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师范大学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师范大学法定代表人郭东风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开办资金(万元)922415经费来源财政补助
年初数(万元)1086951.90期末数(万元)1107906.50
宗旨和业务范围培养高等学历师资人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开展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研究生、本科学历教育从事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以及产学研等相关社会服务和活动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470103303W举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2024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部署和市委《意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向内求、向外看、向前走,“顶天”“立地”中心工作落地见效,“狠抓落实年”和“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争创“双一流”年度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聚焦政治统领,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持续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举办各层次专题培训,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牢牢把握集中性纪律教育总要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纪律定力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围绕争创“双一流”工作导向,修订完善年度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召开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省内高校率先出台《关于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实施办法》,营造“爱心当先生、诚信做科研”浓厚氛围。钱江学院转设平稳完成,教职员工实现有序融合。组队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南师大等10余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学习成果转化。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建“四个融合”行动的实施方案》等,不断汇聚发展合力。加强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探索“专项+定制”服务清单制,服务师生超40余万人次。获评省高校党建双创项目等省级荣誉19项。坚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各环节,完成试用期满干部考核工作。落实省委关于“三支队伍”建设要求,制定《全面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提出21项具体任务。选派20余名干部赴国家部委重要岗位挂职锻炼。有序做好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兼职审批等工作。严格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政治责任,落实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五张责任清单”。健全深化机关作风建设“10+1”机制,精简规范议事协调机构。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制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为争创“双一流”提供强大支撑。聚焦一批重点改革任务,制定修订完善各类制度40余项,旗帜鲜明倡导“三个拒绝”。2.聚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争创“双一流”成效显著。坚持优编控编,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行人才引进部门联审机制,严把“入口关”,新增学科带头人等百余人。探索实行团队式引进方式,赋予团队在人事、科研方面更大自主权。推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考核试点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持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发起成立市属高校思政教育联合体并当选理事会理事长单位,充分履行浙江省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副理事长单位职责,推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杭州模式。李叔同美育学院建设扎实推进,“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充分彰显。本研就业率95.65%,稳居全省高校第一梯队。持续加强对外开放办学水平,顺利完成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再认证,获得认证有效期6年的等级。接待世界共产党理论干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比利时西弗兰德省省长、南非东开普省省长等外宾来访团组10余个,与杭州市友城美国巴特勒大学、余杭区友好城市萨拉巴特曼市签定友好协议,与世界一流大学及行业组织签署合作协议17个。围绕医教融合、博士生联合培养等方面,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开展交流项目49项。3.聚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城校共荣共生持续深化。围绕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推动“融合型‘高校+’区域集团化合作办学”提质扩面,高质量举办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院圆桌论坛。新增项目合作式附属学校5所,学校附属学校总量达48所。成功举办第二届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启动“国际婴幼儿产学研融创计划”,一体推进0-3岁婴幼儿发展与托育“谋划一个论坛”“打造一个阵地”等“十个一”活动。聚焦医教研协同、产教研融合,制定实施附属医院体系建设管理办法,系统谋划临床医学振兴计划,挂牌成立杭州市体育医院和杭州市运动医学研究中心。建德医院挂牌学校“第三临床医学院”,“创三甲”工作初见成效。积极融入环大学、环重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建设,持续深化与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余杭区的对接合作。充分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平台和基础,持续深化“1+3+N”服务体系和专精特新服务模式。民间国际科技创新服务联盟长三角中心成功落户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动与市委宣传部合作的15个重点合作项目落地。深入推进与临安、钱塘等区县合作项目,吴越文化研究中心获批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基地,“吴越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获批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贯彻落实杭州市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工作,挂牌成立杭州足球学院,与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着力提升国际化办学特色。举办首届全国足球学院(足球运动专业)建设与发展高峰会议,成立创新发展共同体。统筹建设亚运陈列馆,持续放大亚运效应。成立波罗的海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联盟,学校区域国别研究力量进一步汇聚。深入挖掘优势资源,沈钧儒历史资料陈列馆顺利开馆,民盟中央领导出席开馆活动。4.聚焦强化综合保障,现代大学治理水平持续提升。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地下、后地上”原则,高起点规划建设“科创岛”,项目列入全省“千项万亿”重大工程;仓前校区E1地块建设项目获批立项。落实基础设施提质“一校一策”方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宿舍提升、校园提质增容三大行动,获批项目7个。聚焦数字赋能校务治理,推进OA办公系统迭代升级,“办文、办会、办事”更加高效协同。围绕师生关切,深化“一件事”应用场景建设,上线“随e行”“随e达”应用场景,推出“个人数据中心”平台,打造“师大AI慧问”平台,数据集成质效不断提升。连续七年荣获省高校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修订《公用房管理办法》,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采购、教育基金会、图书文献资源、档案、后勤管理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后勤中心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资助育人先进做法获央媒转载点赞,一批关键小事得到解决,师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加强安全研判和风险隐患排查,开展“四个一”专项行动,全面落实“除险保安”各项工作。加强涉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与研判,加大安防、消防工作力度,连续三年被评为“消防安全管理先进单位”。保密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未发生失泄密事件。(二)取得主要效益1.多项5年既定重点目标提前完成。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硕士点7个。ESI前1%学科增至13个(其中5‰学科增至4个),数量列省属高校第2。国家科研项目连续两年破百,其中国家基金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重大项目数提前完成“5年重点目标任务”。2.多项工作再获突破。新增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19项(获奖总数列全国第19位),其中一等奖3项(数量居全国第10位),争创“双一流”建设核心指标再获重大突破。30名教授入围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实现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省外国专家工作站零的突破。首次在全国“挑战杯”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荣获擂主1项(全国共3项)。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省“挑战杯”竞赛、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竞赛中金奖、一等奖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大学科技园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园区企业知识产权授权2000余项,年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创历史新高。3.多项工作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艺术学立项数均位列省属高校第1。新增国家级人才10人,累计自主培育达6人,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荣获1金1铜,位列省属高校高教组第1。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获奖2项,省赛奖项11项,其中特等奖2项,位列省属高校第2。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省高校共5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全省唯一)等重要荣誉。本科生升学率连续5年增长,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第一梯队。积极开展“AI+教学”“AI+校务服务”等数智应用场景开发与应用,入选省首批人工智能试点校。4.多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顺利通过。14个学科入选“十四五”省一流学科,其中生物学入选省高水平大学基础学科,教育学、生物学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入选省一流学科(A类)。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5个。前沿科学中心、脑科学中心、先进计算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钱江学院转设平稳有序完成,审计整改问题全部销号。下沙校区“一校一策”基础设施提升、附属医院改造提升、亚运陈列馆、沈钧儒陈列馆等项目顺利推进。民盟中央领导亲自为沈钧儒陈列馆揭牌。5.多项服务杭州项目质效双升。对标服务杭州“两个清单”,强力推进108个项目落地见效。杭州足球学院挂牌成立,举办首届全国足球学院(足球运动专业)建设与发展高峰会议,发起成立全国足球学院(足球运动专业)创新发展共同体。婴幼儿托育与发展工作影响力凸显,学校受邀在全国生育支持与托育服务学术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题来校调研。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顺利成立,高质量举办中国—加勒比文明互鉴交流会,促成加勒比地区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到访,乌拉圭东岸共和国、阿根廷共和国等七国大使齐聚师大并受聘学校名誉教授。服务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贸易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助力推动全球数字贸易产业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磁共振引导下的“精准定位TMS(经颅脑磁刺激)治疗研究,成为全国首个AD临床前期联盟成员,助推阿兹海默症康复治疗。20余家市直单位出席服务杭州发展校地研讨会,相关工作得到高度认可。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标学校发展新阶段、对照师生新期盼、对标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学校事业发展还有一定差距,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交叉学科融合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上还没有取得突破,人才培养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还很欠缺,推进改革的力度还不能匹配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二级党组织的党建责任制落实还存在层层递减情况,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担当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等。
四、下一步打算学校将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锚定争创“双一流”目标任务,立足改革发展实际,坚持注重内涵、突出特色、聚焦学科,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为服务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助推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贡献师大智慧和力量。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9月23日,我单位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申请将法定代表人校长尚永丰变更为党委书记郭东风。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2024年度诉讼情况:本年度由学校法务办经手办理的涉法涉诉事项共6项,均已妥善解决。学校信访办经手办理的信访事项,均已依法依规办理回复,信访事项满意率达95%。本年度,化解信访历史积案3件,其中事实息访1件,依法终结2件。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1.接受捐赠收入情况:2024年度,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接受捐赠(到账)人民币1012.5688万元。(留本基金利息8.0690万元。结构性存款利息和活期利息共109.9430万元。)2024年基金会账户入账资金1030.5808万元。2.情况使用:2024年度支出1219.0937万元,用于奖励我校师生,用于支持杭州师范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