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城市管理指挥保障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叶浩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香积寺路302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79.1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316.15 | 期末数(万元) | 179.10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做好全市城市管理日常运行的指挥协调和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的指挥保障工作。承担市级城管信息化系统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指导和推进全市城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参与城管信息化和数字城管运行管理标准规范的编制承担全市数字城管运行管理以及城市管理各类来电来信来访和网上投诉件的受理交办跟踪反馈等相关事务性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782383922H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杭州市城市管理局、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中心紧扣局年度工作部署,聚焦“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活动和数字化改革工作目标任务书,坚持党建统领,围绕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目标,做实综合指挥,做优“一网统管”,做细信访服务,持续推进数字城管转型升级,努力当好城管事业发展的排头兵和勤务员,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新进展。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无违反《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规章的行为。(二)业务开展情况1.机构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履行情况(1)城市管理日常运行指挥协调和紧急突发事件处置指挥保障不断完善指挥机制,修订《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体系工作方案》,明确指挥控制、执行、保障三大要素组织架构和工作任务。优化综合指挥平台功能,加强中心值班人员培训,配合做好各项保障任务,共收集紧急事件信息13900条,启动应急响应1件。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应用市补功能建设,建设AI智能研判等功能和模块,接入省平台任务和结果数据实现平台贯通,提升执法指挥和服务效能。推进嵌入式网上执法监督工作,打通10个城区网络,接入441路城区办案区视频,提升队伍督察效能。(2)推进全市城管系统信息化建设,承担市级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完成调研课题《构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杭州模式》,编制《杭州市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运行;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市推进162项建设任务,梳理50类共计866个城市关键基础设施关键对象,形成134个安全监测因子193个监测指标,归集动态数据6亿余条;完成城市治理多跨协同、城市便民服务、管理在线等模块建设,构建“两主四辅”路面积水动态感知体系、“快闪”等应用,推进实战实效。强化信息化统筹,开展城区调研,挖掘13个区县市可复制推广应用,完成《“一地创新,全市通用”调研报告》;修订《杭州市城市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城管系统信息化项目环节,并加快推进生命线工程项目、信创项目、统一操作系统,及新指挥大厅建设。做好信息安全支撑,开展局政务系统网络安全自查整改,做好省、市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强化局系统运维管理,落实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全年未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同时,根据市委巡察和审计要求,梳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项目招投标资料、无形资产等资料,落实问题整改。(3)全市数字城管运行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数字城管运行质效,稳步开展各类专题采集,试点应用信息采集智能巡查、AI结案等功能,积极开展疑难问题协调,当好城市管理的“眼睛”。今年以来数字城管立案交办问题386.5万件,问题解决率为99.89%,及时解决率99.06%;开展专项采集行动9次,累计发现问题17.9万余件;开展专项普查7期,共提供数据5.95万条。组织区边界保洁、市政、保序等问题现场协调会30余次,参加12345现场协调会4次,出具协调会议备忘录1份;市协同平台受理协调杆线、井盖等疑难问题1806件,市本级疑难案卷协调量月均135件,同比下降52.1%。(4)承担城市管理各类来电、来信、来访、网上投诉件的受理、交办、跟踪、反馈相关事务性工作优化完善有奖举报平台运行机制,围绕全市重点工作,稳步拓展举报类型,协力“僵尸车”集中治理工作,助力城市环境的提升。今年以来平台拓展生态环境领域事项14个,共收到举报69.42万件,立案43.94万件,新增参与市民7.5万人,发放奖金292.02万元。进一步完善市局信访投诉工作机制和架构,印发《杭州市城市管理领域“抓源促治、强基固本”访源治理实施方案》,完善《杭州市城管系统强化“两访一开放”工作方案》,落实首办责任制、合成工作单元负责制、分析督察制,确保信访事项在单元内协调处置到位。今年本系统、本部门日常投诉举报案件处置率100%,上级督办案件按期回复率100%;开展“两访”活动8次,解决市民关切问题20处,未发生信访维稳、负面舆情等问题。2.党的建设一是抓好政治建设,筑牢凝心铸魂的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纪学习教育、法治思想等重要论述,带领班子成员认真研究谋划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制定并印发党纪学习教育实施工作方案,传达上级要求,细化落实举措。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纪学习条例》《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体贯通纪律教育、党性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使全体党员将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深化党建联建,做实党建引领发展的事业根基。先后开展“红色领杭数智翼联”、“有困难找城管‘数字城管兵哥哥’先锋队迎八一主题活动”、“杭城小萌管—‘红领巾’城市治理研学基地”、“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共建清朗网络家园”等系列活动,深度融合党建、业务。同时,与三塘北苑社区“双千结对”、点亮困难家庭“微心愿”,“传承雷锋精神、守护志愿初心”,做优做强党建联建品牌。三是对标攀峰提能,扎实推进授业解惑的组织根基。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会、科务会等形式,严格落实开会必进行“第一议题”学习,结合局分管领导、党总支书记及班子成员、中心青年干部专题宣讲、交流研讨,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此外,中心领导班子开展“接受一次廉政谈话、签订一份廉政承诺、参加一次党规党纪培训、撰写一封廉洁家书”的“四个一”做法;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三类”重点对象的纪律培训。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共组织签订廉政承诺37份、撰写廉政家书3封。四是勤廉并重导向,严实中心建设的清廉根基。推动以案促学促改促治促建,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乔司监狱陈列馆警示教育基地,用专题警示教育的“当头棒喝”警醒“身边人”。结合市委第八轮巡察工作,全面排查、评估在权力运行、制度机制、作风效能等方面可能产生廉政风险的18个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23条防控措施。五是建设宣传矩阵,做强意识形态工作根基。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推动班子成员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做好经常性思想教育。与传统主流媒体深化合作,巩固拓展新媒体阵地,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宣传正能量,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强化舆论引导,为各项工作发声呐喊。(三)资金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我中心共有事业编制数41个,实际在编37人;编外用工编制30个,实际在编30人。2.财政投入情况中心2024年度实际收到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5986.90万元,支出5986.90万元。(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2024年数字城管立案交办问题386.5万件,问题解决率为99.89%,及时解决率99.06%;开展专项采集行动9次,累计发现问题17.9万余件;开展专项普查7期,共提供数据5.95万条。组织区边界保洁、市政、保序等问题现场协调会30余次,参加12345现场协调会4次,出具协调会议备忘录1份;市协同平台受理协调杆线、井盖等疑难问题1806件,市本级疑难案卷协调量月均135件,同比下降52.1%。二是提升暖心服务温度。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拓展生态环境领域事项14个,共收到举报69.42万件,立案43.94万件,新增参与市民7.5万人,发放奖金292.02万元。本系统、本部门日常投诉举报案件处置率100%,上级督办案件按期回复率100%;开展“两访”活动8次,解决市民关切问题20处,未发生信访维稳、负面舆情等问题。三是提升数字赋能水平。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市推进162项建设任务,梳理50类共计866个城市关键基础设施关键对象,形成134个安全监测因子193个监测指标,归集动态数据6亿余条。四是提升综合指挥效能。共收集紧急事件信息13900条,启动应急响应1件。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数字城管“晴雨表”作用需提升。数字城管在城市管理中破解难题、分析研判等方面的作用仍不够充分,城市运行全要素、全流程的监督管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机制有待完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运行体系中涉及的事项规范、运行流程、运行机制及法治保障等相关配套机制尚未出台,机制建设需加快。(三)综合指挥效能发挥不佳。信息收集存在瓶颈,紧急信息上报质量不高,行业协同作用发挥不明显。(四)信访办理质量有待提升。城管系统和城管领域信访量同比实现下降,但是不满意率、重复投诉率总体较高,基层信访办理质量不高。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持续擦亮数字城管品牌。一是推动智能化采集实施落地。在全市主要道路、快速路推广运用车载智能采集,弥补人工采集和结案的不足,提升工作效率。二是提升信息采集水平。完善立结案规范细则,提高问题采集标准,降低问题漏报率。三是加强协调分析。强化数字城管对疑难问题的协调和处置。(二)持续推进数字智治水平。一是深化“一网统管”建设运行。完善“一网统管”机制建设,规范运行各项环节,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全市域数据接入,深化城市生命体征指标体系,构建城市生命线重点场景,优化“两主四辅”系统算法,提升城市体征监测和预警能力,形成健全闭环处置流程,提升平台运行实效。二是强化信息化统筹力度。三是强化网络安全和系统运维。(三)持续强化“大指挥”体系建设。一是完善综合指挥工作机制。二是加大行业参与力度,压实行业指挥责任。三是提升整体业务能力。(四)持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一是提高有奖举报平台日常运行能力。二是持续强化宣传引导。三是提升信访办理质效。四是加大领域重点信访问题治理力度。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2月20日因法人证到期,按照规定进行换领。2024年10月29日因法人变更,按照规定进行法人变更登记。2025年1月14日因资产减少超过20%,按照规定进行开办资金变更登记。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决策系统关键技术及城市大脑应用》获2023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2024年浙江省首届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奖亚军。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