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审计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楼婧婧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69753.11 | 期末数(万元) | 103728.96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审计事业发展服务。承担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人才和技术服务配合开展有关审计工作承担大数据审计技术及数据安全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MB1186425X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审计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杭州市审计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是正处级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举办单位为杭州市审计局。共有岗位编制17个,目前在编在岗16人,其中中心领导正职、副职各1人,中层领导正职2人,管理八级岗1人,专技岗12人(含初级岗位3人,中级岗位8人,其中中级岗位1人为双肩挑,专业技术岗试用期1人)。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职责履行情况: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审计能力。持续加强中心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境界、工作作风和业务能力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专业的高素质审计队伍。干部选育方面,完成1名单位中层正职的选拔任用。1人入选第二届杭州数字工匠;1人获得杭州市高质量推进保障性住房筹建工作成绩突出个人;1人获得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个人嘉奖;1人获得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1人获得“现代化生态工作”个人奖励;1人在全省大数据技能竞赛获省审计厅资环分析师第一名;2人入选全省大数据审计骨干人才。能力提升方面,1人参加了2024年秋季市直单位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选送人员参加审计署计算机审计初级网络培训班、全省大数据审计能力提升培训班、全省大数据审计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市审计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培训,干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二是深化监督质效,提高审计效能。持续配合做好全过程审计监督工作,精准把握审计切入点、发力点和风险点。审计项目方面,选派人员参与杭州市属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及风险防范专项审计调查等23个审计(调查)项目,其中完成主审项目8个,参审项目15个。重大审计问题清单方面,协助做好省市重大审计问题清单问题的准入、整改、销号等全过程闭环管理工作,完成91个省市重大审计问题清单销号任务。审计整改协调方面,完成中央、省级审计工作报告问题整改情况的梳理和反馈工作,并代市政府草拟《2023年度杭州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全市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三是优化专业素养,夯实审计服务。持续培育专业优势,以专业技术为支撑,持续做好日常服务保障工作。大数据审计技术及安全方面,协助完成全市金审三期系统运维服务、权限调整、key调整和公告发布等事项225次,涉及603人次。协助组织征集全市大数据审计案例,并组织开展大数据审计案例初评和复评工作,保障了首届全省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活动等。组织培训方面,协助组织开展全市审计系统数据应用推广周活动、全市审计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2024年度党员春训、党务干部培训、内部审计新技术发展与内审助力提质增效培训班等11场次,涉及培训人员1200人次。财务保障方面,派人承担主管局、事业中心、审计学会、内审协会、工会等财务工作,并按要求完成局机关与事业中心的财务报告、内控报告和预算决算的编制与公开,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算调整,跟踪督促预算执行进度。协助做好主管局资产管理,开展主管局固定资产自查并做好资产报废等。后勤保障方面,保障主管局及事业中心全体人员体检工作,组织开展急救讲座、检后报告解读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审计干部对自身健康的了解与重视。协助做好行政人员、区、县(市)审计局领导班子职务职级晋升和调动考察工作。督促公务员完成浙里干部之家网络、线下学时,公务员学法用法等学习,组织主管局与区、县(市)审计局新进人员参加省审计厅新进人员培训班,督促完成课程与考试测验。2.党的建设:中心在中共杭州市审计局机关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党务工作。截至2024年底共有党员13人,均纳入局机关党委下属各党支部正常开展组织生活。一是不断深化理论学习。中心始终将政治建设视为首要任务,致力于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深入学习研讨,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审计实践相结合,通过总结学习体会与感悟,不断提升团队的政治理论素养与审计业务能力。二是注重发挥党建优势。加强与局机关党委的沟通协作,4人承担支部委员工作,组织与共建社区联建活动,并完成“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3人参加“红雁宣讲队”,积极参与党的创新理论宣讲,2人参加我为“七一”献热血,1人参加以“弘扬清廉家风”为主题的红色家书诵读活动。2024年“春风行动”捐款金额4900元。参与策划、组织杭州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做好现场服务保障和突发状况处置等工作,有力保障座谈会顺利圆满举办。三是持续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局机关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日常工作,始终做到抓在经常、严在平常、融入日常。不定期与中心人员开展廉政谈话,及时了解思想动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时,加强廉政教育,定期组织学习党风廉政相关制度和案例,增强全体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廉政风险点排查、签订廉政承诺、参加党规党纪培训、撰写廉洁家书等,增强了党员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二)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核定事业编制17人,实有在编16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财政拨款469.46万元,采购设备0元,采购技术0元。(三)取得的主要效益1.审计成效明显。全年完成主审审计项目8个,出具审计报告、审计结果及综合报告十余份,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16人次,发现审计问题226个,推动市级层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61项,涉及资金超过105.98亿元。参审审计项目15个,发现审计问题380余个,协助完成问题线索移送2个。2.审计成果丰硕。1个主审审计项目获得市优秀审计项目。7篇审计专报获市领导批示10次。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完成省审计厅科研课题4篇,均获评省审计厅优秀论文,4篇审计案例分别获评省市优秀案例。宣传信息被人民网、审计署网站、中国审计报等新闻媒体录用16篇。3.提升整改质效。发挥整改案例示范效应促进成果转化,参与编写《流域共治生态交响打造美丽杭州示范样板》等30个整改示范案例,其中2个整改案例入选省重大问题清单分清单驾驶舱,1个案例入选市级典型整改案例,切实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梳理共性问题清单强化源头治理,梳理形成《2023年财政收支审计问题风险防范清单》,编写《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及整改案例集(2024版)》,进一步推进“强基扩能”“以案促改”。4.形成长效机制。参与制定《杭州市审计局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全流程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参与起草《杭州市区、县(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组织实施办法(试行)》《杭州市区、县(市)生态环境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组织实施办法(试行)》,为领导干部依法依规履行资源管理职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审计专业人才结构待优化。目前,事业中心尚未培养出高级职称人才,这一现状制约了审计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审计事业的能力。2.队伍建设仍有提升空间。部分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大数据审计等新兴领域,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和现有人员的深入培训。3.干部日常交流存在局限性。事业中心所有职工均在主管局各业务处室参与工作,由于各业务处室的工作性质和职责相对独立,导致职工之间交流学习不够顺畅,对职工的综合素质提升构成一定阻碍,也不利于审计事业中心的全面发展。 |
四、下一步打算 | 1.优化人才结构,强化队伍建设。截至2024年底,事业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共有4人通过高级审计师考试。下一步要积极推进相关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事业中心在专业领域内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现有基础上,继续鼓励更多事业中心职工参加中、高级审计师等职称的考试和评审,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培训机会等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拟在2025年组建事业中心支部,进一步凝聚思想、抓实党建,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队伍。2.深化审计监督,提升审计效能。积极探索并应用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如大数据审计、人工智能审计等,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大数据审计、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培训,以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双提升。3.加强业务交流,提升综合素质。加强与主管局各业务处室以及省审计厅的交流合作,通过职工挂职锻炼、参与联合审计项目等方式,增加职工之间的交流学习机会、拓宽视野。加强与局机关党委的沟通协作,通过积极开展各类联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增进职工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联系,提升事业中心的团队协作能力。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