、管理与适度利用深化全域提升,夯实全面振兴基础。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浙江建设。以国际一流标准保护华东植物多样性及古树名木,建成蔷薇科花卉种质资源库,整理资源500份。积极推进展览小花园、木兰山茶园建设工程立项工作,完成科普中心项目考古发掘工作。D、承担区域内生态环境、基本建设、秩序安全、森林防火等管理强化“大安全”体系,夯实平安景区基石。我园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重点构建大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完成防控任务177项,高效处置社会联动事件60起,通过智治平台上报整改隐患5321条。同时,加强应急管理,举办消防宣传3场和森防演练16次。积极开展“大脚板走西湖、小分队促发展”活动,通过“水陆空”智慧防控体系,成功应对防汛抗台和客流高峰挑战,致力于成为全国开放景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此外,还派遣青年骨干支援海口灾后重建,贡献力量。(2)党的建设情况A、铸党魂固根本,强组织壮筋骨。筑牢信仰之基,强健发展之脉。园党委坚持以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同时强化党纪教育,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通过组织专题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全面提升党性修养。不仅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B、育英才聚群贤,搭平台展宏图。积极响应“三支队伍”建设号召,我园全力支持高素质人才发展,通过深化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创新型人才和劳动者队伍建设。2024年,我园成功揭牌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利用人才优势解析石蒜基因组,构建图谱,提升科研能力。同时,立足景区特色,并重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和劳动者技能提升,整合资源,聚焦茶叶、园林绿化两大行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承办包括杭州市园林绿化职业技能竞赛在内的多项职业技能竞赛。C、扬正气振人心,强宣传奏佳音。我园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巩固主流思想舆论。利用社交媒体、合作推广等手段,积极传播绿色理念和科研成果,直观展示植物园魅力,传播正能量。2024年,杭州植物园13篇文章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石蒜、菊花展等话题荣登人民日报,收获广泛好评。D、倡廉洁树新风,强作风严纪律。坚持清正廉洁,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深化“廉洁园区”建设。开展主题教育、巡视巡察问题整改,紧盯节假日“四风”问题,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全面从严治党自觉。3.资源投入情况:截止2024年12月,我单位在编人员133名,编外聘用人员6名。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我园精心组织并积极推进了一系列花事花展和文旅活动。成功举办灵峰探梅、第四届长三角菊花精品展暨杭州第十届菊花艺术展、杜鹃花精品展、荷花睡莲展和石蒜精品展,共五场。其中,灵峰探梅花事活动成功将非遗文化与文旅相融合,获得市民游客的好评。第四届长三角菊花精品展暨杭州第十届菊花艺术展热度空前,客流量42.5万人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合作举办plantb城市森林计划两场,成功吸引约8.9万人次的年轻群体参与其中。全年举办7场主题科普展览和28场科普活动,开展植物资源馆科普讲解139场,受众3.8万余人次。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我单位对照2024年杭州市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双随机”抽查工作自查表进行自查,未发现存在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问题。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继续讲好中国植物故事,让“绿色”蓬勃生长。以国家植物园体系为标杆,聚焦华东植物迁地保护,持续引入特色野生植物,丰富种质资源。依托BGCI等项目资助,对天目铁木、天目朴树等濒危植物开展迁地保护、苗木扩繁和野外回归。继续开展浙江周边本土原生植物研究,注重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高精度构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技术体系,深层次推进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拓宽植物收集范围,引入更多具有生态和观赏价值的珍稀濒危植物,增强物种多样性。(二)持续构建新时代大科普发展格局。将科普工作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价值引领,以高质量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聚焦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群众关心度比较高的前沿科技,推出一批弘扬正能量、公众喜闻乐见的优质科普作品,大力提升科普原创能力。同时,将高质量科普服务延伸到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基层一线,激发全民参与科普和创新的积极性。(三)努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向前延伸“最先一公里”、贯通“中间一公里”、向后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探索出一条具有植物园特色的“绿色转化通道”,积极对外输出技术,加速城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果转化。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12月17日,因法人证书有效期到期,按实施细则规定办理了换证登记。2024年2月,因举办单位更名,按实施细则规定办理了变更登记。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2024年被评定为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年度综合考核先进单位;2、奖惩:无3、诉讼投诉:诉讼情况无;全年共接各级各类信访件112件,全部办结。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