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何国荣
住所  杭州市西湖区玉古路178号
开办资金(万元)337.53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476.52期末数(万元)337.53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康复、文体等综合服务。承担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残疾人文艺、体育、对外交流宣传等服务残疾人无障碍宣传及推广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康复指导和康复人才培养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推广和应用服务市残联信息化系统建设、运维等协助开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47010500XT举办单位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攻坚之年。今年中心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工作导向,紧盯探索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先行路径目标,学习其他城市在残疾人服务方面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助力全市残疾人提升技能、就业创业,开展康复服务、文体惠残、社会助残和智慧助残,推动全市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现将全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今年,完成市民生实事新增残疾人就业2951人,实现市民生实事任务数227%;完成省民生实事新增残疾人就业1556人,实现省民生实事任务数119.69%。审核全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用人单位10343家,核定残疾职工34163人。新建“残疾人之家”2家,目前全市19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残疾人之家”,总数达到211家。全年指导各区、县(市)完成培训3263人次,市本级组织各类培训36期,培训1020人次;其中手语培训11期,培训511人次;职业技能类培训6期,培训84人次,技能竞赛集训14期,培训225人次;素质提升培训5期,培训200人次。开展各类康复服务51期,服务15555人次。其中开展民生实事相关服务28期,服务7455人次。开展康复培训项目21期,培训929人次;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活动2期,服务78人次。举办三类(紫砂壶、声乐、器乐)文化艺术培训,培训445人次,参与市级及以上活动4场次;举办群体、竞技两大类体育培训,参训355人次,参加市级及以上活动13场。开展“声纳”无障碍电影放映服务7场次,覆盖近400人,指导区、县(市)开展无障碍电影放映服务196场,覆盖9100人次,上线无障碍电影6部、电视剧210集,总时长超9000分钟。二、主要做法与工作成效(一)强化理论、夯实根基,党建引领事业有序发展1.深化党纪教育:落实“四学联动”“第一议题”机制,召开专题部署会及班子研讨4次,开展主题党日学习。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警示案例12期,组织观看《换位31天》等警示片6场、参观法纪教育馆,推动纪律教育常态化。2.抓实理论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上级文件精神,开展集中学习17次、实地研学4次、党小组研讨36次,完成市直机关线上培训及残联系统春训。3.夯实组织基础:制定年度党建要点,召开支委会23次、主题党日12次,讲授党课8次。排查廉政风险点12项,发展党员3名,更新党建系统信息136条,开展“党建双强双优”评比8人次。4.严管作风建设:签订廉政责任书全员覆盖,季度排查重点岗位风险,开展正风肃纪检查4次,推送廉政警示信息6篇,整改问题5项。(二)办赛出彩、参赛出色,助力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杭州市第八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首次采用开放办赛模式,设置摄影、保健按摩、互联网直播等11个项目,展现残疾人职业技能多样性。1.赛前集训提能:组织14个项目225名选手集训,201人参赛,77人获奖(33人获评“杭州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杭州队以总分79分斩获省级竞赛团体第一;国际冠军胡春芳文创单日销售超6000元。2.文创助残增收:依托“手艺超人”品牌开展8场技能培训,在机场、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区设市集300余次,文博会售出1400件作品收入8万元,全年助残销售30万元。3.协作培训扩面:新增直播电商等11类社会化培训项目,52家机构承接124人;川浙盲人融合培训促成3名四川籍学员留浙就业。4.智慧服务升级:修订《中国手语》新增视频二维码,“手语姐姐”覆盖全国医院、司法等143个公共服务窗口,联合高德地图完成省内外143个点位建设,听障用户日均使用服务200人次。(三)精准帮扶、融合就业,助力残疾人增收共富锚定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目标,以省市民生实事为抓手,落实精准帮扶与融合就业。1.就业保障提质:摸排锁定181名残疾人培训就业需求、129名应届残疾大学生,市区联动实现“双百”目标(就业需求100%帮扶、培训需求100%覆盖)。联合举办“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140家企业提供岗位1100个,优化“我要就业”场景助残疾人“零跑腿”就业。2.大学生精准帮扶:对129名应届生摸底锁定85人需求,通过“一对一”职业指导、政策培训及专场招聘,实现全员就业。3.融合就业创新:成立38家单位参与的融合就业联盟,深入企业宣讲优惠政策,指导发布6个融合项目,推动全省首家星巴克心智障碍融合就业门店落地。(四)紧盯需求、精益求精,持续擦亮助残康复品牌聚焦特殊儿童康复需求,以省市“七优享”民生实事为抓手,完善康复服务体系。1.民生实事深化:完成608名特殊儿童康复评估,录制15期孤独症康复课程,评审定点机构推动质量提升;打造“线上课程+线下活动+喘息服务”家长支持体系,覆盖3000余家庭。2.人才队伍筑基:组织专家赴淳安、建德“送教上门”,举办市级培训70人次、省级轮训120人,开展护理员技能竞赛提升专业水平。3.科普宣传创新:举办残疾预防主题活动及论坛6场,编印《康复服务手册》1000册,打造公众号三大科普专栏,依托电台栏目普及康复知识。4.科技赋能升级:编印高科技辅具指导手册,迭代辅具目录纳入智能产品;完善康复培训数字化平台,实现“学习-考核-认证”全流程线上管理。(五)以文润心,体育强身,续写残疾人文体新篇章1.非遗传承赋能:举办紫砂壶技艺高级培训班,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8名残疾人学员作品入选“阳光艺术家”工艺美术展。2.文化品牌塑魂:市残疾人合唱团开展十周年汇报演出,在全民艺术节闭幕式献唱市歌《梦想天堂》,展现艺术风采。3.无障碍影视惠民:组织无障碍观影203场覆盖9500人次,上线《看不见的顶峰》等6部电影、210集电视剧,总时长超9000分钟。4.体育竞技突破:组织55名青少年运动员集训,省级赛事斩获13金10银14铜;联合福彩资助优秀运动员125人(每人1600元)。5.轮椅舞蹈提档:组建专业教练团队,参与全国残运会等5项赛事,提升团队竞技水平与社会影响力。(六)立体宣传、擦亮品牌,扩大助残事业影响力1.全媒体矩阵建设:《明珠手语新闻》成全国唯一手语主持栏目,《杭灿未来》新增地铁端播发渠道,播发专题12期。公众号年推文489条(阅读量21.1万次,粉丝3.06万),短视频播放量超500万,新增粉丝1.6万。开设“深视角”“无障碍悦读”专栏聚焦残疾人热点问题。2.社会组织助残创新:立项10个市级项目(含6个创新项目),举办精英营赋能社会组织,成立社会助残联盟推动资源共享。推选20个优秀助残案例宣传推广。3.志愿服务品牌升级:获国家级优秀案例9个,举办技能比武大赛,开展“周末课堂”36场培训志愿者900人。参与全国志愿助残交流活动,分享杭州经验。4.无障碍体验深化:完成33个市级体验项目,举办“爱的音符”融合音乐会,开展无障碍主题讲座强化社会认同。(七)数智赋能、场景驱动,助推数智残联加快建设1.场景应用深化:整合“辅具智配”“助残E站”等核心功能,实现46项服务全流程线上闭环,44项涉残服务标准化改造上线,贯通市、区自建系统。2.智能服务创新:开发“助残E站”语音端,残疾人拨打12385热线即可代办事项,实现服务评价、监督全流程数字化,日均处理需求150件。3.数据互通提效:打通7部门39项数据壁垒,共享数据170万条,支撑37个应用协同运行,汇聚服务过程数据6.85万条。4.任务中心赋能:构建四级数字化任务交办通道,实现入户调查、信息采集等任务派发、督办、统计全流程线上管理。(八)保障重点、加强管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1.攻坚修缮项目:克服工期紧、高温等困难,完成大楼修缮设计、施工招标及施工,协调解决屋顶修漏等新增需求,确保10月底竣工。2.规范内部管理:修订内控制度8项,开展“浙里报”培训规范报销流程;完成干部招录3名及合同续聘,组织全员年度体检。3.后勤服务提质:强化物业巡检及车辆维护,保障设施安全运行;严格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消防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残疾人技能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老化且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今年举办的省、市级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参赛选手中高技能年轻残疾人的参与度不高,区、县(市)对竞赛的关注程度、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2.残疾人培训意愿不强,从残疾人培训需求调查来看,大部分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基本满意现有就业岗位和就业能力,转岗意愿不强,且无法准确提出自己技能提升方向,由于社会化培训项目仍然不够丰富,无法完全满足残疾人免费提升技能的全部需求。3.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企业招聘残疾人的需求量降低,残疾人就业岗位拓展比较困难;残疾人受身体条件限制,普遍存在就业难、就业不稳定、收入低等问题。4.康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全龄段尤其是青壮年残疾人康复及社会融入服务资源投入不足。社区康复服务存在短板,社区康复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较为显著。康复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人才总量不足,康复师资缺口较大,专业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较为匮乏。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期间残疾人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一年。明年,中心将以“新增残疾人就业”纳入省市民生实事为契机,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持续深化残疾人就业精准帮扶,助力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稳定就业。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不断完善和优化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开展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积极培育青年残疾人体育人才,力争在大赛中再创佳绩。凝聚社会各界助残力量,推动社会助残蓬勃发展。聚力“数智助残先行市”建设,围绕“全生命周期数智助残工作要点”,扎实推进数智助残先行市建设。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3月5日,按规定办理了法人证书变更,开办资金变更为426.23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荣获“2023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集体嘉奖)”2.荣获“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浙江省先进集体”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