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何坚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河中路242号
开办资金(万元)171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263期末数(万元)171
宗旨和业务范围利用信息技术保障人社业务正常运行持续发展。承担人力社保政务信息系统及平台运行维护、安全保障工作承担社会保障卡的管理、服务和应用推进工作承担机关事业单位统发工资信息的管理服务工作承担市人力社保信息化系统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733207340K举办单位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利用信息技术保障人社业务正常运行持续发展。保障市人社局信息系统及平台运行维护和安全,进一步推进了社保卡的管理服务和应用工作,保障全市事业单位统发工资发放工作,及进一步推进了市人社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A、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章程是本单位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的基本规范,对单位全体人员均具有约束力。本单位依据章程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按照章程实施管理。本单位规章制度有关规定,凡与章程不一致的,以章程为准。按照本单位章程,开展中心工作。B、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本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如下:(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2)承担人力社保政务信息系统及平台运行维护、安全保障工作;(一)建成工地工伤48小时报系统。为推进工伤保险风险隐患排查“清风行动”,从源头防范建筑工程领域风险,我局在4月底推出了工地工伤48小时报系统。在工伤认定程序启动后,当地人力社保局即可通过“48小时报”对职工工伤情况快速精准审查。工作人员通过查看工地项目信息、工地出入场记录、发生工伤时间、定位信息等内容和历史工伤认定、工伤待遇享受信息,可以让非本人受伤、非工作时间受伤、非本工地受伤的虚假工伤无处藏身,极大地减少事后认定争议扯皮现象。截止12月20日该系统已备案了2740笔工伤信息。(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按照“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局共有6个系统纳入政务应用整治范围,其中杭州人社一体化经办系统、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杭州人社通)、杭州市退休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杭州护薪保管理系统四个应用纳入兼并整合范围,杭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干线系统和杭州智慧就业信息系统保留。根据市纪委和市数据局的统一安排,我中心已于6月开始对上述四个系统进行功能整合,目前相关功能已整合至杭州人社工作台,相关系统的云资源、IRS编目等内容已完成下线并在减负系统中反馈进度。(3)承担社会保障卡的管理服务和应用推进工作;做好社保卡“一卡通”推进工作。一是做好社保卡发行和应用场景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截至12月23日底完成签发63.89万张,全市电子社保卡覆盖率达89.27%;建设市级“一卡通平台”,有序向省平台归集用卡数据;积极推进工伤联网结算定点机构、景区、博物馆、百姓健身房的社保卡读卡接口改造,目前已完成136个应用场景的改造;大力推动“一卡通”应用场景建设,指导各区、县(市)向省厅申报星级场景16个。二是实现电子社保卡和市民码融合。明确社保卡和市民码的建设遵循“卡码融合、集约建设,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强化服务、拓宽应用,高效便民、保障安全”的原则,推进电子社保卡和杭州市民码的深度融合,起草并报送政府规章文件《杭州市社会保障卡与市民码协同应用管理办法》,扩大电子社保卡的应用场景。三是努力打好待遇入卡工作翻身仗。通过细化分解考核指标,加强数字化支撑和清单式推进,发挥市区镇街村社四级网络功能,建立了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截至11月底,就业领域待遇入卡指标从年初的46.91%,提升到96.95%(任务数95%);社保及工伤领域待遇入卡率分别为64.83%(任务数60%)和71.78%(任务数50%),提前完成省厅绩效考核指标。(4)承担机关事业单位统发工资信息的管理服务工作;细致认真做好全市事业单位统发工资发放工作。与统发工资涉及各业务部门及各工资发放,单位保持沟通渠道通畅,及时做好市财政预算局市级统发工资数据接口的交换对接工作,积极推进统发工资信息系统进化,并做好工资催报、数据规范性审核、工资表打印等工作,提升服务水平。(5)承担市人力社保信息化系统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一)特色亮点工作。继年初“人社小灵光”正式上线以来,为扩大其影响力,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人社业务查询、办理服务,中心已开展了多次迭代升级和多维度推广,取得显著成果。一年来,“人社小灵光”先后上架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浙里办和官方网站,拓展了访问渠道。通过构建欠薪投诉智能维权通道、发布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器以及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报名通道等,共开发77个高频事项导办功能。发布两个工伤领域场景,使一键查询场景增加至11个。同时,聚焦社会热点和特定人群,汇聚梳理四大类别政策内容,提供更精准的咨询服务。此外,打造面向人社系统工作人员的应用“数问”、“询策”和“助文”,在数据查询分析、政策检索总结、公文智能生成等方面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参与城市大脑“智能中枢”建设,以“人工智能+人社服务”为抓手,先后申报“人社小灵光”人社垂域模型训练和应用项目及迭代升级项目,率先打造人社领域的垂直模型,抢抓人工智能机遇,聚力增智提效赋能。在宣传推广上,制作宣传视频在短视频平台、办事服务大厅投放,设计制作扇子、遮阳伞等物料,通过活动分发来增加曝光度。利用支付宝消息提醒能力,开发5个消息推送场景,在用户查看信息详情时引流至小灵光平台。(二)2024年度信创项目建设。根据“一单位一平台”和信创改造计划,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化信创项目包含杭州人社工作台等9个系统的国产化适配改造和“杭州市民码”公共服务(就业创业)场景建设。该项目6月完成可研批复,8月完成项目采购,10月底完成项目初验,11月完成密评、等保测评、第三方软件测评和信创符合性测评及相关改造工作,已于12月初顺利通过项目终验。(四)杭州人社基金资金一体化智盾守护平台建设今年以来,我中心初步搭建杭州人社基金和资金一体化智盾守护平台,依托杭州人社数据支撑平台,结合公安、民政、医保、卫健等第三方数据组成数据底座,建立就业、养老、工伤领域的风控规则,逐步探索职建、人才和退管领域的风控规则,形成对人社基金和资金运行进行全方位、全链条、跨业务、跨平台的一体化监管。在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工伤领域场景)推进中,我中心积极梳理工伤领域的风险点,形成10条数据稽核规则并上报省厅,依托智盾守护平台和本地数据,生成了643条疑点数据并提交业务核查。(二)做好网络与数据安全工作。一是多次开展攻防演练。3月对全市人力社保系统自建的35个互联网系统和相关资产进行攻击演练,共发现系统漏洞12个。4至9月参与了公安部、省公安厅联合省大数据局、市公安局联合市数据局和市委网信办组织的攻防演练4次,防御外部攻击134万余次,封堵可疑IP地址178个。所有信息系统未发生安全事件,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二是开展安全检查。4月对局机关和局属11家单位开展了网络安全检查,共检查终端496台,发现问题41个。6月接受专项治理行动第八检查组对杭州市本级、萧山区、临平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共计5个大项、99个小项,本次检查我市市本级得分99分,萧山区96分,临平区94分,全省排位靠前。9月中旬参照省厅检查标准对全市区、县(市)人社系统开展了现场和书面检查。共检查4个大项、114个子项,累计发现125个问题。三是开展技工类院校互联网系统漏洞检查。4月以来人社部加大了对技工类院校互联网系统的漏洞扫描力度,截至12月底已收到8份省厅转发的此类安全事件报告,均已督促相关院校及时整改完成。今年7月和9月中心组织技术力量分别对16家院校开展了互联网信息系统漏洞扫描,累计发现安全漏洞1020个,其中高危129个,中危39个,低危852个,均已下发通报要求及时整改到位。四是开展培训交流。中心在8月下旬对全市人力社保网络安全员开展了网络和数据安全培训,培训会上着重通报了上半年检查中发现的各类网络和数据安全隐患,讲解了网络安全意识和相关防范技术知识,组织学习观看了软件正版化的相关视频,并邀请桐庐县人社局作了网络和数据安全工作先进经验介绍,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C、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我单位编制27人,实有在编人数25人,编外人员4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杭州人社信息系统升级与维护相关费用2660万元。D、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人社小灵光”已形成“我能答”“我能查”“我能办”三大核心互动服务模块,拥有1880条专业知识信息,已服务11.5万市民,解答问题10万余个,查询信息2.5万次,办事引导2.1万件,应答率达94.41%,合理率达93.17%。2.持续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截至12月23日底完成签发63.89万张,全市电子社保卡覆盖率达89.27%;3.3月对全市人力社保系统自建的35个互联网系统和相关资产进行攻击演练,共发现系统漏洞12个。4至9月参与了公安部、省公安厅联合省大数据局、市公安局联合市数据局和市委网信办组织的攻防演练4次,防御外部攻击134万余次,封堵可疑IP地址178个。所有信息系统未发生安全事件,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今年7月和9月中心组织技术力量分别对16家院校开展了互联网信息系统漏洞扫描,累计发现安全漏洞1020个,其中高危129个,中危39个,低危852个,均已下发通报要求及时整改到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项经费匮乏,改造进程受阻。推进社保卡应用场景建设需对读卡终端及应用场景的系统进行改造,由于缺少专项经费导致有些应用场景无法进行改造。2.区县职能缺失,协作效率低下。各区、县(市)目前均没有社保卡相关工作职能,部分辖区的市民卡公司在配合地方人社部门推进社保卡相关工作时,未能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导致相关工作进展缓慢,效率低下。3.数据获取受限,流程繁琐复杂。目前杭州正在大力推进待遇入卡,各部门通过省接口获取社保卡银行账号,但目前仅能获取全省社保卡银行账号,不能及时获取到已持外省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保卡用户的银行信息,需告知其办理浙江省第三代社保卡才能进行业务申请,导致申请流程复杂。
四、下一步打算1.拓展小灵光及大模型应用,整体提升“人社小灵光”IP形象。2.持续深化“一卡通”功能一是推进社保卡支付码建设。二是推进民政“爱心卡”应用。三是拓展全新领域应用。3.巩固待遇入卡工作成效继续完善今年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推进存量人员的待遇入卡工作,做到应入尽入,不断提升人社领域待遇入卡率。同时大力推进“一卡通”专班单位新增补贴事项通过社保卡发放工作。4.完善杭州人社基金资金一体化智盾守护平台功能在完成就业、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领域基金监管平台的基础上,计划于2025年5月前完成人才、退管、职建等业务领域的基金监管规则纳入工作,形成一体化、跨系统、综合性的基金资金运行风险监控管理平台。5.进一步强化信创改造工作根据“一单位一平台”和信创改造计划,2025年完成杭州市人才服务共享平台、杭州人社网签电子劳动合同服务系统、杭州市人才综合管理系统、杭州市智慧就业信息系统、杭州就创大厅公共招聘系统、杭州市职业能力建设系统共6个子系统的改造。6.保障网络与数据安全做好安全防护,重点是互联网系统。加强个人终端管理。加强技工院校网络安全监督管理。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2月19日办理了开办资金变更,开办资金有391万元变更为262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