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杭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杭州市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陈兆波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丹枫路399号知识产权大厦 |
开办资金(万元) | 98.99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1.62 | 期末数(万元) | 98.9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运用等工作。承担专利预审、快速审查、辅助审查、快速确权和知识产权原创认证等辅助工作承担知识产权维权和协同保护工作、开展咨询服务、纠纷调解、维权援助等工作承担知识产权领域相关工作的研究和应用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承担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相关工作的研究承担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MB1261309H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杭州市知识产权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知识产权工作决策部署,聚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高标准服务,有力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严格按照本单位章程,开展组织建设,人事行政和资产管理,全面提升单位公益性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具体开展以下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A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承担专利预审、快速审查、辅助审查、快速确权和知识产权原创认证等辅助工作。(1)创新储备优势明显。完善专利快速预审动态管理机制,今年以来专利快速预审服务新增备案企业2277家,办理专利快速预审4500件,年度计划完成度225%,入选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典型事例。(2)探索建立专利预审新型审查模式。建立重点产业高价值专利快速审查机制,通过中心快速预审的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平均为80天,较全国平均申请审查时间缩短80%以上。B承担知识产权维权和协同保护工作,开展咨询服务、纠纷调解、维权援助等工作。(1)保护力度切实加大。健全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578件,结案560件;受理维权援助案件122件,2件入选杭州市人民调解典型案例汇编,1件入选浙江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2)开展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工作。聚焦跨境电商、特许经营、商业秘密等新业态新领域,通过“纠纷快处”累计办理新业态新领域案件1547件;出具专利侵权判定咨询意见26件,挽回损失1000余万元。C承担知识产权领域相关工作的研究和应用。(1)强化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聚焦数字经济、高端装备、人形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分析项目4个,构建导航专题数据库3个,发布《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热点》等导航成果报告11次。制定《杭州市产业专利导航质量评价规范》,推广《国家专利导航系列标准指南》,服务创新主体500余家,专利导航人才培训300余人次。《杭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专利导航》项目获国家专利导航优秀成果,《工业化人形机器人》项目获国家专利专项分析立项并顺利通过验收。D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承担知识产权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1)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创立全国首个产业类知识产权“六合一”集成服务模式被评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先进经验,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2)开展宣传教育等活动。取得第四届全国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大赛团体个人双第一;第三届全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专利检索分析大赛个人一等奖、三等奖;首届全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能力竞赛二等奖;第四届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案例模拟大赛优秀奖,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省政府荣誉称号。全年刊发国家级媒体15篇、省级媒体13篇、市级媒体37篇。做好中心微信公众号运维,2024年全网累计访问量首次突破10万,达11.1万次,粉丝数8799,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知识产权。E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相关工作的研究。(1)推进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建设全国首个产业类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产业专利预审领域,落地全国首个国家级数字经济产业专利服务工作站。(2)深化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组建数据知识产权审查队伍,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前置审查,指导企业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1200余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标准体系,发布全国首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指引》,深化对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研究。F承担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1)加强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杭州分中心建设。对接国家数据资源,开展海外风险定期监测和预警信息实时推送。今年以来,在主要国家及地区建立公益服务点9个,重点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维权指导率达100%。借力世界知识产权大会、数贸会等国际会议、重要国际展会、推进国际知识产权交流合作。2.党的建设(1)强化理论武装,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一是深化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二是深学细悟,提高政治修养。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第一议题纳入每次支部学习首要内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三是落实责任,筑牢阵地防线。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宣传阵地的正向引领作用,坚持正面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全力抓好网络舆情管理,积极营造清朗气正的网络空间,切实守好意识形态网络阵地。(2)夯实基层党建,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把政治素质考察摆在干部工作重中之重,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个方面严把领导干部政治关,突显干部选拔工作总基调。2024年积极配合市局组织人事处完成中心领导班子配备工作。党支部先后获评“市直机关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和“局优秀基层党支部”,入选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联合设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点”。(3)压实责任链条,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将廉政教育纳入理论学习计划,通过专题党课、谈心谈话、座谈会等形式,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书记上党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党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举措,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纳入重点学习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警示教育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梳理岗位职责,动态更新廉政风险清单,落实“接受一次廉政谈话、签订一份廉政承诺、参加一次党规党纪培训、撰写一封廉洁家书”等“四个一”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守信践诺活动,签订廉政承诺书。(4)打造“红专快”品牌,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打造“红专快”知产领航特色基层党建品牌,坚持“红”色引领,政治建设摆首位,夯实理想信念,彰显忠诚本色;坚持“专”字为要,在专业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创新知识产权“六合一”服务模式;坚持“快”字为先,打通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组建党员先锋队,推进为企办实事,跑出服务企业加速度。(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32人,编外3人。(主要指在编、编外人员投入情况);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财政资金2068.45万元(主要指财政资金、技术、设备投入情况)(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经济效益:中心当年新增备案企事业单位2277家,备案单位总量达到4025家;办理专利快速预审4500件;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80天,加快技术创新确权和运用转化;受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578件,结案560件;受理维权援助案件122件,最大限度保障和维护了企事业单位的权益;开展视觉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分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指导。2.社会效益:一是缩短办事效率。通过保护中心快速预审通道,发明专利的授权周期从平均20个月缩短到80天左右;二是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开展了纠纷调解、维权援助和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等工作,维护了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三是营造创新氛围。提供了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开展了企业走访调研和帮扶,组织了专题培训和活动,营造了知识产权工作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人员数量不足,业务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四、下一步打算 | 1.健全专利快速预审工作体系。建立专利快速预审监测和质量反馈机制,制定专项工作绩效实时自评方案,强化预审能力建设。2.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试点。提高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质效,组建杭州数据知识产权审查队伍。3.持续推进国家级专利导航基地建设。依托国家级、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健全完善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4.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知识产权快保护网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专业市场、展会等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多元化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发挥杭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做好纠纷调解与诉讼、仲裁的衔接,办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5.完善海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部门协同,共同助力企业出海。发挥杭州海外知识产权公益服务点作用,提供知识产权布局、维权援助、风险预警等相关服务。6.建设产业类知识产权线下综合服务中心。高质量运行全国首个数字经济产业知识产权线下公共服务大厅。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5月0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2024年10月09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