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林业和湿地科学研究院 | 法定代表人 | 何奇江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半山街道广济路34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169.78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381.23 | 期末数(万元) | 2212.1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林业和湿地科学研究。国土绿化、生态资源保护等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林业新品种、新技术等研究及成果转化应用林木种质资源保育、良种培育等技术服务林业技术推广、交流和科普宣传林木种苗质量、森林生态功能等监测和研究森林湿地资源研究、监测等具体事务性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770804814Q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林业水利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杭州市林业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紧密结合湿地城市创建、生物圈大会、林长制等中心工作,推动林业科技和林业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共富,为杭州林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严格遵循单位章程,以推动林业科研创新、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为核心,积极践行章程规定的各项使命与责任,确保单位发展方向的正确性与稳定性。在日常运营中,通过定期组织学习章程、对照章程开展工作自查等方式,强化全体人员对章程的理解与执行,保障单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如下:(1)“三定”规定工作职责开展情况①承担国土绿化、生态资源保护等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美化。积极挖掘造林绿化空间,超额完成国土绿化年度任务。全市完成造林绿化(含油茶保供任务)8.19万亩,占省任务的111%,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含健康森林)14.3万亩,占省任务的110%。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创森系列活动为抓手,以3.12省区市党政军义务植树活动为示范,充分利用“浙里种树”平台,组织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等系列活动,完成浙里种树扫码预约等各类义务植树活动190场次,累计参加义务植树283万人次,完成植树765万株(含折算)。科学谋划美丽林相建设。根据全省美丽林相提升行动工作部署,以进入杭州市的要道、大道周边为重点,科学谋划市域美丽林相建设,组织编制完成美丽林相提升工程市级规划,明确了2025—2030年全市美丽林相提升主要目标、建设布局和重点任务。②承担林业新品种、新技术等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工作。认真开展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开展香榧品质提升与林下经济研究。充分挖掘林下空间,提高林地生产力,在杭州富阳洞桥、临安湍口开展香榧中幼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改造和林下油茶、黄精等复合经营技术示范,完成香榧林有机肥、微肥配施及林下黄精种植20万株,黄精种植成活率90%以上。参与山核桃良种嫁接培育研究。培育应用优质山核桃良种,在临安、淳安等地完成山核桃土壤改良和抗干腐病山核桃良种更新造林,完成山核桃良种嫁接、容器苗培育3万株,优化完善嫁接管理技术,提升繁育能力。助力科技推广。推广应用山核桃良种苗木,累计建成山核桃良种繁育、林下黄精等复合经营等示范基地310亩,举办林木栽培、苗木繁育等技术培训7期、260余人次,各实用推广技术均取得良好成效。③承担林木种质资源保育、良种培育等技术服务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组织参加杭嘉湖绍4市普查工作推进会,部署2024年的野外种质资源补充调查、规范区、县(市)普查报告起草事项等;8月组织专家对浙江农林大学承担的“杭州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项目进行验收,完成上报《杭州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成果报告》。经过2年的努力,全市共调查样线336条,调查多样性样地37个,登记物种151科1157种,获得了一批具有特色、珍贵的优良种质;选出优良林分41片,提出1027份待收集保存林草种质资源名录;查清国家、省种质资源库保存的31个树种(类)种质资源5685份。④承担林业技术推广、交流和科普宣传等相关工作。联系市林学会。加强科技服务支撑。及时掌握我市乡镇级及以上林技推广机构和队伍现状。全年共联合省市(区)县三级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服务,走村访企连基地入户近80次,参与人员达200余人次,其中省级油茶、病虫害防治科技推广服务团队重点在临安、淳安推广油茶良种配置、水肥一体化和宜机化作业、油茶低产林改造、复合经营、茶油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指导建立油茶规模化高质量示范基地,应用示范油茶等特色经济林病虫害监测预警、精准施药、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加强林业技术培训。针对油茶、竹产业、林下经济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难点,持续开展油茶林提质增效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山核桃良种嫁接苗造林技术、高节竹高品质笋培育技术培训、林下黄精种植技术、科学利用山林资源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适宜山地种植水果品种介绍、林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更新等市级技术培训班共计12期,培训人员622人次。⑤充分发挥林学会纽带桥梁作用。进一步强化乡土人才培育。征集推荐省级林业乡土专家42名(申报19人,复选23人),通过省林业局评选37人(遴选15人、复选22人);组织开展市级林业乡土专家遴选和复选工作,新认定市级林业乡土专家18人、复选通过19人,不断强化全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申报项目推荐。征集并评选推荐第二十四届浙江省“科技兴林奖”参选项目9个,其中2个项目成果获推广应用类三等奖;征集并推荐2024年全国优秀林草科普作品2个。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服务。协办第五届植被病虫害遥感大会,推动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预警与防控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走访部分省、市级乡土专家,开展香榧、油茶等经济林产业经营发展情况调研与交流,拓展林业发展新思路;面向林农开展科技服务和咨询活动,全市累计服务4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⑥承担林木种苗质量、森林生态功能等监测和研究工作。规范林木种苗质量。主要检查市级以上保障性苗圃、2024年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造林、重点工程造林和新造油茶林的苗木,以及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种苗标签、种苗生产经营档案、种苗造林使用档案等情况。通过区县自查、市级抽查、省级抽查,全市共检查林木种苗70个批次,苗木质量合格率100%。组织开展竹笋质量“保安全、促提升”专项行动。完成市县两级春笋(雷竹笋)、鞭笋等抽检345批次,抽检合格率100%。三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2024年市县两级共抽查23家生产主体,实现抽查计划任务完成率和检查结果按时公示率均达100%,有力保障森林“粮库”绿色、健康发展。⑦森林湿地资源研究、监测等具体事务性工作。全面发挥协会(学会)桥梁纽带作用。2024年成立了全省首个市级湿地保护协会,为全市湿地生态保护人士宣传科普、学术研究、管理保护、志愿服务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杭州市湿地生态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2)党的建设情况①聚焦政治建设抓思想。思想学习再强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市重大会议决议,严格落实支部“第一议题”制度,做到“凡做必学”。认真落实全年学习计划,规范“三会一课”,支部书记带头领学32项内容,支委上专题党课5次,开展交流研讨4次,整体政治生态良好。党纪教育再提升。牢牢把握党纪学习教育这条主线,组织集中学习7次、交流研讨3次,线上理论课程与考试覆盖率100%。丰富学习方式和载体,组织党员参观正心明德主题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传承革命精神,浸润红色文化。推选1名青年党员参加“党纪在我心”主题演讲比赛获二等奖。党风廉政再压实。梳理党风廉政工作要点15条,落实“三重一大”议题50项,修订完善内控制度2项,完成1项涉及本院的巡察问题整改落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12次,进社区开展“廉语换花香”活动。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每季度分析研判风险隐患和支部党员思想动态。组织学习意识形态、网络安全等相关内容4次。严管舆论阵地,推动信息宣传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年度上报信息57篇,市级以上媒体刊登45篇。②聚焦服务中心抓落实。围绕“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深度融入“美丽林水·红联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大力推进“绿色共富”行动。四级联动破难题。通过市区镇乡四级支部联合,新增党建联建共富示范基地3个,与淳安县文昌村签订《党建联建引领共富示范基地科技服务协议》,拓展“党建+基地(合作社)+林农”的服务链条,引导党员自觉下沉,发挥“红色堡垒”作用。科技推广兴产业。推广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色发展模式,建成“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示范基地16个,面积4800亩,推荐浙江省第三批林业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实践典型案例3个,形成林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增富的高质量共同富裕发展格局。专业指导送服务。搭建联系服务群众“连心桥”。组织15组350余人次省级、市级林业科技团队赴余杭、临安等地开展防寒抗冻技术指导。结合春耕备耕,组织开展科技服务“七个送”活动。前往临安河桥镇4次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服务困难人员120人次,赠送七都村油茶苗2000株并指导种植。调研5家企业了解需求现场解决问题,把组织的关怀“送上门”。③聚焦组织建设抓提升。以“三支队伍”建设为重要载体,有效提升支部组织活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持续创新、加强、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培养培训、监督约束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设立院科研项目专家审查组,加强对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督和引导;创设“青科秀”“青研团”,激发青年干事创业热情;用好“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名师带徒”“1+3结对”,关心关爱干部成长。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完善支委主导、党员主体,林业科研破难攻坚机制,3名科技人员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名年轻干部晋升高级职称。3.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2024年杭州市林业和湿地科学研究院核定事业编制28人,现有在编事业编制人员25人,编外人员5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226.07万元。单位本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政府采购支出总额785150.04元,其中:货物支出15725.00元;服务支出769326.04元。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护航食用林产品和林木种苗质量安全。2024年完成市级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68批次,配合省级完成抽检456批次,实现竹笋、山核桃、香榧、油茶以及林下药材等主要食用林产品全覆盖,检测合格率100%。全市共检查林木种苗70个批次,苗木质量合格率100%。科学指导杭州7家市级保障性苗圃整改和提升“云育苗”系统,完成省级专项育苗任务174.5(其中油茶苗114万株)万株、珍贵彩色树种省调控容器苗72万株,有力保障了国土绿化种苗供应,为全市绿化美化打下坚实基础。(2)林业科技服务助推乡村共同富裕。2024年启动林业乡土专家助力集体林改“以一带十”科技帮扶试点活动,深入挖掘乡土才智,择优筛选22名乡土专家作为第一批帮扶带头人。深化“四联”帮扶机制,全年累计开展技术培训50期3000余人次,科技下乡服务200余人次。推广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色发展模式,建成“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示范基地16个,面积4800亩。推荐入选拟出版的浙江省《“一亩山万元钱”典型案例》13个,浙江省花卉电商优秀案例1个,形成林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增富的高质量共同富裕发展格局。(3)推进林业科研取得实际成效。今年运行科研项目10个,重点科研攻关林下复合经营助推林业提质增效、栽培模式创新促进林业机械应用、生态经营加快退化林地修复等研究,5个项目结题验收,新立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2个,建立各类科研示范基地1000余亩,科技成果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受整体财政预算限制,增长幅度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科研需求,导致一些具有前瞻性和重大意义的林业研究项目因资金不足难以启动或被迫中断。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隐忧。林业科研工作条件艰苦,野外调研任务繁重,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内部培训资源有限,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不够紧密,难以快速培养出一批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林业科研人才。三是林业科研成果转化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使得许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无法及时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杭州市林科院将继续围绕局中心工作,以服务一个大会,打造两支队伍,推进三项工作为重点,助力杭州林水事业高质量发展。1.在服务一个大会上聚焦发力。举全院之力高质量做好服务保障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工作,按照局党组的部署要求,继续选派骨干人员,助力大会圆满召开。2.在打造两支队伍上精准发力。一是打造科研创新队伍。针对特色经济林培育、林下经济提质增效、退化林地生态修复等重点、热点领域,加强与浙江农林大学、省林科院、亚林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完成新立项科研项目2个以上,科研经费超150万元,形成科技成果1个以上。二是打造乡土人才队伍。持续谋划和推进林业乡土专家助力集体林改“以一带十”科技帮扶试点市工作,努力探索“以一带十·携手共富”目标机制建设,探索杭州林业乡土专家“选、育、联、创”全生命周期管培模式,争创杭州样板。3.在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工作上持续发力。一是加强科技服务,赋能科学强绿。深化“四联”帮扶机制,有序做好全市林业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开展林业科技周活动,技术培训10期以上,培训林农500余人次。紧贴生产做好山林经济项目科技支撑服务,开展技术服务指导200人次以上。二是强化产业支撑,赋能科学兴绿。打好“千村万元”收官战,建设“千村万元”示范基地19个,面积5700亩,全面完成5年打造70个“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示范村,建成示范基地2.1万亩的工作目标。强化对现有“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一亩山万元钱”高质量基地和省级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高质量示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种业创新,赋能科学扩绿。加大种苗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林业种苗市场秩序、打击林业种苗违法行为,保护林业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抽检50个批次以上。加强防汛防高温防低温防病虫害工作指导和技术培训服务。指导培育造林苗木300万株以上,有量有质保障全市珍贵树种、彩叶树种和经济林树种等我市林业主要种苗的供应储备。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1月12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1月获2023年度浙江省林学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4年2月获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2024年3月获杭州市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