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杭州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杭州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张斌
住所  杭州市解放东路18号A座4楼
开办资金(万元)230.72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87.12期末数(万元)238.01
宗旨和业务范围统筹数据资源,管理电子政务和城市大脑工作。承担全市电子政务、政务数据、城市大脑日常管理、归集共享、建设运维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技术审核和管理承担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府信息公开数据资源平台、非涉密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保障等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470101201J举办单位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市数管中心在市数据资源局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并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要求,在数据管理、城市大脑建设、项目管理、基础设施支撑、综合管理等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业务开展情况(1)机构编制批复工作职责完成情况持续强化数据全流程治理。一是加强数据归集。进一步推进公共数据“全量全要素”归集工作,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已编制杭州市县应用目录2339个,新增213个,同比增长9.71%,市公共数据平台累计编制市级部门数据目录6470个,新增962个,同比增长17.47%,其中已归集数据目录4492个,新增930个,同比增长26.11%,归集1058.32亿条数据,新增462.23亿条,同比增长77.54%。二是加强数据共享。市公共数据平台累计共享批量数据表11276个次,新增3868次,同比增长51.78%;发布市数据接口2210个,新增280个,同比增长14.5%,累计调用79.31亿次,新增10.97亿次,同比增长16.05%;申请省数据接口728个,新增264个,同比增长56.89%,累计调用90.92亿次,新增4.75亿次,同比增长5.5%。三是加强数据治理。对智慧交通、住房、一老一小等领域存量数据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已在数据标准系统中编制发布3713个数据项标准,平均数据合格率从92.89%提升到99.02%。四是加强数据开放。持续优化我市公共数据开放网站服务功能,提供高效便捷的开放数据咨询渠道,向社会发布了开放数据目录3962个,累计新增31个(今年新增154个,下架123个),较去年年底增长0.79%;其中,目前发布的数据集3536个,数据接口3959个,数据总量超129亿条。加快探索实施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探索实施体系化的“十个一”数据要素流通工程,一是制定出台一个《杭州市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二是制定出台一个《关于高标准建设“中国数谷”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实施意见》;三是搭建了一个“中国数谷”,入选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案例》;四是打造一个以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为核心的数商集聚和数据产业发展高地;五是做强一个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截至2024年12月底,累计交易金额64.8亿元;六是建设一个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枢纽节点,国家数据局发文明确杭州承担数场、数联网、区块链、隐私保护计算和可信数据空间等5项先行先试任务;七是实施一批关键工程,包括数据技术创新方面,建设全国首个密态计算中心,“数据要素×”场景建设工程方面,4个案例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案例集》等;八是建立一套组织保障体系。建立数字杭州建设联席会议、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暨“中国数谷”建设协调机制等;九是构建一套激励政策,包括优秀数据集奖励等9项奖励政策,激励资金近五千万元,设立十亿级杭州数据要素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十是塑造一个品牌发声阵地,2024年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主题活动之一的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是杭州推广“中国数谷”品牌的发声阵地。纵深推进城市大脑2.0建设。大力推进“三个一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网共治”)工程、城市大脑智慧能级提升工程、城市大脑影响力提升工程和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保持接续迭代发展。依托“政在干”已分解完成年度工作任务418项,《城市数字化发展指数(2024)》显示,杭州在260个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一是综合集成取得新突破。推进“城市治理操作系统”建设,归集126亿条数据,构建城市治理大数据仓,推进25个场景综合集成,实现475个城市体征指标在线,助力城市治理决策。持续完善数智应用服务直达体系,上线应用320个,累计注册用户1981万,平均日活56万人次,用户流量稳居全省第一。二是场景迭代取得新实效。“一网通办”聚焦最优营商环境打造,“数智营商6E”迭代集成,“杭州e融”累计撮合融资3249.6亿元,服务26.4万家市场主体;“政策e享”累计推荐政策3404条,精准推送至129.1万家企业。“一网统管”聚焦城市安全运行,持续推进四大领域核心业务数字化,迭代上线45个应用系统,不断夯实城市安全数字底座,累计处置384起应急事件。“一网共治”聚焦复杂问题系统破解,“智慧交通”整治减少低效公交线路125条,新增优化地铁接驳线196条,增设公交“六进”专线235条,建设“景区治堵”数智赋能西湖景区治理,获2024世界智慧城市“出行大奖”。三是推广模式取得新业绩。建成城市大脑产品与技术体验中心,入驻推荐数智杭产品33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巡馆并予充分肯定。统筹抓牢项目管理。一是组织开展市本级项目评审和计划安排。编制印发市本级2024年信息化项目预算计划,组织开展市本级2024年增补项目评审。组织开展市本级2025年信息化项目申报评审,经“三审三评”流程,评审通过项目43个,资金压缩率41%,二是强化2024年市本级信息化项目建设督管。强化项目管理规范宣贯,定期召开各类培训会。强化2024年项目建设进度督管。基于《2024年杭州市本级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做好市本级信息化项目实施进度的专人专群管理。三是统筹推进“一单位一平台”建设。建立“六统一”标准(试行),明确“一单位一平台”技术路径。与市委办公厅共同印发《杭州市进一步推进政务应用系统整合工作方案》,依托信创改造计划,明确“一单位一平台”工作路径。将“一单位一平台”规范要求纳入2025年信息化项目(含信创)申报评审必要项,进一步强化“六统一”标准实施落地。四是强化项目验收规范管理。编制《杭州市本级电子政务项目验收管理工作指引(试行)》,构建“三清单一闭环”。五是提升项目全流程管理平台能力。谋划提升项管系统业务闭环督管能力,通过充分调研、编制方案、推进实施推进工作开展。六是开展重点项目及全量应用绩效评价工作。基于《关于开展杭州市本级政务应用系统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继续深化开展政务应用绩效评价工作。增强保障基础设施。一是提升“一朵云”。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要求持续推进“一朵云”建设,实现“一本账”管理。推进“全市信创一朵云”。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完成全市信创一朵云租用服务项目招标,为41个部门的66个应用开通云资源总量2031个。为80余个市级部门的421个政务信息系统提供云服务器(ECS)7503台,超过约17.57万核CPU、109.18万GB内存、7.43万TB存储的计算能力。云资源实现在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平台上的申请、变配、释放审批(5个工作日内)和自动开通(10分钟内),提升了效率。印发《杭州市政务云资源削减替代实施办法(试行)》,。确保云资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提升了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二是织密“三张网”。做好政务外网相关的日常运维工作及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完成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能力提升,带宽扩容至8.3G(覆盖4大运营商)。全市视联网新增建设点位186个,全市视联网终端总量达到3815个,其中市本级点位达到484个。召开会议数量6501场。围绕“六应六尽”全面推进物联感知体系建设。完成地标申报工作,《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建设导则》(DB3301T0467-2024)于8月30日发布,9月30日起实施。按照“全量全要素”归集要求,平台已接入13个区县和19个市级部门的166种终端类型,超286.94万个设备,711.32亿条数据,向全市61个应用场景赋能。三是守住“一间房”。为17家局委办的529台设备提供托管服务,持续推动设备下架和机柜整合工作,使用机柜共53个,较去年缩减了13个,机柜的平均利用率提升至82.04%,较去年上升近13个百分点。制定《杭州市党政机关信息化设施托管服务管理办法》,实现托管设备上下架、人员进入机房授权等托管服务全流程的在线办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整体统筹能力不断提升。起草《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2024—2025年工作要点》初稿。探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建立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体系,收集汇总各单位数字政府工作进度、工作进展、存在问题、2025年以及十五五工作计划,涉及42家市级单位116件任务,梳理2025年数字浙江(数字化改革)重大项目杭州清单共16条,国家试点6条,省级重大改革任务5条,地方特色5条,根据省数据局要求做好已释放云实例的节省月费用统计,共节省云资源月费用7.52万元。二是明晰工作职责,数字支撑体系持续完善。进一步理清与审管办职能边界,梳理我局承担的政务服务范围,形成《政务服务移交清单》,两次给市审管办发函邀请交接,多次向市领导汇报,争取领导支持,与市审管办相关承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式改革,抓好杭州特色应用上架,7家部门已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架8个应用,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涉企应用数据需求攻坚,目前已完成20家单位,157项涉企数据需求攻坚,数据需求满足率达100%。三是加强网站管理,常态运营运维水平整体跃升。抓好市政府门户网站内容运营,截至2024年底,网站信息更新量7500余篇,英文站点信息更新量188篇,根据省数据局、市府办政务公开处的相关要求,推进重点领域重要专题专栏建设;做好市政府门户网站监测整改,做好每月网站扫描检查和整改工作,全市51家政府网站累计发现问题约426个。积极响应省数据局定期下发的月、季度报告,督促问题单位及时完成整改复查工作;开展网站栏目历史数据治理,针对网站各栏目板块进行了数据治理,联合市府办政务公开处,累计撤稿历史信息约27000条,撤除或归档栏目约50个;配合省数据局做好新集约化平台网站迁移试点工作,根据新集约化平台的标准要求,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数据治理的成果基础上,对非标准栏目进行适配改造,并完成新平台基础数据迁移工作;开展网站、APP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攻坚,35个平台应用,完成无障碍适配,城市大脑App、警察叔叔APP已经完成无障碍适老化改造。(2)党建情况增强政治意识。强化理论学习,通过党员春训、中心全体干部大会、支部党员大会,开展全员培训,深入学习主题教育精神和党纪党规,切实提高全体干部的党性修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修订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举措制度目录清单》,明确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及具体工作责任人的履职职责。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常态化开展纪法警示教育。弘扬“严实深细”的工作作风,每季度开展廉情分析,对项目招投标实行班子成员现场交叉监督,专人定期跟踪管理。严格制度执行。坚持“制度管人、制度管事、流程办事”的原则,2024年修订《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修订《驻场人员入场、离场一件事》等文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高度重视审计整改意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落实,完成审计整改问题7个。提升队伍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在局综合协调(组织人事)处的指导下,完成中心4名中层试用期满转正工作;全年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岗位晋升工作,晋升中级技术人才7人、初级技术人才1人。2.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数管中心在编人员为45人,编外用工人数为3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本年度数管中心财政资金投入2628.72万元。3.取得效益多项工作实现突破:公共数据开放全国第一。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全国第一。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多项成绩获得肯定:数管中心获“集中财力办大事统筹机制改革工作行政奖励”“立体化智能化法制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专项工作行政奖励”;“政务灾备信创云平台应用案例”入选浙江省经信厅评选的“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优秀应用典型案例”;“国产新型一体化算力中心为市域数字经济提档升级案例”入选浙江省经信厅评选的“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13人获记功、个人嘉奖等先进奖励。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数据安全一体化立体化防护还存在薄弱处。2.“一单位一平台”与数字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矛盾待进一步破题。3.信创技术进一步收敛、标准进一步规范和生态进一步兼容还有待深化。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数管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争先进位、实干争效上接续奋斗,再创高质量业务发展新业绩。1.提升综合事务服务,推动内部管理更“优化”。2.抓实数据主责主业,推动数据要素更“有效”。3.加强项目统筹管理,推动项目管理更“精准”。4.夯实基础设施底座,推动基础支撑更“稳固”。5.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履职更“高效”。6.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大脑更“智慧”。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1月,因净资产合计减专用基金与上年相比变动超过20%,故变更开办资金为579.94万元。2024年8月,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进行到期更换。
相关资质认可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公共数据开放全国第一。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全国第一,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2.2024年4月,数管中心获“集中财力办大事统筹机制改革工作集体嘉奖”。3.2024年8月,数管中心获“立体化智能化法制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专项工作集体嘉奖”。4.2024年12月,“政务灾备信创云平台应用案例”入选浙江省经信厅评选的“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优秀应用典型案例”;“国产新型一体化算力中心为市域数字经济提档升级案例”入选浙江省经信厅评选的“202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