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法定代表人张邢炜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温州路126号
开办资金(万元)43139.00经费来源财政适当补助
年初数(万元)53830.06期末数(万元)52181.76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470116622A举办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师范大学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医院的宗旨是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业务范围包括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社会服务。本单位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与机构编制部门最新批准的职能配置一致,并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不断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医院章程按规定制定执行,最新章程是于2022年3月印发的《关于修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章程的通知》(杭师大附院党委发〔2022〕1号文件),章程由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同意,杭州市事业登记管理局核准(备案)。(二)“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根据《杭州市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办法》(杭编办〔2023〕24号)规定,我院结合工作实际,按要求规范设置综合管理机构,纪检、工会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以及临床医技机构。其中,临床医技机构分为临床医疗科室、临床医技科室、临床研究部门、临床护理单元。根据《关于调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机构编制的批复》(杭编办〔2024〕28号)规定,核准我院综合管理机构17个,核定综合管理机构中层干部领导职数33名(含纪检和工会、团委领导职数3名),其中正职20名、副职13名。根据市委编办《关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综合管理机构设置事项的函》(杭编办笺〔2024〕82号)规定,我院17个综合管理机构分别为医院办公室、党建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医务部、护理部、教学部、科研部、财务部、后勤部、医保部、公共卫生科、医疗设备部、信息部、采购部、门诊办公室、审计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均明确工作职责。2024年,各机构锚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党的建设、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综合管理、保健与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社会服务等方面系统谋划、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新成效。(三)党的建设情况1.坚定理想信念,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制定《进一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实施细则》、《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重点学习安排》,领导班子开展学习近30次,内容涵盖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等,有力督促领导班子加强理论武装,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入心践行。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领导班子逐条学习《条例》,并向干部职工作纪律党课。全院开展68次学习活动,通过廉政承诺、廉洁家书、观看警示片、旁听庭审等方式,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全院职工的遵纪守法意识。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完善4项制度,开展11项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智廉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数字化监督管理水平。3.规范党支部建设,擦亮党建品牌。制定年度党支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考评细则,考核结果以系数形式与学科目标考核结果联动。制定“书记领办”党建品牌项目工作方案,聚焦业务发展、科研教学、综合管理等,28个党支部开展有组织、配经费的党业双促双提项目。推动“党建心连心”品牌建设,与10家单位党建联建,举办义诊20余次,惠及群众近万名。4.优化机构和干部队伍结构,注入发展新动力。撤销10个二级管理机构,规范设置56个临床医技科室。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做好干部选拔工作,做到集体酝酿、方案报备、程序公开、群众监督,面向社会全职引聘整形美容科、肛肠外科及胃肠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院内提任19名年轻干部,全院40岁及以下干部占比达20%,35岁及以下占比达5%。注重干部队伍素质培养,与上海交大联合举办四期干部人才培训班,8名年轻干部参加市卫健委培训,10名业务骨干到行政部门挂职锻炼。按要求做好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制定干部离院请假报备制度和会议管理办法,加强干部日常监管。5.多种渠道招引人才,增强发展后劲。柔性引聘教授2名,新签订双聘PI10人。举办15场高层次人才招聘,引进53人,其中博士16人。完成杭州市C类至E类人才的认定工作及博雅学者申报。全年院内36人申请攻读博硕士学位。36人到国内相关专业的头部医院进修学习,2人完成国外进修学习,并要求进修回来的医生按进度汇报进修情况及成果。6.压实“一岗双责”,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定期召开意识形态暨民族宗教工作会议,领导班子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以责任书形式明确科室、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制定《重大事项决策舆情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医院论坛讲座活动管理办法》,做好重大事项决策前舆情分析,规范论坛讲座管理。制定意识形态专项督查工作方案并做好督查工作。每学期向学校报送自查表,并接受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严格信息发布,抓好职工宗教信仰和舆情管理,严格把关标识标牌及宣传制品以及教职工参加院外学术交流意识形态审批工作。7.持续抓好统战群团保密等工作。加强与民主党派职工的沟通,吸纳宝贵意见。推动“之江同心·结伴共助”行动,听取“名誉院长”工作汇报,推动帮扶工作见实效。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建成职工之家、完成团委换届、组建知联会分会等,广大职工在各类比赛竞赛中获得好成绩。组织开展保密知识培训,利用学习强院平台学习保密法,全院范围内自查自纠,筑牢保密安全防线。8.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并依据责任清单,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压实科主任第一责任人及科室主体责任。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医院以开展审计问题整改“回头看”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为抓手,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医院管理行为规范。组织多部门联动开展外送检验、外配处方、外出执业等医商交往风险环节的专项检查,以及试剂耗材专项治理工作,不断完善亲清医商交往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对涉及医院采购、后勤、设备耗材管理等7名重职重岗人员进行轮岗交流,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四)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人员情况根据市委编办关于机构编制的批复文件规定,我院已规范设置17个综合管理机构,按要求设立纪检室、工会、团委。根据工作实际,设立临床医疗科室45个、临床医技科室7个、临床研究部门4个及与临床医技科室相配套的护理单元。经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目前实配中层干部147人,其中综合管理机构(含纪检和工会、团委)中层干部32人、临床医技机构中层干部115人。全院核定事业编制数1674,编外用工核准数685,实有事业在编人数1259人,编外人员575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2024年财政投入总计13923.95万元,其中财政基本拨款6425.16万元,财政项目拨款7498.79万元。(五)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擦亮医院新品牌(1)争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试点单位。下派城市医联体单位高级职称医师共96名,累计服务1272天次,开展健康义诊活动30场次,向八家医联体单位派驻挂职副主任。(2)积极拓展医疗合作范围。配备医疗巡逻车,开展义诊47次,足迹遍布杭州区县、龙游、苍南、龙泉、郎溪等地。(3)助力体卫融合发展。挂牌杭州市体育医院、杭州市运动医学中心,运动医学相关专科核心数据大幅提升。创新“体重管理拱墅模式”。承担2024杭州马拉松等34项赛事医疗保障,保障天数达471天。(4)重点项目宣传。策划宣传推广“临安昌北百场巡诊”项目;制作的《听身体的话》健康科普创意短片荣获2024“健康中国”摄影大展金奖;完成制作附院75周年形象宣传片。2.建设医院好文化(1)建设更专更强医务人员队伍。2024年投诉量、纠纷赔款均有所下降,住院人次和手术量同比增长。通过新技术新项目69项,签约国内、省内知名专家7位,获批省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和市级专科诊疗中心1个。召开了“中德安宁疗护交流论坛”。(2)优化诊区设置和医疗服务流程。启动门诊用房布局调整及硬件设施提升,新增6个专病门诊,设置流动服务岗,完善一站式预约中心。专家门诊人次同比增长10%。(3)建设“家”文化。启动院史馆建设。推进职工之家和智慧工会建设,组建“医心义行”研究生公益服务团队,共同守护百姓健康。(4)管理精细化、系统化。实行PDCA循环主动管理,启动临床专科运营助理,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出院病例数、DRG结算病例数实现增长。行政职能科室的运营成本同比下降8.6%,耗材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3.实现医院大突破(1)科研创新。与杭师大共建省医学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获批。生物样本库获得了国家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资质。获得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成员浙江地区分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挂牌。(2)教学相长。本科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考研升学率超60%;住培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96%,历年最佳。(3)数智驱动。城市大脑全面升级,便利港澳台同胞、特殊人群等的就医流程;完成电子病历6级申报;开发基于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的认知功能评估与干预训练数字疗法,获得2024年度国家医学人工智能大赛数字疗法赛道三等奖。2024年我院实现总收入123659.72万元,其中医疗收入105133.86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制度落实执行力不强,存在政策时滞“等、靠、要”的思想存在,系统化、主动性意识欠缺。(二)院级、科级品牌不清晰,差异化发展受限。(三)高层次人才、其他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四)运营面临高压,发展资金紧张。
四、下一步打算(一)有组织地开展国际化工作。开拓探索国际医疗合作新局面;探索高层次人才引进新路径;搭建医教研共享平台,促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融合。(二)有组织地开展医疗工作。以公立医院国考指标为导向,以重点专科建设、中心化建设为抓手,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推动体卫融合,打响杭州市体育医院品牌;推动医联体和中心化建设,逐步实现“去专科化”,集中建成七大诊疗中心,探索公立医院运营新机制。(三)有组织地开展教学工作。全面迎接准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加强住培带教师资培训和住培指导医师动态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四)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工作。有组织地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指南;加强宣教及监管,加强转化,深化战略合作,提高科技专利成果的转化数量。(五)有组织地开展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服务改进,开源节流;推动基础建设重要节点事项落地;推动薪酬绩效改革和数智化改造。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2021年7月30日至2030年7月2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医院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重大课题子项目两项,申报的电子病历6级评审已通过省级审核,获评2024年第五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安全技能大赛一等奖、2024年度国家医学人工智能大赛数字疗法赛道三等奖,通过中国AD临床前期联盟成员浙江地区分中心和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认证,顺利完成国家规培基地评估,被授予杭州市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单位、2023年度杭州市反恐怖工作突出表现单位、2023年度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荣获杭州市宣文卫体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职工文艺展演最高奖项启航奖、浙江省大学生技能竞赛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奖项。2024年医院涉及医疗损害纠纷的诉讼案件6件信访投诉288件,数量较去年均有所减少。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