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对外交流服务中心(杭州市因公出入境办证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张励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B1层 |
开办资金(万元) | 409.2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775.11 | 期末数(万元) | 407.14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因公出入境办证具体工作。承担全市因公护照和签证、因公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以及外国人来华邀请函管理等辅助性工作承担收集并反馈各国最新签证要求和相关信息工作收集、保管、展陈国际友好城市礼品和历史档案开展友城宣传、交流、研究等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6829103857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杭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共办理出访团组938批2911人次,签发新照1343本,其中外交护照3本,公务护照499本,公务普通护照844本,办理签证324批,1003人次,办理通行证159批,521人次,签发449本通行证,430个香港签注,96个澳门签注,迁入因公护照8批8人次。办理邀请核实单2273批3758人,邀请函2批3人,合计2275批3761人。办理APEC商旅卡共计1949张。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按照《市外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方案》,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示范学、党员干部专题学、线上线下全员学、青年群体联动学、循迹溯源现场学“五学联动”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系统学习,党员干部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支部深入实施“红色领杭·双建争先”工程,不断深化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党支部书记全周期教育管理,组织参加机关工委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同时,加强了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通过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方式,提升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1、完善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了中心支部工作制度、党员管理制度、学习教育制度等,确保中心支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制度的刚性执行,推动了中心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2、结合时事热点和单位实际,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如3月份固定党日活动,赴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阿里国际第二党支部开展交流活动。支部党员参观了阿里园区和阿里党建馆,了解阿里巴巴发展历程、党建文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中心党员干部还体验了直播带货,整个参观过程内容丰富。3、创新活动形式,利用浙政钉、微信公众号、西湖先锋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交流,拓宽了学习渠道,提高了活动参与度,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强化廉政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廉政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增强了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同时,开展廉政谈话提醒,签订“廉政风险责任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2、完善监督机制。经认真梳理,办证中心制定了九项廉政风险点防范制度,建立健全了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通过设立公开监督电话等方式,畅通了群众监督渠道,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3、制定详细的党纪学习教育计划,明确了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等方式,确保了学习教育的全覆盖和高质量。参加外办组织的党纪教育学习培训,系统学习党纪、保密、财务等一系列内容,拓宽了党员知识面。6月,支部书记上党纪教育专题党课,分享了学习体会和剖析办证中心廉政风险点,使支部党员对党纪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4、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际行动。通过参加“吴山清风廉政”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党员们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更加严谨务实。5、结合单位特点和中心实际,确立了“红雁清风”培树点的支部品牌理念,办证中心“红雁清风”培树点入选工委《红雁清风润初心》案例,进一步明确了品牌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第二部分:以“外事为民”为导向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外事为民”的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促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一)为经贸类“促经济”团组出访提供坚实的出国(境)证照支持,保障我市每一批出访团组顺利“走出去”。其中重点保障市领导团组出访46批215人次;重点经贸类团组160个,528人次,赴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活动。因经历了3年疫情及美西方叫嚣的“脱钩论”,各国对华态度和签证政策都有重大变化,从送签情况看,一些国家对华签证呈收紧态势,出访团组屡屡受阻。为确保我市经贸团组顺利出访,我们主动作为,通过驻沪办提前摸清各驻沪领馆的最新签证要求,并根据获取的信息,与出访团组积极联系沟通,帮助团组避开“签证雷区”。同时对一些急件、难件,我们积极回应,不厌其烦地与领事馆反复沟通、协调,最终保证了每一批代表团按期出访。这样的例子在办证中心每天都有。保证我市因公出访获签率维持在99%以上。(二)始终秉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的理念,进一步将“外事为民”落到实处。后疫情时代,为更好发挥APEC商旅卡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优势,中心2024年充分利用区、县商务局等经贸平台精准政策宣介,对有实际需求的外向型企业做到点对点精准服务,采取走访企业、上门约谈、举办推介会等多种形式为民营企业宣传办卡政策。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办理APEC商旅卡已经成为外办、中心助力我市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金名片”。2024年在我市办卡量骤增的情况下,中心在政策允许前提下,全力助企申办APEC商旅卡,推出以下举措:1)2024年中心继续加强对城西科创大走廊高端人才服务中心APEC商旅卡业务咨询点业务指导,目前已将APEC商旅卡服务延申至整个城西地区,普惠、方便城西企业。同时协同市公安出入境,在我市27个出入境办证大厅投放APEC商旅卡宣介资料,并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APEC商旅卡知识培训,对企业人员做好宣传、咨询和引流工作。2)年初,办证中心就与萧山区外办在杭州信息港联合举办了APEC商旅卡推介会。萧山区外事办、萧山区商务局相关人员及70余家萧山区重点民营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推介会。另外,中心APEC卡团队针对企业在办卡过程中常见问题,在中心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发布,精心制作了9期APEC商务旅行卡知识“百问百答”,重新梳理了“办事指南、“表格下载”、“申办途径”等通用界面,方便企业申办。3)为阿里国际、三花国际、长龙航空、圆通航空等我市优质企业提供上门解答APEC卡政策宣讲,集中办卡,方便企业,向上述企业介绍外事资源,主动为企业献计献策,送上了APEC卡政策和签证咨询服务,为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出境服务。因2024年办卡量骤增,在外交部领事司出卡量非常缓慢的情况下,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中南集团等大型企业带有重大合作项目任务,需持卡按时出访经济体国家。为确保企业人员按时出访,从一个个电话、一条条微信、一封封邮件等与外交部领事司APEC卡团队反复沟通和协调,为企业争取时间,解决问题,按时出访。2024年中心为我市企业累计协调、解决企业办卡急件问题21个。4)为了达到高质量外事服务标准,中心还在企业申办APEC商旅卡过程中,从具体、细微的举措上下功夫。在日常解答咨询工作中,积极回应企业诉求,不断提升服务体验感和获得感,如新增出国健康收纳包、《温馨提示告知书》随卡片寄出,《告知书》上详细解答商旅卡出卡后企业遇到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如何保管商旅卡以及16国沟通联系方式等。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真心倾听“小诉求”、诚心听取“小意见”、实心解决“小麻烦”,不断为企业“走出去”排忧解难,持续擦亮叫响APEC商旅卡这张“金名片”。(三)随着国门的重启,2024年外国人来华邀请核实单业务量也呈爆发式增长,为了助力企业“请进来”,中心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这几项工作。一是中心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和解答活动。除了召开全市外国人来华邀请核实单专办员工作会议外,中心还联合上城区商务局、临平区商务局举办了“外国人来华邀请核实单业务暨涉外安全政策宣讲会”。向属地企业详细讲述了邀请外国人来华核实单工作的概念、最新政策、难点与挑战、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工作方向等内容,并以建立政府、企业与被邀请人三方相互信任的理念解决企业在办理邀请外国人来华邀请核实单时的难点和痛点。二是打通区县、市两级受理渠道。来华邀请函核实单采取先报属地区、县外办,再报市外办的二级审核制度。为便于工作联系沟通,中心建立市、区二级邀请函工作群,函件受理后采取一般为五个工作日,特殊情况报办领导同意后加急的制度。申办单位可通过市外办官网、中心公众号、邀请函咨询邮箱、咨询电话及时了解到邀请函办理流程、申报材料和联系方式,材料申报和核实单生成通过网上邀请函管理系统打印实现。(四)是优化来华邀请办理流程,核减外国人来华核实单申办材料至9项,并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由各区、县主管部门推荐对外交往多、信誉好的优质企业42家,经我办严格审核、遴选后纳入白名单的企业可以在系统中直接申报,不需要每次通过区县主管部门审核;可备案法人授权签字,简化网上申报材料,取消重复性材料;即报即审,缩短办理时间;批量递交纸质材料等便利措施,极大提高了办件效率。2024年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友城论坛在杭州召开,期间中心加强对外国人来华邀请核实单的管理工作,同时也竭力保障每一批入境参会人员按时来华。尤其是数贸会期间,中心协同市国安对特定国家来华人员进行核查,同时建立便捷申办通道,加班加点,短短一周内,办理完成74批184人核实单,保障参会人员顺利来华。(五)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三支队伍”建设精神,经中心与多方协调,6月28日,首期“杭州市民营企业外事专办员培训班”拉开帷幕,民营企业外事专办员队伍基本成型。此次培训班汇聚了来自我市上城、拱墅、西湖、余杭、萧山等13个区县的130余名民营企业外事专办员,旨在助力民企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共同书写杭州民营企业发展外事新篇章。培训会详细解读了企业涉外政策、APEC商务旅行卡、外国人来华邀请核实单政策等多方面外事知识,为我市民营企业“外事专办员”提供了新的政企交流平台。今后,市外办还将协同公安出入境、投促、商务、海关等部门,陆续推出各类涉外培训,助力解决当前民企关注的“走出去,请进来“问题。目前在企业申办APEC商旅卡和外国人来华邀请核实单工作中,通过民企专办员群回复解答问题119个,通过邮件回复解决问题245个。5)大力提升出国(境)一件事系统:一件事系统从2020年中旬开始着手建设到现在已经历两年多时间,建设过程蜿蜒曲折。2024年,在基本运行平稳满足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优化调整,年初协同出管处进一步完善护照、签证等过程中的线上环节,“掌上办”、生物信息采集预约、签证预审等功能均为中心首创,极大减轻了办事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使因公出国(境)工作更加规范化、数字化、系统化,实现步步留痕的效果。2024年,中心在缺少出国(境)一件事系统运营商技术支持等限制下,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和设备,以电子护照系统作为跳板,顺利实现护照代打证业务切换至省电子护照三期系统。并结合省护签三期系统、市因公出国(境)一件事现有功能,梳理护签部分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可行的建设意见,协助出管处顺利完成“浙江省因公出国境一件事系统杭州模块”的项目立项工作。中心也完成了通行证制证设备的采购、网络配置、VPN调试、制证电脑MAC地址备案以及制证室布置等前期准备工作,为顺利完成新办电子港澳通行证制证工作做好了准备。全年多次向省外办APEC技术人员提供APEC系统功能优化建议及疑难问题处理支持,完成了APEC商旅卡旧数据梳理、导入省系统工作。12月协助翻译中心完成电脑插件的安装部署及技术相关材料的交接工作。2024年中心经历了重大的机构改革由此带来的变故,无论是人员转隶,还是业务调整都对中心带来挑战。这种调整后的影响势必在2025年中逐一显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致辞中说的那样:2024年,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难以忘怀。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新的国际形势下,对外交流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反映在签证工作中尤为突出。疫情转断以来,美西方等国对我签证设置难度、加大审核力度,导致办理签证时间延长、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增加,以前的传统因公签证渠道正在收窄,如英国、法国、匈牙利等国都已通过签证中心送签,改变了以前直送驻沪领事馆的模式。而中心在资源获得和人员配置方面无法有效跟进,作为中心核心业务的签证工作,遭遇瓶颈。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心人员结构逐渐进入“老化”,因受用人体制束缚,年轻员工无法录入,累年单一的工作业务容易造成员工的职业倦怠,导致创新意愿不强,无法在基础工作中保持持久的工作热情。三、内部管理上存在短板,特别是在人事、档案、财务等基础性领域,缺少强有力的专业干部支撑,无法系统性为中心的队伍建设出谋划策,无法从长远眼光出发,用活、用足人力资源的政策红利。四、虽经多年努力,中心已在所有业务中实现数字化、系统化,为我市办事单位提供了零跑的线上外事服务,但因受制于全省“一网通办”,无法实现个性化功能,提供更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另因外事工作的特殊性和严肃性,对AI技术应用的引入,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继续助力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主动开展走访、调研工作,赴基层、企业送政策,与区县外办及其他相关机构合作,举办政策宣讲会、培训会,解答企业关切的外国人来华核实单等申办要点。二、在认真研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外国人来华核实单所需申办材料;进一步扩大我市优质企业“白名单”数量。在原来42家基础上再增加10家。三、继续推进杭州市民营企业外事专办员队伍建设,利用现有搭建基础,今年争取协同其他部门举办1-2场企业关切的热点问题答疑培训会。四、加强因公护照、签证专办员培训力度,把“诚信外事”做深、做实。改变以前一刀切的培训方式,而是采取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出访人群开展培训工作。如:随着我市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学生走出国门进行对外交流,而目前中小学尚无外事专办员队伍,对出国(境)政策、证照申办和管理没有认识,处于无规范性管理状态。为此,中心将协同出管处,通过按区逐步共同把学校外事专办员队伍建立起来,补上学校因公出国专办员这块空白。其他也可针对国企、文艺团体、医院等出访群体进行“小班化”指导和培训,让出访人员少走弯路。五、完成“一件事系统”融入省外办大平台改造项目及港澳通行证电子化项目。此两项数字化工作任务对中心今后的核心工作至关重要,也是顺应我省数字化改革潮流的大势。两个项目评审2024年底已通过,今年是具体推进和落地的过程,凭以往数字化建设工作经验看,势必有许多困难和挑战,工程师和业务人员需加强协同合作,早日实现项目落地。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4月2日变更开办资金,由51万变更为409.2万。2024年10月10日变更单位名称及宗旨和服务范围,由“杭州市因公出入境办证中心”变更为“杭州市对外交流服务中心(杭州市因公出入境办证中心)”,删除APEC商务旅行卡。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