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住房租赁管理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金凯杭 |
住所 | 杭州市上城区浣纱路248号平海大厦6楼 |
开办资金(万元) | 24.82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3.57 | 期末数(万元) | 20.2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住房租赁管理服务,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住房租赁政策研究与实施 住房租赁行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事务性工作 拟订租赁住房项目计划 住房租赁平台建设管理、租赁登记备案、租赁资金监管、租赁价格信息收集、指导价格发布等事务性工作 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推进 租赁市场培育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 区、县(市)相关工作业务指导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MB0494012P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中心在市住保房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我单位按照章程规定,坚持公益属性,践行登记的宗旨,在登记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活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党组织议事规则,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重要事项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及时向举办单位汇报。(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主要职责方面(1)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制定出台《关于多渠道筹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通知》,明确鼓励通过盘活改造闲置房源、租赁转化富余安置房、综合开发利用地铁TOD上盖物业和公交场站、建设工业邻里中心等多渠道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定保障性租赁住房对新就业群体的保障政策,将蓝领公寓保障对象扩大至新就业群体,放开户籍、工作等条件限制,凭“小哥码”即可申请。住房租赁市场方面:制定《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认定标准和程序》,从房源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监管、信用管理等方面对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进行认定,并与省、市税务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推动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引导企业增加市场租赁房源供应;制定出台全省首个住房租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夯实“评价质量、综合联动、分类管理、信用赋能”等信用监管基础,努力构建住房租赁领域信用管理体系。(2)项目房源进一步推出。围绕市政府确定的“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间)”年度目标,全年共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26个、房源6万套(间),其中九堡中心单元1个地铁TOD、七堡、池华街、振华路3个公交场站复合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已顺利开工;围绕“春雨计划”明确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8000套的目标,开展项目梳理,明确时间节点,做好点位确认,按计划稳步推出房源,全年实际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23个、房源1.6万余套(间),其中已纳入“春雨计划”项目17个、房源1.37万余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持续增加满足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的“小户型、低租金”房源供应。(3)智慧监管进一步优化。开展我市首次住房租赁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对191家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持续推动优化租赁平台、租赁备案、公安数据落图,建成涵盖“三类房源、五大场景、N个专题”共计300余个重要指标的住房租赁监测体系,实现对住房租赁市场动态监测及风险预警,加强对各区住建部门、租赁市场主体使用租赁平台的培训和指导,截至12月底,全市新增网签备案房屋租赁合同43.92万份,其中租赁住房合同40.61万份;以青年群体租房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租房信息一张图”应用,为新市民和青年人提供“一站式”找房租房服务,截至12月底,已上线集中式长租公寓、蓝领公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等项目207个,展示房源信息6.7万套(间),累计访问量87.1万人次,日均访问量2300余人次。(4)资金支持进一步落实。推进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享受民用水电气价格、税收优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截至12月底,172个申请项目全部享受民用水电气价格优惠政策,34个项目享受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126个项目享受税收优惠,66个项目享受银行信贷支持;争取到2024年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3409.4万元、2024年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6600万元、2024年省级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4236.9万元,用于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进一步减轻项目主体建设压力。(5)业务指导进一步提升。实地走访调研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50余个,指导各运营单位“一项一策”提升房屋出租率,截至12月底,国有企业运营保障性租赁住房出租率均达到考核要求;指导各区落实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发挥“两张名单”作用,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规范经营管理,截至12月底,全市累计检查企业327家,向社会公众发布12批次风险提示、48家企业列入“风险名单”,动态更新住房租赁“白名单”企业至53家;持续开展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业务指导工作,通过线上指导、业务培训、专家讲座等方式指导各区统一业务口径、熟悉业务操作流程、解决办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解析常见民事法律问题,每年组织十三个区(县、市)住建部门开展全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业务培训会,进一步提高业务办理能力、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2、党的建设情况(1)完善组织建设。一是夯实支部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开展政治体检,做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统一党员思想,增强党组织凝聚力。落实党员每月参加固定主题党日集中学习,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引导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并积极向上选树先进,2024年,中心党支部荣获局“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名干部获评市直机关年度“最强领头雁”、1名党员获评局优秀共产党员。二是增强团队活力。开展“弘扬红船精神传承初心使命”党建带工建活动、三八节主题活动和迎新春晚会,丰富青年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中心在市直机关象棋围棋比赛中获得团体第2名,在全局第三届乒乓球团体联赛中获得第1名。三是做好统战工作。全年共召开2次会议专题研究统战工作,及时学习传达统战工作相关会议和精神。重视培养党外人士,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心已有1名工作人员正式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并积极履职。(2)做优党员服务。一是擦亮党建品牌。组织“租房直通车”进高校、进社区、进企业,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的“三进三送”活动,以“宣讲会+咨询服务”形式向高校毕业生、社区居民、企业提供政策宣传,其中赴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开展的住房保障、租赁防风险政策宣讲会和广场咨询活动,深受大学毕业生欢迎。全年共开展5场政策宣讲、2场业务培训,发放租赁宣传海报及宣传册2.5万余份,品牌创建特色做法被学习强国刊发肯定。二是推动党员“双报到”。积极落实青年党员“先锋领杭双报到”工作,组织党员干部自觉主动深入社区完成报到,做好对接服务,全年参与住房租赁管理政策宣讲咨询、交通文明劝导、慰问老党员等活动32人次。三是为民纾难解困。以下沉一线破难题为目标,认真落实局党组部署的“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中心党员干部组建2个调研服务小组,分赴钱塘区下沙街道望金沙小区和河庄街道大江之星小区实地调研,并协调处理物业管理领域矛盾纠纷难题,目前2个小区矛盾纠纷均已顺利化解。(3)全面从严治党。一是严把主体责任。切实履行支部书记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廉政管理,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压实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廉政责任,并召开“一岗双责”汇报专题会,通过总结做法、交流经验等,进一步提升管理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严管作风纪律。坚持按季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切实做好廉情分析和研判,确保廉政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持续开展节前党风廉政教育,重点布置,反复强调,强化党员干部对廉政规定的贯彻落实。三是严控廉政风险。开展2024年度廉政风险摸排工作,通过自上而下、集体讨论等方式,对原有13个廉政风险点再次梳理,并逐一完善防控举措。结合局内部综合监督检查整改要求,修订财务、采购、合同、资产、公务交通费使用等5个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根据市编委办的批复,我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5名,单位领导职数3名(其中正处长级1名,副处长级2名),内设机构2个,内设机构领导职数3名(其中正科长级2名、副科长级1名)。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024年收到财政资金619.70万元,主要用于日常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及主要业务经费支出。无技术、设备投入情况。(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中心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高质量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持续增加“小户型、低租金”房源供应,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全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26个、房源6万套(间),完成市政府确定的“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间)”年度目标,已累计筹集项目546个、房源26.46万套(间),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面向新就业群体推出16个蓝领公寓项目、1万余套(间)房源,打造5个“骑手之家”首批试点项目,截至12月底,全市已有1000余名新就业群体人员享受蓝领公寓保障,相关工作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高标准推进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制定出台全省首个住房租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开展我市首次住房租赁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对191家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建立住房租赁市场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强化“两张名单”的宣传引导作用,开展“租房直通车”三进三送活动,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切实维护租赁当事人权益。截至12月底,全市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共85家、运营房源20.3万套(间),租赁“白名单”企业已动态更新至53家、公布“风险名单”企业48家,发放租赁宣传海报及宣传册2.5万余份。不断完善“租房信息一张图”应用,为新市民和青年人提供“一站式”找房租房服务,截至12月底,已上线集中式长租公寓、蓝领公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等项目207个,展示房源信息6.7万套(间),累计访问量87.1万人次。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我中心2024年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难点,如保租房筹集渠道、运营主体、招租方式、出租模式、租金标准等多元化带来的统筹难及住房租赁企业经营行为监管举措不足等管理问题,破解办法还不够多。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抓强政治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常态化长效化,持之以恒地抓好“三会一课”、固定主题党日等制度的落实,做好理论学习成果内化转化,示范带动全中心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推动住房租赁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二)抓实租赁管理。一是加快房源筹集。围绕2025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间)目标任务,积极通过推进闲置安置房转化利用、商办房屋改建、地铁TOD上盖物业和公交场站、国企收购已建成商品房等途径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储备,切实做好存量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及房源的优化调整,加快推进地铁TOD、公交场站复合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落地。二是加强运营管理。分类别强化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持续提升项目出租率及租赁信息备案率。深入梳理住房租赁各类应用场景,统一服务端应用规范,优化运营端操作功能,强化管理端数据整合,推进租房平台高效运转,并加强推广使用。三是优化行业监管。积极构建住房租赁市场主体信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的运用,落实分级分类管理。继续落实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更新住房租赁企业“白名单”和“风险名单”,发挥“两张名单”的积极作用,打造以企业信用监管为核心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抓好民生实效。一是降低居住成本。围绕2025年“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8000套”目标,提前梳理储备项目,制定项目推出时间计划表,按计划推出房源,有效降低新市民、青年人租房成本,同时进一步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享受民用水电气价格、税收优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加强新就业群体住房保障、持续建设骑手之家示范项目。二是方便找房租房。持续做好“租房信息一张图”更新迭代工作,研究推动蓝领公寓、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等保障性租赁住房在“租房信息一张图”上统一申请等管理服务功能,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便捷、暖心的住房租赁服务。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持续开展“租房直通车”进高校、进社区、进企业,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活动,向高校毕业生、社区居民、企业提供住房租赁政策宣传、住房租赁风险提醒、合同示范文本推广等服务,切实维护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2月1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