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国画院 | 法定代表人 | 蔡栋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建国南路河水弄20号二楼 |
开办资金(万元) | 62.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73.6 | 期末数(万元) | 62.2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承担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的中国画人才培养工作承担中国画创作、展览、学术研究和交流等工作开展“文化惠民”等公益活动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067881797N | 举办单位 |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杭州市新闻出版局(杭州市版权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院在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2024年度,我院依据单位章程开展各项工作,各项业务有序实施。(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业务活动: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1)承担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的中国画人才培养工作:2024年度通过招聘考试面向全国招收创作员11人,持续开展以“美丽杭州”为主题的中国画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院驻院画师和创作员实施同频管理,出台驻院画师考核办法。邀请专家授课讲座,赴建德、淳安、永康、丽水等地采风写生。全年全院共完成中国画创作1020件、写生180件、书法创作653件、诗文1182首、篆刻245方。其中1人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人获第十五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铜奖、3人入选第十五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另有2件作品参加全国单项美术作品展,5件作品参加其他各类省级展览。同时为普及推广“诗书画印”兼修的中国画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等单位签定教研共建协议,就中国画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多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项目。增设了杭州国画院诗书画印短期培训班,杭州市下属八个区县市创作骨干代表和安阳工学院的美术教师代表参加首次培训。(2)承担中国画创作、展览、学术研究和交流等工作:我院2024年度共举办各类型展览15场,累计接待观众89302人次。本年度我院积极配合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做好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配套活动之一的“情系京杭·诗画运河”项目。组织实施京杭两地学术交流展、座谈会及写生采风活动。北京和杭州艺术家以诗书画印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地记录了运河两岸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时代变迁,弘扬大运河时代精神,展出两地艺术家的86幅中国画作品,促进京杭两地学术交流。同时召开京杭两地学术交流座谈会,共同探索大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用艺术形式传承创新大运河文化的思路及做法,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出新的视角和思考。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举办“国寿无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诗书画印展”,以诗书画印为载体,彰显新中国伟大建设成就和伟大民族精神,展现艺术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策划“满堂春色——龙年新春中堂楹联展”“阳春一曲——2024杭州国画院主题创作展”;主办“桐庐印记——杭州国画院创作员支教采风综合成果展”“行深致远——杭州国画院第十二期采风作品展”“永康抒怀——杭州国画院永康采风作品展”“跬步千里——杭州国画院第十一期美丽杭州创作培训班结业展”;联合余杭区委宣传部主办“‘大美杭州古韵余杭’第二届杭州市青少年古诗词国画大赛”。还有“老笔童趣——湖上七人书画作品展”“我写我心——陈加元自作诗书法展”“万山红遍——杭州市市级老领导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书画作品展”“湖上雅集——在杭义乌乡贤书画邀请展”“‘翰墨颂盛世,丹青谱华章’浙江省佛教界暨杭州市佛教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展”“挥斥方遒——西泠书画院建院45周年画师作品展”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展出。(3)开展“文化惠民”等公益活动:杭州国画院不断升级服务理念与方式,结合自身优势,逐渐形成品牌公教活动,积极探索公共教育活动的外延。这一年杭州国画院共举办“抱青风雅夜”8次,以体验、亲子、互动等多样化吸引观众,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和观众联动融为一体;举办“国学经典课堂·论语”17次,让听众走进经典、感受经典、领悟经典,体会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深切品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春节杭州国画院举办“迎春送福”文化惠民活动,特邀多位书画名家书写“福”和对联,每年初一、初二在院美术馆赠送福字,同时联合社区开展活动,送福给社区居民,传递对新年的美好期望和诚挚祝福。同时,为了拥军,我院今年将服务范围延伸到了部队,先后两次组织画家到杭州海军疗养院开展“翰墨丹青铸军魂——杭州国画院美育进军营系列活动”,笔墨共绘鱼水情。艺术助力乡村美育,我院文化特派员赴梓桐镇开展新农人书画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当地书画水平,加强研学软实力;开展主题公益讲座,组织本院画家面向当地书画工作者和群众作《中国画美学》主题公益讲座,普及中国画审美知识,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向梓桐镇捐赠由杭州国画院、浙江省美协提供的百余本图书画册;辅导梓桐少儿创作中国画,在梓桐艺术馆展出“第三届童心绘梓桐少儿中国画作品展”,把艺术送到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精神共富。2.党的建设情况。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党建工作始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组织全体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党支部支委会议、主题党日活动,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健全内控制度,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开展财政内控制修订工作,规范业务流程,不断强化防范风险能力,使内控管理更加符合财政管理的需要。(三)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我院事业编制10人,在编人员9人,编外人员6人,严格遵循机构编制规定执行,无超编现象,在编人员均已纳入实名制管理。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024年度我院部门预算支出共计1222.98万元,完成进度达到88.16%。(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我院始终坚持“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宗旨,立足传统,培养诗书画印“四全”人才,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长远角度提升驻院画师和创作员的综合水平,通过下乡采风、名师指导、笔会看稿等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创作积极性,提升了创作水平,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诗书画印作品,取得了1人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人获第十五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铜奖、3人入选第十五届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另有2件作品参加全国单项美术作品展,5件作品参加其他各类省级展览。与安阳工学院、广州大学等省外高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就中国画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多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项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我院举办“国寿无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诗书画印展”,及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配套活动之一的“情系京杭·诗画运河”项目。组织实施京杭两地学术交流展、座谈会及写生采风活动。同时召开京杭两地学术交流座谈会,共同探索大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用艺术形式传承创新大运河文化的思路及做法,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出新的视角和思考。同时我院继续深耕基层,开展基层美术骨干培养、少儿中国画公益培训、美丽乡村主题创作、诗书画印主题讲座,与多方面开展合作,扩大了中国画在基层的普及度,提高了基层中国画水平,激发了基层美术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诗文的学习状态有所懈怠,主观能动性不足。诗书画印的学习相对较为割裂,缺少融汇贯通。主题性创作意识淡薄,缺少精品力作。须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鼓励艺术家深入基层,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提炼主题,创作真正贴近现实,反映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二)品牌展览配套活动和宣传形式相对单一,影响力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须持续做好做强“满堂春色”“美丽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守望”“名家懿式”等品牌展览,将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努力打造杭州国画院标志性展览项目。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抓精品,育人才,持续推进“美丽杭州”创作培训工作。力抓驻院画师诗书画印的学习与创作,树立登高原攀高峰意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鼓励驻院画师勇于探索,创作出具有深度和感染力的作品;持续开展“美丽杭州”中国画培训班,提升创作员创作水平,拓宽综合能力;增设“诗书画印”短期培训班、招聘特聘创作员,促进中国画人才成长。(二)以推广诗书画印为核心理念,打响打好主题性品牌展览。构建系统完备的展览体系,依托杭州国画院的学术力量开展学术精品展,主动规划和创新,采用新的叙事方式来创新策展方式。(三)多播种,广撒网,全方位拓展公共教育功能。坚持公共教育内容和形式创新,打造活动品牌,构建传统文化传播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公共教育活动;打造杭州文化服务阵地,助力城市人文价值的提升。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2月20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4年01月16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4年02月1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