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陈春娣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河北路106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4960.83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3620.27 | 期末数(万元) | 4960.83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道路运输管理服务。协助起草道路运输行业相关政策、制度、标准及规范性文件及编制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及道路运输有关专项规划承担道路运输行业安全和应急管理、道路运输及场站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相关行业管理、交通运输行政审批等方面的支撑保障工作协助推进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承担小客车增量、更新指标的配置服务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470106758X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我单位依据章程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按照章程实施管理。(二)业务开展情况1.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A:协助起草道路运输行业相关政策、制度、标准及规范性文件并承担组织实施的支撑保障工作。一组织召开十余次立法座谈会议,形成了《杭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条例》修订稿。二结合新出台的《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宣贯,拟从公共交通融合的角度推进公共交通规划建设、融合措施和监管管理,形成《杭州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初稿。三根据市人大地方性法规清理要求,完成《杭州市道路旅客运输管理若干规定》的适应性修改工作。B:协助编制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及道路运输有关专项规划,并按分工承担组织实施的支撑保障工作。2024年未参与编制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及道路运输有关专项规划。C:承担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安全和应急管理的支撑保障工作。一开展“两类人员”安全考核226场次,考核人员2879人次。重点领域和重要点位开展安全生产指导140余次,实现全年事故数、亡人数“双下降”。二完成8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淘汰任务,全面强化超长距离包车安全管理。平稳完成汽车南站搬迁及线路分流。提前超额完成电动自行车集中使用行业“以换代充”推广任务,获市领导批示肯定。三机场公路收费优化政策平稳落地,有效破解打车加价难题、维护城市窗口形象和行业稳定。四深化从业人员暖心关爱行动,出租汽车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入选国家级“司机小站”。五全面落实货车司机接诉即办工作。办理各类信访5620件,办结率、反馈率均达100%、满意率96.7%。D:承担道路运输及场站、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汽车租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汽车配件经销、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等相关行业管理的支撑保障工作。一公路运输总周转量780.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5%,位列全省第二。二新改建县级物流共配中心4个、客货邮综合性服务站(点)116个、融合线路64条。三全面规范地铁行政备案文书,补充更新7项审批内容。完成431册地铁备案材料整理汇编。四上线杭州公共交通APP,打通前后端,为后续实时把握乘客满意评价打好技术基础。五持续推进培训考核工作;加强风险提示提醒工作,及时发布防范通知;组织运营企业圆满完成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浙江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应急使命2024”任务。六出台《杭州市驾培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管理办法》,搭建多维度评价体系。推广“智慧驾培”、试点学时融合,全省首推AR智能学车和24小时培训。七在杭州范围内做好新能源汽车维保服务网点布设工作,新增15家服务网点。八做好第八轮空气质量改善移动源专项监督帮扶迎检相关工作,督促维修企业严格按规定做好危废处置工作;配合生态环保部门,共验收12家汽修钣喷中心。E:承担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及客运出租汽车统筹发展等推进工作;承担道路运输行业统计分析、信用体系建设的支撑保障工作;协助推进道路运输行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和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等工作。一在省内率先开行7条“城际站点巴士”线路,运送旅客30余万人次,日均客流达开通前2.65倍,便捷服务和优惠票价广受好评并入选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二全面提升城市内外衔接、城市出行、城乡一体的运输服务品质,萧山机场“联享杭程”服务获评全国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典型案例。机场客运站入选“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探索与实践优秀案例”。2025年春运期间推出空地联运“青田专线”助力侨胞返乡,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三网约车合规率屡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获批开展“交通强国”试点,推出“杭州新出租”项目,累计完成138万单,签约数、完单量、营收额稳步上升,新老业态协同发展成果初显。杭州东站、西站枢纽网约车智慧调度、便民服务获省长肯定,获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和旅客“点赞”。四深入宣贯《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新辟优化民生实事项目公交线路197条。密织互补高效的线网体系,地铁公交“零距离”换乘站点占比超86%,累计建成地铁接驳线路518条,年度公交、地铁客流量同比增长3.4%、5.95%,日均客运量居全国第六。五开通大明山、云上草原等客运“滑雪专线”,打造寻梅赏桂专线、熊猫巴士等特色公交产品。交通场站“轻松游”行李寄存服务获央视报道。六在文旅、产业园区接驳等应用场景中开展智慧公交载人测试9万人次、测试里程5.5万公里。七超额完成各领域更新任务,新增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218辆、出租车2.4万辆,老旧营运货车淘汰量居全省首位。新建新能源汽车维保服务网点15家。F:承担全市小客车增量配额指标的摇号、竞价系统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承担全市小客车增量、更新指标的配置服务工作。持续优化小客车调控政策,放宽“久摇不中”申请条件、取消区域指标配置限制,充分促进融杭发展、释放购车需求,配置新政指标35.6万个,带动汽车销售总额超660亿元。G:承担市级交通运输行政审批的支撑保障工作。一多项指标全省领跑,办理各类事项438.31万件,“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3大类11项指标全省领跑,业务量、绩效率全市排名“双第一”。“一网通办”服务获“最优创新争先奖”,9年蝉联“红旗窗口”。二推出“行走的办事大厅”“移动审批车”等入企帮办服务。车辆“跨省转籍”入选全省“企呼我为”典型案例。三围绕客运、货运、出租汽车、驾培4个行业及数据、信用、电子证照3大要素,建设“四纵三横”7个创新增值服务场景,推动34项改革落地,出租汽车行业增值化改革举措获全省推广,“货运高效办成一件事”获全市改革创新实践“优秀案例”。H:完成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交办的其他任务。一推动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全国空中交通管理试点顺利过审。上线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成公共起降场4个、起降点93个。二全面拓展“低空+”物流、治理、文旅和客运等场景应用,开通各类航线64条,承办多项国际国内大型低空赛事,打造全国首条“低空+高铁”跨城联运线路、华东地区首座楼顶航站楼、“低空+十大场景”等标志性成果。2.党的建设。一全面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将理论中心组学习常态化,进企入户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开展专题调研,坚持以全会精神赋能行业发展。二构建党建、廉政品牌并轨体系,“红运先锋”品牌、“机关党建+行业党建”双轮驱动的特色亮点获市直机关工委高度认可,并获评直属单位首个市级党建品牌。三新增4个省级党建示范点、40家“星级充电站”、牵头组建行业妇联,“最美的士”入选市级“优享赋能”项目。四全面升级文化走廊和职工书屋,以党建文化、廉政文化、传统文化和交通文化浸润为民初心,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五依托“3+1”传帮带、岗位交流、选派挂职、大赛大考等机制,激励年轻干部迅速成长成才,锻造“勤学善思、担当有为、创新争优、团结协作、忠诚干净型的“五型”队伍基本成型,青年干部获省级岗位能手、“西湖城市学金奖十佳点子”等荣誉。六深化行业人才培育,维修行业选手获全国大赛团体、个人“双第一”,为浙江省创下参赛历史最好成绩。(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截止2024年12月底共有在编人员174名,编外人员20名。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024年财政预算资金投入30092.6万元,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4816.40万元。(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高质量承办全国城市交通工作现场会、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和出租车新老业态协同发展联合调研会等2场全国大会,多项典型经验获全国推广。2.维修行业选手获全国大赛团体、个人“双第一”,为浙江省创下参赛历史最好成绩。3.2025年春运期间推出空地联运“青田专线”助力侨胞返乡,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4.杭州东站、西站枢纽网约车智慧调度、便民服务获省长肯定,获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和旅客“点赞”。5.全省首推AR智能学车和24小时培训,建成覆盖7区、县(市)的8家智慧驾校,驾考一次性通过率提高近20%。6.承办多项国际国内大型低空赛事,打造全国首条“低空+高铁”跨城联运线路、华东地区首座楼顶航站楼、“低空+十大场景”等标志性成果。7.放宽“久摇不中”申请条件、取消区域指标配置限制,充分促进融杭发展、释放购车需求,配置新政指标35.6万个,带动汽车销售总额超660亿元。8.“公交+地铁”出行模式已成为游客主流选择,超大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典型经验在全国现场会上交流,学校周边治堵成效获市领导批示肯定。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比对“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定位,党建统领作用还需增强,发展的融合度还不够深,特别是行业党建在扩大覆盖面、凝聚发展共识、引领自律自治方面还需加力。二各领域深层次矛盾逐渐浮现,客运行业市场萎缩、公交分担率提升缓慢、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等问题亟待破解。三在助力经济发展、引导绿色出行等多元目标融合下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感和获得感上仍任重道远。 |
四、下一步打算 | 明确“大党建、大客运、大物流、大产业、大服务、大安全”等“六大”工作目标:一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对标融合发展、双向赋能的要求持续用力,以货车、网约车行业机司机群体为主体做优行业党建,实现组织全面覆盖。聚焦凝聚服务和示范带动作用,推进“95128”爱心车队“码召”站点和省级清廉交通培育点建设。二打造健康、活力、满意的“大客运”行业。优化提升公交线路,城乡公交一体化率。网约车合规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三打造绿色、智慧、高效的“大物流”流通体系。继续投入客货邮综合性服务站点的新(改)建、客货邮融合线路开通。四构建向空而强、活力智慧的“大产业”生态。建设无人机试飞场、公共起降场、末端起降点等。增加投入智慧公交车,完成公交终端设备改造。五精简道路运输行政审批事项。开设“企业一类事高效办”专窗,上线“一站式集成服务”场景。六健全源头防控、闭环治理的“大安全”监管机制。实现全年“一严控、双下降、三确保”。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3月,申请变更登记,变更项目为开办资金;2024年8月,我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到期办理换证业务;2024年11月,申请变更登记,变更项目为法定代表人,由杜岳芳变更为陈春娣。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2月,以政务服务处为代表的市交通运输局窗口9年蝉联年度“红旗窗口”;2024年9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设先进集体”;2024年12月,“货运行业一类事”增值服务体系改革荣获杭州市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