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 (杭州市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蒋晓斌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城区延安路499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33.31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33.31 | 期末数(万元) | 190.9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承担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权益维护等工作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技术创新、信息应用、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动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教进社区等社会服务为学会(协会、研究会)及其他科技类社团提供综合服务承担学会(协会、研究会)党建工作开展国际(港澳台)民间科技交流活动引进与推广海外人才、前沿科技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4701215013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度,我单位在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章程的情况。《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市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中心)章程》自2022年12月7日起正式生效,中心严格执行章程规定,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坚持公益属性,构建并完善以单位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有力推动中心工作稳步前行。(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⑴提升服务发展力,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作为、创新争先。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技志愿服务、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等内容,组织开展健康义诊、健身走、棋牌比赛、青科之夜、科学“家”年华等特色活动11场,打造节日品牌,增强科技工作者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其中,“智行致远科创悦动”2024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健身走活动,创新形式,以一场科学味的城市Citywalk和科技工作者一起打卡杭城地标,感受科技与健康的魅力。开展“建家交友”活动。为科技工作者营造能干事、干成事、成大事的良好环境,承办各类建家交友活动286场,开展桥牌俱乐部、女科技工作者俱乐部、书法培训班、健康讲堂等特色活动50场,实体科技工作者之家作用充分显现,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感受到“家”的存在,体会到“家”的温暖。举办“科学咖啡馆”活动。打造融科学性、公益性、开放性于一体的“科学咖啡馆”物理空间,开展大师对话AI大模型——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未来食品营养健康”科企沙龙、“数字技术与新能源”科企沙龙等8场活动,以“咖啡+科学”的对话方式,共同探讨前沿科技与创新。优化创新生态。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开展“青科之夜”“青春有时”“科企沙龙”“创新讲堂”等系列活动55场,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举办“科学榜YOUNG”青年talkshow,邀请杭州欧光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琬皎、之江实验室研究员冯毅、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未来科学研究院研究员MuhammadYousaf4位青年科学家,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他们的科研成果、科学故事,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新高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动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57.67万,媒体报道115篇,阅读量267.3万。联合承办杭州创业马拉松活动,为创业者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杭州创新创业生态的持续优化和发展。展览展示活动。从前沿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创新成果以及科学家精神中挖掘素材,自主策划推出“她力量正芳华——青年女科学家成就展”“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等展览11场,参观人数2万余人,提升公众服务能力,推动公众与科学、科创、科普的互动理解。聚焦新质生产力,举办“从‘新’出发‘质’行致远——新质生产力主题展”“‘机’启新征程‘质’绘新未来”展,展现近几年杭州市在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等多领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流动科技馆走进萧山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等学校,开展了4场进校园活动,惠及学生4000余人。品牌科普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做好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大讲堂以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超导磁悬浮、 AI教育、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等院士专家开展科普讲座14场,听众近4000余人次。社区科普讲师团规范讲师管理和课题的设置,开展科普讲座676余场,听众近2万人次,讲座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实用性强。组织讲师参加2024年杭州市科普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优异成绩。科技志愿服务。组织资深专家和名医赴谢家溪村、临安、桐庐等地,开展科技、医疗下乡活动3次,向村民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村民健康意识。开展科技助企活动6次,邀请专家进行企业培育政策及扶持解析、探索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等,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基因。⑵筑牢科技创新的红色堡垒,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对学会党建工作的指导和联系。紧密联系学会,参加党建相关会议,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引领作用。联搭平台、联合作战、联动创效,举办健康义诊等党建共建活动,推动党组织之间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暨会校协作”活动,邀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姚献平和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研究员韩喜球,走进采荷中学濮家校区和本部校区,与千名学生分享科研经历和感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⑶发挥民间科技交流渠道作用,集聚海内外创新资源。扎实推进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汇聚中外科创资源、科技人才,多形式开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活动8场:龙腾科创•中外科技青年沙龙、中欧民间中医药技术推广交流活动、“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中外专家多视野对话交流活动、国际农业机器人创新交流会、2024全球青年绿色创新大会暨可持续发展青年创辩大会、功能性食品研发与创新交流会、国内外机器人组织领导人高端访谈、“塞纳绮梦•西湖智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实现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渠道拓深拓实。2.党的建设: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等,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政治站位,结合职责定位,聚焦政治赋能、科技创新、精准服务、科普赋能,谋划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凝心聚力、知行合一中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支部书记做题为“讲纪律守规矩促实干”的专题党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参观“书信家国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拱墅家风馆……推进清廉建设,加强作风建设,锻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推行党组织“五星级”管理,开展星级评定、星级争创,不断加强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谈心谈话等制度,通过党员之间相互学习、研讨和交流,提升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党员的组织观念。开展“最强领头雁”、“最优服务排头兵”及“最优工作法”评选活动以及党员先锋指数评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支部书记履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加强监管,强化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服务科技工作者体现新作为。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11场,线上线下累计服务科技工作者12万余人次,系列活动经130余家媒体转载报道,浏览量达313.93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上用心用力,开展青科之夜、桥牌俱乐部、女科技工作者俱乐部、健康讲堂“建家”等活动,更好地服务科技工作者凝神创新、聚力创造。搭建科技经济融合平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进军创新发展主战场,想企业创新之需、解企业转型之困,开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科学榜YOUNG”青年talkshow、科企沙龙、创新讲堂等活动,让不同领域的科技项目进行交流和合作。举办科学咖啡馆活动8场,实现500余人次的人才与企业对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开展科技助企活动6次,邀请专家进行企业培育政策及扶持解析、探索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等,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基因。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提升。自主策划推出展览11场,开展科学大讲堂、科普讲座进社区等科普讲座690场,向公众广泛传播最新的科学成果及发展趋势,进一步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观念。结合学校的科创文化活动,开展了4场进校园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生创新思维。强化科普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组织资深专家和名医赴谢家溪村、临安、桐庐,开展了“科学防治果园林,牢筑绿色“守护墙”的培训、蜜梨栽培技术培训等科技下乡活动3次,通过专家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种植栽培等技术水平,受到当地村民的好评。不断扩大社会宣传影响力。确保单位网站及微信的有效管理和健康发展,将形式规范美观与内容及时准确结合起来。网站发文397条(其中中心新闻122条、通知44条)、网站总浏览量223012;上传视频787分钟,视频浏览人次46892万余次;微信平台发文591篇,总阅读量39156次;推送科普知识,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开展微信视频号“杭小科”直播,全年共开展10场,参与互动群众4212人次。(四)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我单位在编在岗17名,其中单位领导正职1名,单位领导副职1名,内设机构中层领导3名,正科级专职党务干部1名。编外用工3名。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资金由财政全额保障。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服务覆盖面不够、数字化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 |
四、下一步打算 | 1.以更高的站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学习重点,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创新“线上化”党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联建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2.以更强的担当助力科技经济融合。以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目标,开展高水平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活动,提质海外智力集聚平台,实现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做优做强。持续开展“科学咖啡馆”“科学榜YOUNG”“青春有时”“青科之夜”等活动,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3.以更优的举措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开展各类“建家交友”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提供高标准、高水平支持和服务。打造线上科技工作者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4.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主线,开展科学大讲堂、科普讲师团进社区活动,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的融合。以展览的形式,宣传科技创新成果,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开展科技助企、科技下乡活动,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和农村高质量发展。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受奖惩情况:2024年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荣获2024年杭州市科普职业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2.诉讼情况:无。3.社会投诉情况: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