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医学学会服务中心(杭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戚建江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惠兴路2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04.58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91.41 | 期末数(万元) | 91.26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促进医学进步,促进医患和谐。承担全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组织实施及相关服务工作承担医学相关学会、协会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开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职业化素质培训开展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申报评奖和卫生健康科普宣传协助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等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746346112A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中心严格按中心章程办事,树立章程执行意识,加强中心内部治理,按中心章程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二)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一是承担全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组织实施及相关服务工作。作为省会城市及超大城市,中心目前承担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损害鉴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伤残等级鉴定、非法行医医学鉴定以及职业病诊断鉴定,种类多,疑难复杂案例比例高。2024年度中心共完成医疗鉴定187例,完成医疗评析14例。组织两次专场医鉴专家培训,编印三期医鉴警讯内刊,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刊登文稿3篇,进一步了杭州医鉴学术影响力,中心被中华医学会评为医疗鉴定工作质量A级单位。二是开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职业化素质培训,协助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等具体工作。2024年杭州市国家级项目立项数43项,省级项目立项数156项,市级项目立项数405项。全年举办国家级项目41项,执行率95.3%,省级项目155项,执行率99.4%,市级项目403项,执行率99.5%,整体执行率较往年有较大提升。项目管理严格履行备案审核、现场督导、核销审核三部曲。全年共计实地督导项目22场次,发放抄告函4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主办单位进行整改。2024年度学分审验工作累计发放继教合格证6200余张,创历年新高。三是开展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申报评奖和卫生健康科普宣传工作。24年度中心持续擦亮卫生健康科普品牌,将影视剧经典桥段与健康科普内容相结合,制作发布引经“剧”典系列视频50余条,累计观看量突破500万次。推出47场“主委来了”直播专栏,与健康杭州微博联动,观看人数超100万。联合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相约健康栏目开设《名医说健康》专栏,以圆桌会形式围绕疾病预防与日常健康管理进行科普宣传。四是承担医学相关学会、协会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根据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卫生健康社会团体管理和指导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中心作为服务指导卫生健康社会团体的专业机构,指导市药学会、市医院协会招聘专职工作人员,纳入中心集中办公、统一管理,市职防协会、市卫生体协财务纳管,服务指导市卫生经济学会、市基层卫生协会、市卫健思想政促会、市卫生信息学会、市癌症康复协会换届筹备工作,全程参与市医院协会换届工作,指导市医院协会日常工作规范运行,征集会员单位127家,成立医疗工艺等6个专委会,召开学术交流活动8场。市药学会首次通过5A级社会组织认证,卫生健康类社团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五是完成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2024年度中心以重点监控抗生素美罗培南为主要点评对象,开展杭州市第一轮重点药品合理使用点评,覆盖11家市级医疗机构的219份住院病历,提出9点建议,形成系统报告并探索建立标准化点评体系。积极参与杭绍两地病历质量专项点评工作,收集了来自杭州、绍兴两地16家医院56份病历,收到118份点评结果,对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完成总结报告并呈报。2、党的建设情况2024年在市卫健委党委的领导下,中心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学深贯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自觉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组织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3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1场,组织党员听专题纪律党课2次,开展《条例》解读培训1场。中心支委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班子紧紧围绕工作重心,推动中心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日常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坚持以案促治,扎实开展廉政风险自查,全面查找各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根据风险类别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专项教育培训,形成年度廉政和法律风险清单。中心党支部组织参观富阳区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市三医院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参观西溪湿地“西溪廉韵”清廉文化教育专线,引导党员干部立德养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中心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每月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固定日学习。积极发挥阵地作用,新开通杭州市医学学会服务中心公众号,截至12月底,医学会服务号、订阅号关注量超8.25w人次,抖音号、视频号粉丝突破40万+,网站浏览量达70万人次。3、资源投入情况中心核定编制12人,实际用编11人;核定多元化编外1人,实际聘用1人,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兼驾驶员岗位。职数使用方面,中心核定单位领导职数2名(其中正处长级1名,副处长级1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2名(其中正科长级2名),现有正处级管理人员1名、副处级管理人员1名、正科级管理人员2名。中心为财政全额补助单位,2024年度财政资金拨款603.60万元。4、取得效益(1)学会管理方面:杭州市医学会第三次通过5A复评,日常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加强流程管理,确保组织工作公正、透明、规范。2024年指导市医学会完成了结核病学等18家专科分会换届,新建了医养结合等5家专科分会。关注青年人才成长,为青年医学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相继成立了内分泌学分会等5家青委会。在2024年浙江省科协所属学会党建及业务培训班暨基层科协学会党建工作现场会上作为杭州市级学会唯一代表作党建经验分享。2024年度通过杭州市医学会名义召开品牌学术活动,引入葛均波院士等10余位国内顶尖医学专家来杭指导交流,助推全市卫健人才招引工作。(2)健康科普方面:成功举办了杭州市卫生健康领域科普宣传实务培训班,累计21家卫健社团组织、医学会75家专科分会,以及300余名热爱医学科普专业人士参加培训。顺利举办杭州市卫健系统首届健康科普网络直播主持人大赛,选拔出一批“钱塘名医荟”直播间主持人,为健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积极参加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举办的学术年会,中心主创及选送的三件科普作品分别获得创新健康科普作品、优秀健康科普作品荣誉称号。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健康科普创作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尚未对不同平台的内容进行精细化区分。二是学协会管理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卫生健康领域各学协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三是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对继教项目的线下督导还不够多。 |
四、下一步打算 | 1、聚焦思想引领,强化理论武装。中心党支部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丰富党支部学习形式,采取集中学习、潜心自学、专题研讨、党课带学、主题宣讲等多种形式,激发党员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实效。2、推进落实各项业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学协会运行管理。以医学会的规范化管理带动其他卫生健康社团的规范化运营,实现卫健社团同质化管理。进一步强化科普宣传实效。持续深化科普宣传实务培训,做精品、创优品,提升培训质效,充实健康科普人才库。进一步提升医鉴工作质效。加快化解积压案件,借鉴“三审三校”审稿制度,建立医鉴审核机制,严把质量关。进一步完善药耗点评体系。配合委医政处做好药品耗材点评,适时启动多地市联合点评工作。进一步规范继续教育管理。配合委科教处做好中高级继教日常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卫健委、浙江省卫健委新出台的继教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杭州市继教管理办法,做好新继教管理办法的宣传贯彻落实。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5月20日办理了法人证书变更,举办单位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变更为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杭州市医学学会服务中心党支部被评为杭州卫健委2023—2024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