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市原种场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市原种场法定代表人王雷杰
住所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西安寺村低田畈63号
开办资金(万元)5201经费来源财政适当补助
年初数(万元)5263.06期末数(万元)5499.29
宗旨和业务范围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开展粮油种子提纯复壮粮油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种植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等工作承担优秀农耕文化挖掘、研究、推广和展示等相关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47011212XL举办单位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我场依据章程,开展相关工作,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公益属性是本单位管理的核心,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的公益服务体系。1.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按照章程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本单位全面健康发展,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坚持公益属性,践行登记的宗旨,在登记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活动。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据党章规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按照参与决策、推动发展、监督保障的要求,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遵循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和资产管理规定,强化成本核算与内部控制。4.强化人事管理。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升公益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主要业务工作1.承办2024长江下游(浙江)油菜新品种大会。2024年4月16日至18日,我场成功承办“2024长江下游(浙江)油菜新品种大会暨全国品种登记培训油菜品种现场观摩大会”。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种子管理部门人员、浙江省农业系统领导、省内外科研院所、育种单位、种子企业、种植大户、油脂加工企业及设备生产企业等300余名代表参会。大会集中展示了129个油菜新品种,其中包括10个早熟短生育期品种和5个彩色油菜品种。同时,大会还展出了油菜全生育期农机装备(生产线)以及油菜加工产品(油、菜、花、蜜等副产品)。会议期间,通过田间观摩、专题报告、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了油菜产业发展趋势,分享了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次大会得到了浙江在线、浙江新闻、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潮新闻、杭州三农等8家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场在粮油种子提纯复壮、粮油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以及种植技术研究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更为推动长江下游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对促进全国油菜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打造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在2023年成功承办浙江油菜新品种大会的基础上,我场被全国农技中心正式认定为“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2024年,按照全国农技中心的要求和市局工作指示,我场积极推进基地建设工作。通过申报“杭州市原种场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油菜基地配套农地改造工程”和“浙江省国有良种场建设”项目,建成了70亩高标准油菜育种基地,并对200亩测试展示基地进行了提升改造。同时,新增了油菜烘干线1套,以及智能监测、智能排灌、绿色防控等设施设备,进一步提升基地的科研和生产能力。3.围绕粮油产业开展一系列科研合作。2024年,我场完成了稻油轮作水稻品种筛选及展示示范200余亩;与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合作,开展了无人机红外线水稻、油菜表型数据监测和测产工作,以及有机肥肥效试验;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合作,完成了水稻育种材料筛选工作;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了油菜育种材料筛选工作;与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推进了中草药种植资源圃建设及新品种选育工作,今年预审定中草药新品种1个;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开展了杭州老品种蔬菜资源圃建设及育种工作。这些科研合作项目为我场在粮油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4.农耕文化挖掘方面。本单位按照机构编制要求,依托农文科力量,开展优秀农耕文化挖掘、研究、推广和展示工作。通过优化科室人员配置,开展农耕文化的调查研究。打造农耕文化陈列室,通过实物展陈、图片展示等方式,展示农耕文明发展历程。目前已展示农场发展宣传板20余幅。(三)党的建设2024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杭州市原种场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抓实建强党支部,推动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为我场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组织保障。1.注重思想理论教育,凝心铸魂强党性。一是抓集中理论学习。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市局会议文件精神等内容,全年组织集中学习36次。二是讲好党课。邀请局机关党委原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为全场党员上了题为《强化党纪学习教育推进示范性现代国有农场建设》的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讲座;支部书记分别以《学党纪、促发展、走好人生健康路》《党的六大纪律学习》为题,结合我场实际给大家上了党课。三是鼓励自主学习。推动学习向经常性、自主式学习转变,鼓励党员在学习强国、西湖先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干线等平台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新增图书角1个,上架图书401册。2.加强支部组织建设,强基固本提质量。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今年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3次,支委会15次,党课3次。二是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在机关党委的指导下,支部严格按照《市直机关发展党员工作参考手册》规定的25步流程,吸收1名年轻干部加入党组织,1名年轻干部加入“九三学社”。三是开展走访慰问和“送学上门”。今年,走访慰问退休老党员10人次。为他们送去政治关怀与人文关怀,确保老党员学习教育不缺位、不掉队。四是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开展谈心谈话实时掌握干部队伍的思想动态,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和决策说明,消除职工疑虑,确保思想认识的统一。五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支部通过教育学习、舆论引导、分析研判和决策部署等,确保舆论阵地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今年召开2次支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3.深化党建品牌创建,扎根基层扩影响。以抓好党建促发展为着力点,持续深化“初心为农引领示范”的党建品牌建设。一是油菜展示评价工作继续稳步前进。今年共种植油菜育种材料4000余份,测试品种(材料)303个、展示品种129个、示范品种7个,形成国展、省展两份评价报告。二是成功承办2024长江下游(浙江)油菜新品种大会。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种子管理部门人员、浙江省农业线上领导、省内外科研院所、育种单位、种子企业、种植大户、油脂加工企业、整田设备企业等3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以“种铸黄花芯、香飘振兴路”为主题,通过组织观摩油菜新品种、交流新成果、研讨新举措、共谋新发展,助力全省油料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围绕主业做好田间栽培试验。开展了稻油轮作栽培模式下的水稻适应性试验、有机肥肥效试验、无人机在水稻表型监测中的应用试验等。四是开展农技帮扶暖人心。我场开展农技服务累计50余次,走访慰问困难户5户,开展农技知识培训1次,为生产大户赠送油菜苗上万余株。此外,为良渚文化遗址公园开展无人机撒播油菜服务1次。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身作则做表率。一是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认真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签订廉政责任书17份。二是做好党纪学习教育工作。组织廉政教育党课3次,纪律教育活动1次,新入职人员廉政谈话1次,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2次。同时,利用党员主题日活动、中层干部例会等会议进行党风廉政提醒,做到逢会必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三是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监督检查,涉及农场发展和职工权益等重大事项一律由场支委会和场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策,做到决策程序化、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防止和避免决策错误,议事决策情况做到“全程留痕”,今年共召开决策类领导班子会议42次,支委会议15次。(四)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根据《关于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所属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5家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备案的复函》(杭人社函〔2020〕76号),核定岗位总量33个,其中管理岗位14个,专业技术岗位设12(+10)个(其中双肩挑人员10个),工勤技能岗位设7个。内设机构5个,分别是:综合科、财务科、资产科、技术科、农文科。现实有情况:管理岗位13个,专业技术岗位11(+8)个(其中双肩挑人8个),工勤技能岗位1个。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024年共开展项目5个。《杭州市原种场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油菜基地配套农地改造工程项目》财政资金230万元,已完成全部目标任务,包括完成土地平整70亩、土地翻耕60亩、杂树水沟整治4亩(增加耕地面积4亩)、挡土墙1000米、灌排沟渠1200米、生产路500米、防护栏100米和围墙200米等,建成油菜联合育种核心区1个,面积70亩。《“浙江省国有良种场”建设项目》资金270万元,包括财政资金200万元和自有资金70万元,已完成全部目标任务,包括设备采购,育繁区块改造提升、考种材料周转车改造提升等,用于配套浙江省示范性现代国有农场建设项目。《油菜省级核心展示评价基地项目》资金50万元,已完成全部目标任务,包括展示油菜新品种120多个,展示油菜新品种面积100多亩,示范油菜新品种7个,示范面积100亩,示范油菜栽培新技术1个,面积30亩。举办油菜新品种展示示范大会。《园区良种繁育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财政资金48万元,已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包括园区、展示区提升改造2500平方米。园区农业生产用房去危、立面整治200平方米。《优良种质资源引进、展示及保护项目》财政资金80万元,已全部实施完成包括水稻试验1-2组,引进油菜品种材料300多个进行测试,引进油菜新品种100个左右进行展示,示范种植水稻不少于200亩,收集油菜种质资源200份,收集杭州地方特色蔬菜种质资源20余份。(五)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我场通过建设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成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种展示水平,被全国农技中心认定为“国家农作物展示评价基地”,2024年建成70亩高标准油菜育种基地,提升改造200亩测试展示基地,显著改善了基地条件。承担国家和省级高产高油油菜展示任务,展示129个油菜品种,收集4000余份育种材料,测试303个品种,完成国展和省展两份展示评价报告,得到全国农技中心和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认可,为油菜品种的推广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成功承办2024长江下游(浙江)油菜新品种大会,吸引了全国31个省市的300余名代表参会,展出了129个油菜新品种及全生育期农机装备和加工产品,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还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2.经济效益。种植业方面,2024年落实适宜稻-油轮作水稻展示示范215亩,其中水稻甬优4901种植示范97亩,甬优6711种植示范105亩。完成油菜种植234亩,其中品种展示129个品种52亩,新品种(系)测试303个15亩,油菜种植示范7个品种86亩,种植模式示范27亩。销售优质稻谷11.21万kg,油菜1.4万kg;种植业合计产生经济效益74.16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田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场田块整体地势较低,排水难度较大,与油菜种植速灌速排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二)油菜新品种大会的宣传工作有待加强和全国油菜科技大会相比,宣传的手段和方法都存在差距,需改进和加强。(三)危旧房屋亟待修缮改造我场现有房屋3.5万平方米,其中老旧房屋2万平方米。安全生产压力较大,亟需加固修缮改造。
四、下一步打算(一)工作目标高质量承办2025长江下游(浙江)油菜新品种大会;完成国家级油菜新品种展示评价;完成油菜和杭州地方老品种蔬菜繁育、保存、提纯和评价;重点培养高素质育种人才;实现收支平衡有盈余。(二)主要抓手和重点举措1.筹备好2025年长江下游油菜大会。计划展示油菜面积约280亩:展示种质资源3000余份,测定品种300多个,展示品种100个(包括高产高油品种、彩色品种、短生育期、菜油两用、耐迟播品种),同时展示轻简化栽培模式、配套新型农机、投入品及菜籽深加工产品等。2.做强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改造提升软硬件,科学栽培管理,开展适合稻油轮作的水稻品种的筛选、展示及评价工作,完成国家级油菜品种展示及评价工作。开展稻油轮作的水稻品种筛选和展示示范。3.做好杭州地方老品种蔬菜保护工作。根据《杭州传统蔬菜种植资源繁育更新圃》运维要求,广泛收集杭州地方老品种蔬菜,计划收集油冬儿、一点红萝卜、长梗白菜、黄芽菜、小林黄姜等资源20余份,做好杭州地方老品种蔬菜的保存、提纯和评价工作。4.重点培养育种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业务能力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重点培养高素质育种人才,争取早出育种成果。5.守住底线抓好安全生产。守住底线,抓好安全生产,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落实主体责任,开展网格化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落实节假日及灾害天气值班值守工作,重大节假日和灾害天气领导班子24小时值守。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