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杭州高级中学临平学校

发布日期:2025-04-10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杭州高级中学临平学校法定代表人李王萍
住所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鑫业路与杭乔路交叉口东北侧
开办资金(万元)20.00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0期末数(万元)4427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MB075729XD举办单位杭州市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杭州高级中学临平学校是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倾力打造的新成员,于2024年9月正式开学。杭高临平传承杭高百年名校的历史底蕴与教育精髓,全力打造一所兼具人文底蕴与科创活力的现代化优质高中。学校致力于成为杭城教育的新高地,秉持杭高“科学、民主、求真、创新”的校训,立足临平,辐射周边,将杭高的优质教育资源与临平的区域特色紧密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专注于构建多元发展的育人体系,以科创教育为特色亮点,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开设丰富多样的拓展课程和社团活动,挖掘学生的兴趣特长与潜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助力杭城学子在杭高临平学校开启逐梦之旅,实现人生理想,为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向着成为一所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卓越高中奋勇迈进。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杭州高级中学临平学校于2024年2月完工交付,面向杭州市主城区和临平、余杭区进行招生,并于2024年9月正式开学,目前高一年级共计14个班,全面涵盖中考生、分配生、特长生以及自主招生特色班等多元招生类别,旨在全方位、多层次选拔具有不同特长与潜力的学生,为学校的持续发展与教育特色的深化奠定坚实基础,致力于打造成为区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力与优质口碑的教育高地,为每一位莘莘学子的成长成才搭建坚实平台。秉持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宗旨和职责,我校上半年着力于各项开学保障工作,抓好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努力提升师生工作学习幸福指数,从多个维度全力保障了新生开学报到、军训、新学期开学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为9月正式开校奠定坚实基础;下半年围绕“学生的规范养成教育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的工作重点开展各项工作。主要工作及效益如下:1.思想政治建设情况: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学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学校党务工作体系,充实党务工作力量,成立学校党总支,建立3个党支部,选举产生各支部书记、委员,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通过书记领学、专题研究、“书记上党课”等形式强化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学在先、用在前。以“三会一课”、主题活动、网络培训、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打破传统单向“灌输式”教育,朝着双向“互动式”教育模式转变,开学以来累计开展党员大会、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及党课多次,发放学习资料230份,强化全体党员教师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党员教师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实现理论学习上下联动、全面覆盖。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组织党员教师赴桐乡革命历史纪念馆、徐肖冰侯波纪念馆参观调研,实地聆听红色故事,探寻红色足迹,传承杭高先辈精神,激励党员教师汲取奋进力量,在工作践行中、在教育征程上担当建功。2.德育工作情况:坚持立德树人,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强化师生德育共建,做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科任教师与班主任搭建学生双导师制,让常规细节教育和长远规划发展同步发展;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升级“值周班管理模式”。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禁毒禁烟、国旗下讲话、宪法宣传、交通安全、防疫安全、传统文化、劳动教育、厉行节约、国防教育、食品卫生、急救、校园安全、校园生活规范等主题教育,帮助学生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推进“五育共融”系列举措,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建设,劳动教育新突破,艺体工作获佳绩。3.教科研工作情况:开展“双新”示范校教学活动,开展“百师听千课”活动和推门听课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9月,市教研室领导及所有学科教研员来杭高临平学校进行“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调研活动;10月,承办市区普高体育教研组北片区体育教研活动,促进课堂教学四化转型的落地;11月,承办市直属学校第三片组心理教研活动,杭高教育集团、杭四中教育集团、杭州文汇学校、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等参与听课调研与工作交流。持续开展杭高集团四校区联合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高考复习、实验创新、竞赛指导等形式活动,加强了校区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组织“红墙青绿,不负山海”首届贡院研学活动,邀请首届学生前往杭高贡院校区,体验名师课堂,参观杭高校史馆。开设名师讲坛,邀请集团内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专家名师来校讲座,为优秀学生提供学科专业指导。4.后勤工作情况:2024学年杭高临平学校总务处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的主题思想,以“实”为要,“干”当先的理念,提升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品质为主方向,围绕学校各类工作,协同学校各个部门,为全体师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后勤保障。开学前主要围绕着保军训、保开学、促支付三个维度,涉及衣、食、住、行、学等五个方面进行开展,如食堂、宿舍、教学楼的设备增加和改造,楼顶和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安全改造,操场看台改造,体育馆、艺术楼、综合楼铝合金窗安装、隔断等。开学后落实好安全工作常态化,全面排查校园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制定各种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以制度促工作;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食堂、超市、面包房进行安全检查,保障学校食品及饮用水的安全,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推进学校安全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顺利完成一期项目验收与支付,验收项目20个,评审项目9个;学校自行采购150次,其中1万以内63次,1万至10万87次。5.智慧化校园建设情况:在学校土建工程的基础上,完成校园万兆网络系统、广播系统的搭建,完成物化生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专用教室新建,为学校智慧化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硬件基础,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为学校教学、德育、行政三条线的管理赋能优化。6.行政工作情况:在人事方面,开展了1月、3月、5月、10月四批次阳光招聘,完成97位教职工的入编入职流程;开展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和专审工作;开展副高级教师、实验员、初级教师职称评聘工作。实现人事、岗位、工资、社保、医保、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工作的智能化管理。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方位开展宣传工作,积极扩大学校知名度。一是构建并完善校园宣推网络,通过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传播“高临好声音”,收获社会广泛好评,提高办学认可度;二是积极与省、市、区的各大融媒体合作,例如通过钱江晚报、都市快报纸媒推广及人民广场、社区广告牌推广等途径扩大宣传影响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校区磨合度需要持续提高。一方面是新校区细节打造建设有待加强,软硬件设施需持续适配调试。另一方面是师资团队建设,包括组室建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师资结构优化、专业能力提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优秀教师的表彰和奖励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四、下一步打算1.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坚持立德树人,勇担政治使命。紧抓责任制这一关键环节,坚持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并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党员的学习培训工作,以及“双评”工作的推进,不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激发干部群体在干事创业中的饱满热情与昂扬斗志。2.持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深耕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逐步完善师资配备,积极引进卓越教育人才,加速青年教师培育进程,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采用“引智入校,外出取经”的双向策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分运用杭高集团名师天团、竞赛中心资源进行贯通式培养,构建杭高临平专业教师团队;加强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奖惩、考核及评价机制,为教师队伍的梯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3.持续进行新校区阳光建设。硬件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持续加强校史馆、天文馆、科学馆、图书馆四馆建设;持续深化杭高软文化迁移和延伸,加强校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杭高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新校区的文化内涵,将杭高软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推动杭高文化的持续深化与传承。4.探索改革创新,深化技术赋能。紧抓“双新”建设主旨,注重数智赋能,持续建设智慧校园,强化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精准教学与大数据教学的软硬件设施,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向前发展。5.深化教育共富,形成教育合力。持续加强杭高四校区紧密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充分利用城区及属地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提升家长教育素养,促进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共同推动教育共富的实现。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9年8月27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9年8月15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