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活动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韩冰 |
住所 | 杭州市西湖区翠柏路8号军休大厦 |
开办资金(万元) | 6965.21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6799.56 | 期末数(万元) | 6693.92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开展学习、健身、文娱等各类活动。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0845925671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2024年,我单位严格按照本单位章程,积极组织军休干部开展学习、健身、文娱等各类活动,参加各类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哪些具体的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对照文件条款逐一表述);深化助力添彩,做亮“崇军杭州”工作品牌。发挥军休干部所学所长,深化“再启杭”军休志愿服务品牌提档升级。鼓励军休干部既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展现“银龄”风采,贡献银发力量。“文化暖心走基层”文化下乡项目、“再启杭”军休志愿服务队、杭州军休展馆分别被评为首届“钱潮老兵戎宣”崇军文化金牌项目、先锋队伍、实践基地。全年依托全媒体平台刊登国防教育、军休文化等各类信息100余篇,浓厚崇军氛围。一是“红绿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品牌--“幸福领航”。组织“再启杭”军休志愿服务队赴村社、镇街开展“美丽乡村·精彩蝶变”书画摄影展等文化交流、医疗服务、红色宣讲志愿服务活动18场,以“银龄红心”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二是“红育结合”擦亮国防教育品牌--“雄鹰计划”。聚焦符合青少年认知的国防教育活动,打造“思政引领+红色研学”社会实践课程,组织浙江树人学院、浙能科技环保集团团支部、桐庐钟山小学等大中小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团支部12批400余名青少年聆听国防课、体验军事夏令营,发挥红色军休展馆思政教育基地作用,打造富有军休特色的国防教育品牌。三是“红青结合”打造红色思政品牌--“红动钱潮”。按照“一校一特色”原则,与浙江外国语学院等5所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合作共建,并授牌军休展馆为校外思政实践基地。深挖军休人才,推荐的6名军休干部被浙江大学、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授予“校外兼职辅导员”“校外思政导师”“青马导师”等称号。深化校际合作,开展树人大学马院“军青说·老物件背后故事”、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传承与守望”大思政实践活动等长期共建项目。引入高校优质专业资源,联合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开展红色文化游学、外语小课堂等特色教学活动,打造“共研、共创、共学”的“大思政”课堂。深化数字治理,做优“数智军休”特色品牌。2023年军休司司长在全国军休培训会上点名杭州市军休大学是全国的标杆。今年,中心借势浙江数字先发优势,破解军休大学“成长的烦恼”。一是教学“无界化”。通过“金秋在线”“杭州开放大学”等7个网学平台,打造涵盖8大门类、400多门课程、2400小时的教学“线上超市”;打造智慧教室,25门线下课一键直播,并通过智能教学屏、手机、电脑三屏联动,实现全市军休干部选课、上课,随心随享。二是载体“智能化”。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组党建、文化、游学等多种元素,打造杭州军休VR展馆。VR还原军休老物件,将英模故事、红色文化与展馆实景相融合,实现360°全景式参观、沉浸式研学、点单式互动,增强红色研学课堂互动性。三是主体“多元化”。联合杭州老年教育联盟、“红动钱潮”高校合作联盟,以及市文联、西泠印社等社团组织,以支点力量撬动各联盟单位间教学、师资、场地、专业等多元主体共享,满足军休干部多元化需求。目前已有4所老年大学累计2400小时的线上课程面向军休大学免费开放,5所高校6个专业的师生为军休大学提供公益授课,3所高校达成“崇军优服”志愿服务意向。军休大学有关建设经验材料在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上刊登。深化主责主业,做深“军休文化”文化品牌。一是以庆祝建国75周年厚植“爱国情”。以笔为歌、以墨为舞,举办杭州军休干部庆祝建国75周年主题书画摄影展、杭州市退役军人首届书画摄影展等书画摄影系列活动6场;自主拍摄《共和国同龄人心声》等3个原创作品,视频在杭州电视台等多个平台刊播;组织艺术团参加市局“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市委老干部局庆祝建国75周年合唱竞演活动等,累计参与300人次。二是以助力争创双拥九连冠实践“报国行”。依托军休展馆思政教育基地优势,发挥军休干部作用面向省市各级党政机关、大中小院校、社会组织共开展40余场宣讲活动,受众达1000人次;自主创排的《军魂耀之江奋进“再启杭”》等8个思政教育微课、5个红色文艺作品纳入浙江省红色思政文化资源库,参加部红色思政比赛,进浙江大学、长三角军休系统开展公益宣讲,传播杭州军休好声音,线上线下受众超10万人次。三是以精准画像提升专属“心服务”。从健康状况、活动需求、优势专长、性格爱好四个方面对来军休大厦高频活动的800多名军休干部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以需求定供给,梳理出乐、学、为三个通道,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活动和服务。在小细节中做出大乾坤,引导军休干部乐享老年生活新理念。全年组织艺术团排练114场、军休大学授课785次、大型文化活动49场;在军休大厦内开展党课教育、中医理疗、公益服务、文化活动100余场,共计服务超4万人次。今年组织军休干部参加浙江省军休干部趣味运动会,荣获金奖一个、银奖一个;艺术团在市委老干部局举办的合唱竞演活动中荣获“舞台魅力奖”,满足军休干部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2.党的建设情况一是抓政治建设铸魂。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用贯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29”重要指示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按照个人自学+集体研讨、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的“1+1”学习模式,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开展专题研讨及党课8次,集中学习44次。二是抓制度建设强基。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法规制度,围绕基层党建共性问题和基层基础建设突出问题加强规范化建设,制定完善《中心党支部关于加强廉政谈话的实施办法》《“三重一大”议事规则》等11项制度,开展制度宣贯专题培训4次,以制度优促组织建设强。(三)资源投入情况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2名,计划内编外用工2名,实有在编12名,计划内编外用工2名。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为财政全额补助事业单位。(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思政引领新高地。建设全国首家军休展馆,打造以展馆为中心的“一馆四厅”综合性红色教育基地,引入社会文化资源,构筑“军休文化联盟”。推进VR展馆建设,实现“沉浸式”实景思政教育“云”传播。构建精神文化新家园。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门球赛、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大型文体活动,荣获部、省市多个奖项,满足军休干部多元化需求。高质量推进军休大学建设,构建“一队两线三库”模式,惠及全市军休干部及退役军人,获评省优质老年大学,在全国军休政策培训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展示。构建作用发挥新平台。成立杭州军休艺术团,创排《双拥花开代代红》等多台高质量文艺作品,获全国军休歌唱大赛“荣光闪耀奖”等多项荣誉,被市委老干部局评为“银尚团队”。成立省首支规范化军休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150余场,线上线下受众达250万人次,涌现出“银尚达人”等多个先进典型,自主拍摄的主旋律视频荣获浙江机关党建微视频大赛铜奖。构建军休服务新力量。通过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岗位练兵、业务交流等活动,全面提升队伍综合能力水平。先后荣获“部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军休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集体荣誉,“省军休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市直机关最优排头兵”等个人荣誉。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理论学习与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理论学习很重视,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仍有待加强,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破解难题方面还有所欠缺。二是党建工作持续创新不足。持续创新的能力有待提升,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在引导党员干部善于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提出新对策上有待加强。三是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上不够深入。在党建业务从简单共融、机械统合逐渐提升至有机结合、创新融合的高级形态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坚持铸魂聚力,筑牢政治根基。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敢于创新,善于研究,在学思践悟中把好改革“方向盘”;围绕习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提出的“五个好”工作要求,把保证业务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拓展党建工作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聚力务实管用的新政策新措施新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抓好全面落实,推进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营造担当作为工作导向,倡树“有解思维”工作理念,建设一支专业素养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干部队伍,为党的事业储备后备力量。三是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大局。画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同心圆”,推动党建与重点任务深度融合。聚力红色引擎提升工程,积极响应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关要求,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流动的军休展馆”“思政引领+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聚力数智军休提升工程,优化教学管理,加强智慧安全守护;聚力军休文化提升工程,依托“心益港”公益联盟、老年教育联盟、高校合作等共建单位,推动“研学walk+”“文化康养+”“积极养老+”项目精品化、多元化,不断提升军休干部幸福指数、开创军休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5月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到期,2024年4月进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到期换领,2024年5月颁发新证。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度局系统考核合格单位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