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服务中心(杭州市公安综合保障服务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服务中心(杭州市公安综合保障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张雪松
住所  杭州市上城区旧藩署38号
开办资金(万元)544.26经费来源财政适当补助
年初数(万元)1207.77期末数(万元)866.63
宗旨和业务范围管理市级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合法公益。承担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筹集和日常管理工作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垫付费用等工作承担市区道路违章停泊、故障、事故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清障服务工作承担杭州市公安局指挥大楼、反恐大楼、交警大楼日常管理及设施维护等保障服务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470123224U举办单位杭州市公安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我单位在市局党委、警务保障部、交警支队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履职情况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我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单位的章程,根据单位章程建立工作督办提醒机制、预算编制集体会商制等管理制度。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工会、女工委会等群众组织的职权清晰,单位运行管理正常,所有事项按章程执行,对照职权范围抓好有序落实。2024年无任何违反章程的活动。(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A:承担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和日常管理。在基金筹集方面,2023年度救助基金共筹集资金107.51万元,均为救助基金孳息。根据省道交基金中心的要求上缴结余资金6872.19万元。在日常管理方面,基金中心严格按照杭州市财政局的相关文件对基金专户资金进行管理,2024年度为了增强基金的效率,基金中心通过公开招投标将基金专户的3500万元资金以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形式存放于杭州银行。B: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垫付费用有关工作。2024年度基金中心共受理案件260笔,垫付抢救费用164笔,共计垫付金额为1409.63万元,追回垫付资金1134.09万元。成立至今已累计垫付抢救费用593笔,累计垫付金额为6465.93万元;累计垫付丧葬费用1笔,垫付金额为3990元;累计支付困难补助6笔,支付金额为20万元。积极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抢救费用垫付“一件事”的实施,大力落实“浙里垫付”场景应用,全年通过浙里办APP受理个人抢救费用预申请68笔,启用至今已累计预申请336笔。C:承担市区道路违章停泊、故障、事故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清障服务工作。以“安全、畅通、便民”为总目标,大力做好市区道路违章停泊、故障、事故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清障服务工作。在做好常规清障工作的基础上,全力确保各项交通整治的清障保障,圆满完成了清障服务。D:承担市公安局指挥大楼、反恐大楼、交警大楼的日常管理及设施维护等相关保障工作。坚持干在实处、狠抓落地,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践行“守正创新、实干争先”的责任担当。以品质为目标,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始终牢记工作使命,服务品质作为队伍建设和业务能力的检测标准,管理团队对物业、食堂承接单位进行严格监督考核,落实日、周、月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奖惩措施,切实维护了甲方利益。通过开展对外学习和内部竞争,促使机关食堂菜品不断推陈出新,丰富蔬菜、西点等外卖品种,受到充分好评和肯定。为确保机关大楼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加大工程巡查和检修频次力度,日常做好设备维保、维修工作,保证了公安局指挥大楼、反恐大楼、交警大楼的安全平稳运行。为了提高日常服务工作品质,智慧警保项目相继投入使用。食堂服务项目不断丰富,警服免费洗、专业医疗机构定期上门问诊等服务内容让民警免去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一年来,中心及社会化服务单位的300多名职工,坚持日常点滴积累,关键时刻能打能拼,除常规物业维护及餐饮保障外,持续做好亚运安保指挥部的餐饮、会务、保洁等服务保障工作,为市局机关、交警支队提供应急餐饮保障、会议服务、专班保障等,为保障办公用房正常使用提供应急维修,提供洗衣服务、诊疗等爱警惠警服务。E:完成杭州市公安局交办的其他任务。以规范为抓手,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制度抓“形”,严管厚爱抓“心”,明确党员干部“能管敢管严管,勤思善析善解”目标要求,努力造就精神状态、眼界思维、能力水平争先领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持续推进制度建设,有效提升了内控管理水平,为内部规范化运行管理提供了保障。以稳定为底线,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主动对接主管部门汇报交警大楼管理中心事改工作进度情况。2.党的建设2024年中心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与业务职能相结合、与推进工作相结合、与作风建设相结合,团结带领全体党员职工以新状态新作风迎接新开局新挑战。(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贯彻工作与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结合起来,以召开主题教育组织生活会的形式,落实政治建设“第一要务”,筑牢基层党建的组织根基。(2)健全党员“进出育管爱”全链条管理。严把支部政治关口发展党员,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等的培育教育,2024年发展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2名,规范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和党费收缴工作,加强对优秀党员、困难党员等群体的关心关爱。(3)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将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贯穿始终,一体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坚持以案为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及廉洁教育“五个一”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规范党员网络行为,强化政治生态分析。严格落实严禁违规饮酒规定。(4)突出能力建设。结合中心工作需要,增强财务、采购、人事管理等政策性强、要求高的岗位人员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努力开拓进取,多想新办法,多找新思路,全方位、全过程、高质量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打破常规用人方式,在劳务派遣人员中选拔优秀人员。(5)加强党建宣传阵地建设。支部以主题党日等载体,以书记上党课、集中学习、浙政钉群发布的方式组织党员开展专题学习、学习问答,组织全体党员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贯彻习主席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指示,在单位广泛开展蹲点式、“四不两直”式调研,察实情、求实效,研究形成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全年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2次,支委会12次,党小组会152次,党课4次,其中支部书记上3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组织生活会1次。(6)强化集体决策机制。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临时班子集体决策下,坚持队伍稳定和正常业务开展摆在首位,有效推进制度建立运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议事制度。(7)强化规范意识。规范制度抓“形”,严管厚爱抓“心”,明确党员干部“能管敢管严管,勤思善析善解”目标要求。(8)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强化以制度管人管事。(9)规范党员信息管理。根据年报统计,支部共有党员24名,其中女性党员10名,男性党员14名。研究生1名,大学本科11名,大学专科12名。全年新发展党员1名,在库入党申请人5名。(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核定编制数17人,实际在编人员37人(编制数13人,周转编制数24人),编外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271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购置彩色打印机1台2200元,合计投入固定资产0.22万元。(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杭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扶危救难、应救尽救”的服务宗旨,不断拓展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和受理途径,不断加强与交警、医院等部门的联动,2024年救助基金业务大幅增长,整体业务水平位于全省前列,较好地发挥了“救命钱”的作用,全年受理救助业务260起,同比增长18.1%;垫付抢救费用164笔,同比增长0.62%;垫付金额1409.63万元;追回垫付资金1134.09万元;受理一次性困难救助3笔救助金额为11万元,同比增长300%;通过浙里办APP受理个人抢救费用68笔。既发挥了救助基金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充分保障了资金安全和合理流转。2.经济效益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目前单位运行模式属于劳务密集型,人员用工费用不断增加,业务需求也不断增加,经费保障捉襟见肘,如要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则后劲不足。(2)因事业单位改革,三家单位合并后机构编制核定的七、八级职员岗位数偏少,造成现有的管理岗位人员晋升空间狭窄。(3)单位合并后人员结构明显老化,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45-50岁之间,缺乏梯队建设,相当一部分人员由于文化、技能缺乏,只能从事单一性工作岗位,给单位岗位优化和调整带来很大困难。(4)服务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
四、下一步打算进一步履行各项工作职责,时刻保持“服务无小事、事事显暖心”的服务宗旨,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使综合保障服务中心工作再上新台阶,并着力抓好以下工作:(1)积极配合市局党委关爱民警服务项目工作举措,做好相应服务工作。(2)积极配合市局机关、交警支队做好物业服务、道路清障等各项工作。(3)积极挖掘现有人力资源,优化事业编制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一人多岗的效能。(4)继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抢救费用垫付“一件事”,积极发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社会效益。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3月15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4年01月04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2024年12月06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