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儿童福利院(杭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赵胡明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850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839.92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867.62 | 期末数(万元) | 2044.26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爱童护童,添翼解困。承担孤、残、弃婴(幼)儿童的收留、抚养、监护和养育、治疗、康复、安置服务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依法临时监护的儿童0-18周岁特教对象的幼教、义务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儿童福利相关的政策研究、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巡查评估等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4701049124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民政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在杭州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以章程执行为我院高效运行的切入点,提升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水平,促进我院健康有序发展。1.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领导。为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坚持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各项要求贯穿我院执行事业单位章程全过程。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优化党组织的运行架构,不折不扣执行章程中对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做出的有关规定。2.坚持制度建设,完善事业单位的治理结构。以制定和执行事业单位章程为抓手,理顺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厘清举办单位和事业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形成相对完备的事业单位发展规划、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行管理、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等制度体系。3.坚持依法管理,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效能。以章程管理为源头,加强公益职能的管理,约束事业单位法人行为,督促依法规范、诚实守信开展业务活动。根据“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定期开展双随机抽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二)按照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认真开展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1)承担孤、残、弃婴(幼)儿童的收留、抚养、监护工作并提供养育、治疗、康复、安置服务。一是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宽严有度、开源节流,将有限的要素保障向儿童生活、机构转型等重点领域聚焦用力,切实答好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的赶考之题。自筹资金10万元完成无障碍环境设施改造,得到市无障碍办高度肯定。启动院内8号楼、2号楼康复中心用房改造,设置儿童类社区实践场地。推动院内儿童服务优化,以儿童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全面落地,个案管理模式试点推进,儿童代币制度试点实施,儿童膳食管理营养提升项目有效落地,古法收稻直播获得好评,开展佩蒂兔动物辅助疗愈、“童行市集”地铁社会实践等儿童生命教育、社会实践项目。二是强鹰计划育优才,有情怀、懂专业的服务队伍更强。制定儿童福利技能人才培育“强鹰计划”实施方案,着力探索构建机构高技能人才“拔尖筑峰”新路径的有效之策。一是护理队伍培养再攀高峰。邀请国赛裁判长亲自授课,对照国赛标准,对标世赛趋势,开展针对性训练,以赛代练、融入日常。每日督导督查、公示晾晒,完善淘汰补录机制,建立竞赛梯队,一名职工在浙江省技能大赛育婴师赛项中勇夺冠军,将按程序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一名职工在全国托育职业技能竞赛保育师赛项中荣获个人三等奖,招聘一名全国孤残儿童护理员大赛学生组第二名选手作为储备人才。二是康教融合队伍崭露头角。3名“90后”青年康复师认真打磨、扎实备赛,在全国儿童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我院融合特教、生活的人文康复先进理念受到国内专家同行高度认可。三是社工队伍实践育才。主动接轨全国“童心同护”项目,选派2名社工骨干赴无锡市儿童福利院跟岗见习半个月。邀请专家团队全过程、一对一跟踪督导,推动社会工作实战实训,提升社工方案策划、文书写作、现场执行能力。院领导、中层干部带头参加社工实训,以上率下营造浓厚氛围,鼓励“全员考证、人人持证”,今年共有8人通过社工考试。(2)承担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依法临时监护的儿童。完成7期(14场次)社院融合开放日活动,辐射70组社会家庭(社会爱心家庭、类家庭儿童同学、院内小候鸟),共计372人次。(3)承担0-18周岁特教对象的幼教、义务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构建探索新时代儿童劳动教育、生命教育、亲子教育新场景,完成百草园、萌宠乐园、烧烤乐园、农耕文化园、电动小火车等功能区打造,同步开展儿童劳动课程、文化课程、萌宠互动、烧烤派对、主题研学等活动,满足院内儿童教学生活和娱乐生活多样化需求,打造更友好的儿童生活空间。(4)开展儿童福利相关的政策研究、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巡查评估等工作。合心合力拼试点,聚动能、促辐射的攻坚力度更大。奋力走好以“关键之招”破解新“成长烦恼”的突围之路,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单位争创工作圆满落地。一是孤独症康复奋力破题。推动市卫健委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设立杭州市孤独症儿童康复诊疗中心,在我院设立家庭指导和康复训练中心,构建“1+N”的一院多中心阵地链。在全市范围内成立杭州市孤独症儿童康复联合体,成功列入市级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成为市康复质控中心创始成员和副主任单位。由原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教授领衔成立脑科学研究中心,并聘请12名业内大咖成立专家智囊团。与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开星果项目服务站,引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孤独症康复领域前沿技术,有关成效在中国社会报专版刊发。二是全国影响不断提升。与全国26家儿童福利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起成立辐射全国的儿童福利机构孤独症儿童康复联合体,得到民政部儿童福利司郭玉强司长充分肯定。受邀前往桐庐、临安、建德、淳安指导无障碍改造工作。三是推动服务提质。开办儿童社工能力提升班5期,线下参加332人次,线上1066人次,打造没有围墙的未保中心。(5)完成杭州市民政局交办的其他任务。一是强化安全管理。扎实做好防汛、防台、防暑工作准备,加强用火、用气、用电安全巡检,强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期间和假期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守护儿童和职工平安。坚持“四全四抓”守牢安全底线,从责任落实、制度建设、硬件管理、安全演练四个角度出发,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创新“夜间联防机制”、安装消防逃生滑梯、一楼一策、一月一练,严防、严管、严抓,守住安全生产红线,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底线,相关做法在中国社会报、浙江民政杂志专题报道。二是全力节能降耗。出台《节水节电工作举措19条》,推动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严格控制办公区域空调、热水器、照明灯开启条件,缩短空调和开水机开启时间,加大日常对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避免跑、冒、漏、滴等问题,逐步淘汰高能耗设施设备。鼓励无纸化办公、线上审批,切实将降本增效落到实处。2.党的建设情况。党建引领传根脉,重勤廉、树新风的政治生态更优。充分展现“总书记有号令、局党组有部署、儿童院见行动见实效”的主动之为。一是学思践悟更有实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制定全院未来三年发展规划,打造高质量发展“一张图”。开展“WE来读书会”20期,“啄木鸟青年理论学习小组”12期,引入社工小组工作理念,增强夜学自驱力。两名同志在民政部办公厅主办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二是红色氛围更加浓厚。全力打造红色教育学习示范基地,完成“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循迹溯源点文化石安装布置。会同民发中心开展“5·24杭州民政文化展示馆开放日活动”,全年接待参观、学习近1000人次。开展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开展类家庭养育主题外宣,在央广中国之声刊发专题报道,展示与共和国同龄的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成果和初心使命。三是纪法思维更入人心。紧扣学习教育要求,聚焦党纪处分条例,累计推出“儿福·党纪知识问答”90期,组织开展“儿福杯”党纪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将党纪法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院党支部书记带头开展政治家访,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廉洁家书,实现监督和关心有效结合,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在编人员投入77名(核准编制82个),编外人员投入21名(编外下发的用编计划数24个)。均按规定投入机构编制资源,不存在超编情况。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6297万元。(四)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承办浙江省暨杭州市迎六一儿童关爱主题活动,得到中国社会报、浙江新闻、杭州日报等2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关爱儿童氛围。2.经济效益:无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在总结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主要是“红色根脉”传承弘扬力度还不够大,“循迹溯源足迹点”知名度还不够强;孤独症康复相关体制机制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全国一流”要求还不相匹配;面向省外儿童开展服务还有待破题等。我们将在2025年工作中尽力予以改进。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全院上下将在杭州市民政局党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市民政会议部署,按照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和“1+5”服务模式要求,全力推动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打开提质转型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坚持“儿福无小事,事事连政治”,高站位党建引领,打造儿童福利战线循迹溯源中心。主要是推动三大重点任务。一是抓住“红色根脉”循迹溯源第一要务。二是抓紧“添翼讲堂”学习品牌优化提升。三是抓好“添翼护童”社会资源拓展维护。2.坚持“织密关爱网,畅通服务链”,高标准谋划改革,打造儿童福利机构服务示范中心。主要是打通三大链条。一是优化养育模式,打通临时监护服务链。二是深化个案管理,打通院内儿童服务链。三是加强资源链接,打通大龄儿童安置链。3.坚持“康复扬特色,服务敞开门”,高能级辐射牵引,打造儿童福利领域协同创新中心。主要是聚焦三类重点人群。一是聚焦孤独症儿童,用好两个联合体。二是聚焦儿童心理健康和关爱,打造第二课堂实践地。三是聚焦流动儿童,打造服务集成赋能枢纽。4.坚持“大院挑大梁,展现新担当”,高技能人才培育,打造儿童福利事业赋能发展中心。主要是赋能三支队伍。一是赋能孤残儿童护理队伍,推动拔尖筑峰。二是赋能特殊教育康复队伍,推动攀高提质。三是赋能儿童社工服务队伍,推动强基争先。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2年8月4日-2026年8月22日;《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2021年8月12日-2026年8月11日;《杭州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有效期2019年10月起;《第一批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有效期2019年12月起;《“明天计划”项目医疗康复服务机构》:有效期2020年5月起;《首批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单位》:有效期2024年12月起。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情况:2025年2月杭州市民政局对我单位进行了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2.受奖惩情况:2024年3月,院工会被杭州市发改农林工会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职工之家;2024年3月,我院被浙江省“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组委会评为2022-2023年度浙江省青年文明号集体;2024年12月,我院撰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杭州未保机构实体化运行实践为例》被浙江省民政厅评为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1.接受捐赠情况:2024年1月-12月,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共接收捐赠物资186批次,合计价值197万元。2.使用情况:全部用于改善儿童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