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市政法综治服务保障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市政法综治服务保障中心法定代表人汝虎
住所  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
开办资金(万元)583.23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164.23期末数(万元)583.23
宗旨和业务范围承担市委政法委具体事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承担市级综治中心平台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承担市“基层治理四平台”平安法治功能性平台等日常运行服务保障工作承担政法信息资源开发和统一地址库、全量信息视图等政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及技术服务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MB14529577举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按照要求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2024年9月,因职能调整和实际工作任务变化,根据市委编办批复同意,杭州市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保障中心更名为杭州市政法综治服务保障中心。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杭州市政法综治服务保障中心在原章程基础上进行修改。2024年12月16日,《杭州市政法综治服务保障中心章程》分别经职工全体会议、主任办公会议审议并通过,后提交主管部门审查。审查通过后,杭州市政法综治服务保障中心按程序报请杭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准。(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①聚焦“三源治理”,数字赋能专项工作。一是全力建设“三源治理”实务工作台。围绕底数指标规范导入、自定义统计分析、案事件信息查询输出、报表自动输出等,建设数字化工作平台,实现区县、重点镇街、重点行业领域的实时底数、治理质效等核心指标“一屏统览”。二是初步建成矛盾纠纷全量库。组织技术团队攻坚克难,上线“三源治理”矛盾纠纷全量库。三是持续保障警网协同分流处置。(略)②聚焦全国试点,统筹牵引数字法治。一是推进数字法治改革走深走实。编制印发《杭州市深化数字法治改革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推进20个年度重大应用、14个揭榜认领建设、98个省《数字法治一本账S4》功能模块集成、贯通、推广。二是推进全国试点任务建设。编制印发《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方案》、《专班组织架构》,全面建立全市“1+1+4+N”组织推进体系和工作专班、专项组、攻坚小组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三是推进市域特色项目建设。在全面落实中央、省级试点任务基础上,会同政法各单位和试点地区,提出跨部门协同办案质效可视化范例、司法救助监督、远程办案应用等7个市域深化拓展应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批示同意,目前7个项目均有序推进。③聚焦“强基固本”,持续深化特色工作。一是持续迭代平安法治平台。根据市领导关于“案结事了”的指示要求,在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中开发“跟踪中心”,强化非警务警情流转处置闭环管理,为“二次研判”和“二次闭环”,推进“案结事了”提供支撑。二是稳步推进智治支撑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基础网格调整落图和统一地址数据质量巡检抽查工作,编制印发《统一地址数据质量抽查结果通报》《季度分析与评估报告》。截至目前,全市共调整网格约2500个,采集更新地址76万余条,新增部门应用27个,实地抽查地址8.2万条。全市统一地址共1349万余条、网格14819个,为全市131个部门提供共享应用。三是迭代升级警网协同指挥调度平台。迭代新增指挥调度工作台、查询统计、研判分析、“案结事了”跟踪、队伍管理、设备接入等模块,在功能上更好保障“1310”现场处置机制运行,同时加强分流警情“案结事了”闭环处置。④聚焦建章立制,常态规范日常工作。一是完成保障中心更名登记。在市委领导的关爱和委领导大力支持下,9月中心更名为杭州市政法综治服务保障中心,完成《内设机构及具体职责方案》《岗位设置方案》《章程》等备案和法人登记变更等相关工作。二是推进保障中心规范化建设。强化中心日常管理制度,开展常态化值班值守、消防安全检查、重点部位巡查、设备巡检,守住安全运行底线。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会同相关处室规范完成5个信息化项目和13个部门预算项目的采购、实施工作。今年以来,先后接待各省市来杭考察团38批505人次,保障各类会议(包括视频会议)270场4788人次;开展网络安全巡检等工作,确保网络安全事故零发生。⑤聚焦实战实效,持续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一是在常态运行下固化提升实战化能力。今年以来,通过强化点位梳理补充、优化分类编组、绘制监控图示等,着力提升市综治中心视频监控调度能力,每周定期开展模拟演练,固化形成“一主两副”的监控调度工作模式。形成重点区域《人流量及车流量监测风险隐患分析》62期;通过线上抽查、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市警网协同指挥调度平台开展常态化运行监测,对分流镇街非警务类警情事件的处置流程、反馈内容、“案结事了”跟踪等进行跟踪检查,形成《市警网协同指挥调度平台每周运行情况》22期。二是在专项工作中拓展延伸实战化领域。编制印发《预付式消费数字化监管模式推广方案》,组织召开全市推广会、培训会、专题座谈会、比武交流会,下发《杭州市预付式消费数字化监管工作专报》15期。2、党的建设情况2024年8月,支部进行改选,法人汝虎同志担任支部书记。2025年3月,因职能调整,支部更名为”中共杭州市政法综治服务保障中心支部委员会”。一年来,始终强化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支部全体党员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实有在编职工9名。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使用经费274万元用于日常人员经费、工作设备维护等。(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中心牵头的社会治理全量信息视图入选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预付式消费数字化监管模式相关工作经验入选新华网2024社会治理创新分享大会“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2024年度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中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面深化改革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跨部门大数据办案试点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的定位和边界有待进一步厘清。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保障中心将紧紧围绕服务委机关中心大局,主动靠前,融入业务,搭建好综治中心平台规范化建设、跨部门办案平台提质增效和数字法治一体化平台综合集成“三个平台”,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工作成效。(一)聚焦政法职能,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二)强化协同联动,推进全国跨部门办案试点提质增效。(三)加快综合集成,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3月11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4年10月0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5年03月14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2024年,中心牵头的社会治理全量信息视图入选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预付式消费数字化监管模式相关工作经验入选新华网2024社会治理创新分享大会“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2024年度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中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面深化改革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