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市五云山医院(杭州市健康促进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市五云山医院(杭州市健康促进研究院)法定代表人管伟华
住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九溪五云东路6号
开办资金(万元)7731经费来源财政适当补助
年初数(万元)7315.5期末数(万元)7731.09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临床医学、医学研究、预防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等相关社会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慢性病诊治与护理疾病后康复治疗与护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4701168174举办单位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在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的领导下,医院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㈠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医院于2021年10月制定了《杭州市五云山医院(杭州市健康促进研究院)章程(试行)》,并经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查批准、杭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准、生效。2024年医院严格按照《章程》中确定的职责和义务执行、开展各项活动和业务。㈡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业务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承担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从事临床医学、医学研究、预防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等相关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承担慢性病诊治与护理,疾病后康复治疗与护理工作。2024年,医院严格按照职责范围开展业务活动,具体分述如下:(1)承担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从事临床医学、医学研究、预防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等相关社会服务工作。医院围绕“高安全、高质量、高满意”疗休养服务目标,以“活力老龄·全程健康”为主题,推出“睡眠障碍”“跌倒防治”“心血管疾病管理”三大专项,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老年健康服务。运用市级医院“双循环”资源,建立专科医师库,定期邀请专家会诊,让老同志不出院挂上专家号。汇编《健康五云科普》手册,实施身心整合健康干预,丰富老年疗休养“十个一”工程内涵。全年开展疗休养服务满意度达到98.8分。老年健康服务获得肯定,斩获2024年全国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2024年医院顺利通过市卫健委医疗机构校验和联合质控检查,营养质控获得“治疗膳食工作优秀奖”。组织开展MDT多学科诊疗,落实“七师共导”,量化“五张处方”,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落实消化道肿瘤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和减重内分泌代谢健康管理专项,优势服务稳中有升,胃肠镜手术量实现了10%的递增。引入128排CT正式投入使用,引进AI辅助影像诊断,提供精准医疗健康服务。(2)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医院发挥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的作用,全面升级互联网健康管理系统。强化健康教练技术,探索单病种健康管理服务设计与实践,获得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学术年会“健康管理成功案例”比赛二等奖;先后成为五星级杭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全国职工健康疗休养基地和全国首批高质量职场健康管理先行试点单位。通过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公职人员身心健康服务、推进心理健康测评及咨询团辅、驻场提供身心一体健康促进服务和组织健康解决方案等方式,构建公职人员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健康企业建设、探索全人群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全年服务人群近6万人次,服务满意度率高达96%。健康科普获得认可,医护团队获得国家、省市级健康科普和健康教育10多项荣誉。(3)承担慢性病诊治与护理及疾病后康复治疗与护理工作医院进一步深化慢病康养模式,组织开展MDT多学科诊疗,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康复方案。QCC品管圈提高药品管理使用,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落实专人责任制医生护士,实施整合式康养、整体化护理服务。深化连建伟全国名中医工作室专业效应,运用连建伟教授失眠病诊治辩证和方药,探索经验传承和标准化研究,开展中西医评估多导睡眠监测。借助国家重点中医护理专科进修、省级糖尿病护理专科培训和市级中医优才班学习,推进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积极拓展康养服务领域,规范髋关节术后康复方案和临床路径,快速推动康复医学专科建设。2.党的建设:医院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助推主题教育走向深入,因地制宜推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全年举办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和警示教育会、“严守党纪党规,传承优良家风”主题研学活动、“清风寄语·家书话廉”廉洁家书征集活动和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30余场次,推动医院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健康直通车”党建品牌聚力业务加速发展,线上线下发力为各行各业健康赋能,服务受益达1300余人次。医院三位一体文化高地作用持续彰显,荣获2023年党建引领全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优秀案例。㈢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2024年,医院共公开招聘各类人才12人,截止2024年12月31日,我院实有在编工作人员128名,编外工作人员44名。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024年财政投入经费4853万元。主要用于购置设备、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用房装修改造提升等方面。㈣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2024年在医院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医疗安全零差错与零事故,得到了服务对象普遍认可;全年共收到表扬信13封、锦旗6面,持续保持较高服务满意度,医院荣获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工信部3项国家级荣誉,并获得市卫健委高质量绩效考核优秀单位。2.经济效益。2024年全年业务总量达到5509万元,年服务人次36304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自查,杭州市五云山医院(杭州市健康促进研究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无。
四、下一步打算1.着眼党建聚势领跑,赋能医院高效发展。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夯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触及党员心灵、引发思想共鸣、激发工作活力。深化“优享赋能”专项行动。推动“健康直通车”进村入企,开展“医心向党健康惠民”活动,推进“之江同心结伴共助”统战助共富活动,以实干实绩践行“健康为民”的初心使命。实施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建强“三支队伍”,通过“学校+医院”“医院+人才”“长期+短期”等模式,分层做好业务培训交流、职业规划指导、展示平台搭建等,积极培养复合型和实用型专业人才。夯实清廉医院建设。深化“五云清风健康园”建设成果,一体推进现代化健康医院高质量发展。2.坚持专业服务跟跑,打造健康“五云样板”。紧盯疗休养医疗安全和服务满意度,高效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升级健康服务全周期,解决健康管理检前、检中、检后服务痛点,开展双能X线骨密度、全身CT平扫、骨密度AI等健康体检新技术新项目。引入人工智能,推进互联网健康管理系统升级,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全程健康服务。探索健康促进一体化。围绕组织整体到员工个体,持续探索职业人群身心整合一体化健康促进服务新模式,以治心为治事赋能激发组织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撬动“健康红利”。3.推进学科建设抢跑,引领医学创新发展。统筹谋划学科建设,根据医院专科特色优势,对标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细化和聚焦学科主攻方向,引进和培育相结合调整优化学科团队,制定新一轮学科建设目标和路径。建优建强学科团队。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学科带头人建设,组建人员齐备、梯队分明,契合学科发展方向的学科团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将资源向主攻方向倾斜,鼓励优质科研成果产出。4.协同专科建设快跑,提升专病诊疗能力。打造疗休养专项康复临床化。将老年综合评估、睡眠专项、心肺康复专项服务应用于康复专科建设,提升健康风险干预和现代康复技术水平,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专病专科运行机制。扎实推进MDT、疑难病例讨论等协作机制。对标省市中西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标准,探索建立院级重点培育专科,打造睡眠、减重、亚健康等优势专科。开设口腔科、耳鼻咽喉科门诊,延伸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优化医疗资源监管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门诊和住院病种结构,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能,实现医疗运营可持续发展。探索运用数字化分析和监管手段,结合DRGs数据分析,强化病历质量和体检质量管理。再造健康管理服务流程实现质效双赢。拓展胃肠道早癌筛查、术后康复、失眠(不寐症)等特色专病门诊。加快5G+健康管理提质扩面,实行健康管理项目一体化运作,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全面健康需求。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1.2024年4月,因举办单位名称变更,按照《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办理了法人变更登记手续;2.2024年7月,因法人代表人变更,按照《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办理了法人变更登记手续。
相关资质认可我单位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有效期:自2024年7月12日至2030年7月2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无诉讼和投诉情况;2.获市卫健委2024年度高质量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