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市规划编制中心(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应急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市规划编制中心(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应急中心)法定代表人尹贵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E座
开办资金(万元)37.76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44.17期末数(万元)38.29
宗旨和业务范围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辅助自然资源检查、督查。承担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国土空间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和规范等研究承担规划项目技术审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成果维护承担全市自然资源检查督察辅助工作、自然资源重大违法线索初查承担自然资源信访事项登记受理工作和信访检查等辅助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732026062P举办单位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1.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要求摆在首位,深化和巩固事业单位改革成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各项机制。2.是紧扣主责主业。围绕杭州市规划编制中心(应急中心)“三定”方案,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公益属性,以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以高质量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3.是深化制度建设、保障职工权利。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等作用,完善各项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各项会议制度,规范明确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哪些具体的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A:承担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相关课题研究和全市国土空间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承担全市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研究。(1)建立年度国土空间重大项目库。梳理确定城市创新发展、活力提升、重点区块发展、规划编审能效提升等规划研究重点方向。(2)高质量完成重大规划研究。开展绕城高速沿线空间功能提升研究。提出分段改造建议方案和沿线空间提升策略。开展运河二通道空间优化研究,提出运河二通道沿线空间发展战略和规划管控建议。(3)深化成果提炼和经验总结。发表杭绍协同研究、韧性城市规划策略研究、国土空间规划“留白”机制、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等研究成果,《规划助力杭州高质量创建儿童友好城市》获评杭州市儿童友好最佳实践“五星案例。B:承担各类规划项目技术审查工作;承担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成果维护及各类规划成果入库的技术审核工作。(1)完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会同相关单位,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乡村单元详规编制技术规程》、《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利用技术规程》等规范。(2)高效完成规划编制攻坚任务。有序开展211个攻坚项目的市级审查和报局审议工作。(3)牵头开展“3+X”底图符合性审查。梳理45类规划,60余条判定规则,持续完善“3+X”底图数据库,落实“凡报必审”要求。C:承担全市自然资源卫片检查、国土空间专项检查、规划和自然资源督察等辅助工作,承担自然资源违法举报的受理和转(交)办工作;组织开展重大违法线索初查工作,统计、分析、研判全市自然资源违法形势。(1)开展存量违法用地整改。组织对2018年至2023年国家卫片执法占耕图斑开展分析核对和分类处置,研究制定“一问题一方案”并督促整改,进一步压降存量违法占用耕地数量。(2)组织国家卫片核查整改。开展部、省季度卫片图斑核查和整改工作。同步做好部年度卫片图斑的处置工作。(3)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存量问题的摸排上报工作,同时零容忍遏制新增。(4)依职责开展环保督察迎检整改。对国家审计署、市领导离任审计、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等186个反馈问题组织开展“回头看”。组织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D:承担自然资源信访事项的登记、受理和依法分类处理工作,承担信访检查、信访积案化解、信访事项复查复核、信访维稳处置的辅助工作。(1)做好规划和自然资源信访工作。落实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压实属地责任,做好信访转交办及相关辅助工作,控制不满意件、重复信访件数量。(2)高质量完成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核查销号工作。完成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督察交办的信访件内业审核及现场核查工作。(3)完成“两高一铁”沿线噪音防治研究。根据环保督查信访反馈意见,以高速、高架、高铁沿线噪音敏感区为重点,提出划定新增住宅用地禁建区、限建区范围的规划建议,并纳入《关于加强“两高一铁”和工业企业周边噪声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2.党的建设情况。(1)强化理论武装,坚定政治信仰。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结合“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论述摘编”的学习,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城市规划、耕地保护等方面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今年以来,在主题党日和党总支会议中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9次,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2)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按照市委“五个学”要求和局党组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制定年度学习计划。逐章逐条对照检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剖析省、市自然资源系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党组织书记上党课、参观家风馆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严守纪律底线。(3)深化党建联建,推进重点工作。围绕“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与市局机关第六支部、规划院党委围绕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共同谋划,组建攻坚小组,聚力赋能破难攻坚,提升规划编制项目质效。(4)常态化推进廉政风险排查。聚焦规划项目采购招投标、项目合同经费支付、规划项目技术审查等工作环节,开展风险排查和专项检查,规范规划项目数字审查要求,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风险动态评估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中心内控制度。(5)加强意识形态和统战工作。每半年对意识形态工作形势进行专题研判,制定应对措施,运用杭州日报、杭州之声、杭州发布等主流媒体,宣传规划编制成果。发挥哨兵、网评员作用,加强舆情引导和监测。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在规划项目编制中,充分听取各党派、各界意见,深入东坡社区、临安区天目山镇等结对帮扶单位,开展规划指导和服务,扎实办理提案议案,确保评价“双满意”。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本机构在编工作人员53人,编外2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本机构全面财政资金投入447.5万元。(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紧扣需求、创新谋划,增强规划研究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建立创新生态圈空间布局、八条生态带控制规划、商业商务空间布局规划等国土空间年度项目库;开展绕城高速沿线空间功能提升、运河二通道空间优化等重大规划研究;深化杭绍协同研究、韧性城市规划策略研究、国土空间规划“留白”机制、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等成果提炼和经验总结。2、聚焦重点、项目驱动,全力推进城市重点发展区块规划建设。提出钱江新城二期、钱江世纪城、云城、江南科学城等七个重点区块;开发建设调度场景划定15个近期开发片区,实现区块布局、年度建设任务、总体进度情况一屏总览和建设项目的图斑化管理,为建设项目调度提供支撑;解决市级部门协调的19个问题建议,推进187个(其中标志性项目22个)项目建设,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发展。3、多措并举、降存控新,加强国土空间检查督察。对2018年至2023年国家卫片执法占耕图斑开展分析核对和分类处置,进一步压降存量违法占用耕地数量;做好部年度卫片图斑的处置工作,动态编制违法占耕整改清单。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存量问题的摸排上报工作,零容忍遏制新增。4、锚定目标、力求实效,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和信访有关工作。对国家审计署、市领导离任审计、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组织开展“回头看”。组织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督促完成61个问题的整改工作;完成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督察内业审核及现场核查工作,中心主办有161件,目前已销号126件;落实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压实属地责任,做好信访转交办及相关辅助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机构改革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规划编制和应急管理的工作联动还够不紧密,履职能力“1+1>2”、履职风险“1+1<2”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实现;(二)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各类法定规划的编制、审查和入库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规范,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打算(一)增强实效,持续加强前瞻性规划研究。一是开展国土空间用地比例优化研究。探索形成用地比例结构优化的杭州经验。二是开展市域城镇化空间规划研究。探索新时期杭州城镇化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空间规划策略、具体路径、政策机制。三是开展特色街道活力提升研究。探索打造开放式“密路网、小街区”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样板。四是开展杭州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提质增效路径研究。提出城市交通提效提速方案、骨干路网布局优化方案,提高城市机动性。五是继续深化乡村产业空间规划策略研究。探索乡村产业用地空间规划和管理的路径。(二)突出重点,做好重大规划项目编制工作。一是编制国土空间近期规划。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强化全市统筹和部门衔接,建立“十五五”规划项目库及年度重大项目计划协同谋划机制。二是编制生态带保护专项规划。推动生态修复、郊野公园、生态游憩环等规划建设。三是编制杭州城市建筑风貌规划管控指引。强化规划传导,加强城市风貌管控。(三)围绕实施,做好重点地区规划建设。一是推进城市发展重点区块规划建设。制定2025年重点区块建设任务清单,与总规实施、近期规划等工作充分衔接,统筹推进各项目规划建设。二是推进解百片区和老宣杭铁路三墩站周边城市设计的落地实施。推动设计成果传导、落实到详细规划,形成建设项目库,会同主体有序推进实施。(四)夯实基础,持续探索数智赋能。一是加强规划“一张图”的建设。切实履行三定职责,做好规划一张图的成果维护工作。二是加强人工智能规划应用。持续推进规划智能体建设,夯实数据基础。三是完善数字场景。完善近期建设和重点发展区块规划实施监测场景建设。(五)加强融合,重塑自然资源督察和信访格局。一是深化规划编制与公众参与(信访)工作融合。把群众的期盼和诉求反馈到前端的规划编制中。二是深化规划编制与自然资源督察工作的融合。三是做好自然资源违法用地处置整改。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7月23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2024年10月15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