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 | 法定代表人 | 龚志南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山北路567号西湖文化广场32号5楼 |
开办资金(万元) | 377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4083.01 | 期末数(万元) | 4080.41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担西泠印社日常管理。组织开展西泠印社社团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展赛活动、学术研讨、培训推广、文化艺术交流 保护管理西泠印社孤山社址 保护管理利用社藏文物和艺术资料 开展文物及艺术品征集 保护管理利用“西泠印社”系列品牌 保护和传承篆刻相关非遗项目 主管主办和编辑出版《西泠艺丛》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749471330R | 举办单位 | 中共杭州市委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主要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1.“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A.西泠印社社团日常管理工作有条不紊一是为2024年度8名新入社社员在孤山社址举行入社颁证仪式,二是做好社员日常走访及节庆期间慰问和参加活动相关统计工作,并对社员日常人品艺品开展管理。三是做好6位离世社员的相关慰问和服务工作。四是做好推荐入社人员的资料整理、汇总和初评工作。五是做好社员联络群日常管理工作。B.社团艺术展赛交流活动异彩纷呈一是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主题篆刻项目,社会影响显著提升。应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邀请,组织社员篆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7方印章用于公务钤盖,原印以及原拓印谱、卷轴均由全国政协收藏,王沪宁同志在观摩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国政协发来感谢信。组织社员为“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篆刻印章,并作为活动logo,中宣部专门组织了捐赠仪式、颁发捐赠证书。联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出版“庆祝建党百年”“百年百事百印”主题篆刻作品专刊《红色印迹》,入选中宣部重点出版选题和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二是依托孤山社址遁庵展厅和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展展览活动。全年举办了完成“婺风入西泠”西泠印社金华籍社员作品展、“江声百年”西泠印社江苏籍社员作品展、“雄甲辰”篆刻名家作品展、四半堂文事孙慰祖印学印艺展等超35场。三是雅集活动常办常新。甲辰春季雅集于4月在临平超山举行,社员及各界嘉宾百余人祭拜印学先贤,举行雅集笔会和学术交流。同期召开社长会议及十一届二次理事会会议,对社团事务进行商讨。甲辰秋季雅集系列活动于11月在杭举行,推出西泠印社社员(50岁以下)新作展、“斩截之迹”——两汉魏晋南北朝玺印典藏菁华展、“斩截之迹”——两汉魏晋南北朝印风创作研究主题展三个系列展览,举办大印学(3)——“篆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西泠艺丛》2024年度选题报告会等学术活动。同期召开社长会议、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C.学术理论研究再创辉煌完成大印学(3)—“篆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共计收到论文来稿120篇,根据《西泠印社学术论文评审工作实施细则》实施了三轮评审与答辩工作,评出获奖论文17篇,出版上下两册《论文集》。参加山东滨州无棣吴式芬金石文化节与研讨会。D.孤山社址保护和管理大有作为2024年社址参观游览数量达108.4万余人次,管理实现常态化,对园区内文物、建筑等进行日常检查。持续做好孤山社址的日常开放保障工作。针对于节假日、极端天气等开展非常态化的管理工作,安排专人值守、增加安保力量,同步加大巡查管理频次和力度。围绕舆情工作,针对性加强巡查过程中的舆情,作为线下舆情发生的“前线”,从根源消除可能存在的舆情隐患,保障孤山社址的舆情安全。E.文物藏品保护管理规范加强文物库房的安全防范。常态化开展库房安全管理检查,每日核查库房恒温恒湿空调运行情况,严格执行每月库房消防、消杀及安防设施的维保检查工作,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保证库房设备正常运作,确保文物安全。完成文物库房藏品以及资料的核查。全年完成多品类藏品资料的自查核查1650件。推进社藏文物类书画藏品保护修复项目。按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依据文物主管部门批复的修复方案,启动100件藏品的保护性修复工作。通过试行修复,与修复团队做好点交,监督、组织完整的图文修复档案,截至12月已完成49件藏品修复工作。开展社藏文物及资料信息规范化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升社藏文物及资料的管理水平,达到“规范性、准确性、便捷性、科学性和信息化”的更高标准,启动社藏文物及资料信息规范化管理工作,对社藏文物及资料的登记信息进行全面核对、梳理、补充和规范。F.品牌管理有章可循全年持续对接西泠印社集团,加强西泠印社品牌保护和管理,完成《西泠印社系列品牌保护与管理规定》修订,涉及品牌事宜均按规定落实审批程序;组织开展品牌培训和品牌规范使用检查。做好商标注册和保护管理。2024年成功注册“西泠研学”。全年打击第三方“西泠”相关商标约60件。持续推进防伪追溯码和防伪标签的使用,委托制作防伪标签15.1万枚并投入使用;持续开展网上维权工作,共投诉淘宝、天猫、京东、1688等平台链接425条,成功处理392条,成功率92.2%。对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商家和主播的多次侵权行为通过举报查封等手段进行打击,关停处理账号2个。G.非遗保护力度加强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相关要求,完成中国篆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保护现状信息采集;组织非遗传承人群赴济南参加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完成第六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签约;参加市文旅局组织的2024年非国内交流展示(走亲)活动。到浙江警察学院、省茶叶协会、残联基金会、市侨联、中小学开展文化五进活动;组织社员参加“美美与共˙六合祈福”书福送福活动;赴市中医院开展“文化健康促和谐˙暖心共富增能量”活动。与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主题为“杭州与波斯”的杭州文化沙龙。协助中小学校开展艺术教学与相关活动。H.学术期刊突显影响力《西泠艺丛》全年编辑出版12期专辑,新增新改“社藏撷珍”“印人近作”两个栏目。获批邮发代号42-32,期刊数字平台增至6家,在春秋季雅集期间,分别组织召开圆桌会和编辑选题报告会。2.党的建设:A.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折不扣完成规定动作,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充分发挥文化战线独特作用,与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印信勤廉”金石与书画廉洁文化主题巡展2场,60余批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1000余名党员干部参观学习,15余万群众参观展览;新华社、《光明日报》、光明网、《杭州日报》、杭州网、《澎湃新闻》、学习强国平台、浙江文物网等媒体进行展览报道,全网浏览量30余万。在西泠印社官微推出“规言矩步知行合一”书画印作品网展6期。B.党建责任制的落实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决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全年召开党委会会议16次,规范审议“三重一大”事项160余项。党委书记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年初分析研判我委全面从严治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定期听取中层干部和委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拧紧责任链条。去年我委接受了主要领导经责审计和市委巡察,截至今年11月中旬,已全面完成全部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并持续开展举一反三“回头看”,努力做到标本兼治、常态长效。同时,组织开展对委属单位的下沉式监督,针对党建、财务工作及历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强化整改监督,列入工作督办。C.做好党员发展全过程管理工作社委会机关党支部完成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印博党支部发展正式党员1名。D.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全年党委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3次,召开宣传信息工作会议4次、舆情专题分析会5次,按要求落实网络安全以及舆情监测处置。持续加强社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引导广大社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西泠”传统文化故事,全年各类活动获得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平台广泛报道,阅读量累计超804.2万人次。今年,配合全国政协、中宣部完成主题篆刻19方,全国政协发来感谢信、中宣部颁发捐赠证书;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织亚运冠军印创作及颁授活动、联合黑龙江省文联举办篆刻艺术周,获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中国文联、黑龙江省委领导肯定;联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出版篆刻作品集《红色印迹》,入选中央宣传部办公厅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和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联合浙江卫视制作《金石中国心》,入选广电总局优秀网络视听作品;举办庆祝建国75周年巡展,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强化孤山社址保护提升,荣获省文化遗产保护监测优秀案例。E.巩固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社团党外人士积极作用,积极开展社团党外人士联谊交友活动,通过社员固定活动日、社团创作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化与社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全年党委专题研究统战工作贯彻落实举措4次,并将统战工作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等的重要学习内容。今年,持续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互鉴,西泠学堂在日本挂牌,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家协调员参访团等参访西泠印社,一带一路图形印创新实验作品展获省十大国际传播创新案例。(二)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2024年底我委在编正式工作人员28人,包括2024年新增入编1人,出编0人;编外工作人员7人。正处级岗位人员5人,副处级岗位人员0人。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024年度,我委财政拨款21675880.6元。二、取得效益推进“中华文明现代形态探索攀登十大行动”,积极参与“历史文脉赓续行动”中“振兴优秀传统品牌文化”重点任务,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在联合制作纪录片《印刻百年》、与浙江广电集团联合已完成文化美育节目《金石中国心》。应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邀请,组织社员篆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7方印章。组织社员为“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篆刻印章。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联合出版了作品专刊《红色印迹》,入选中宣部重点出版选题和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与国家画院联合在京举办“金石学史与刻帖书法新探创作展”,展出金石、刻帖360余件和书法篆刻作品118件,展现了当代书家学者对金石学和刻帖书法的全新理解与探索,编辑出版展览图录和43篇论文,吸引了众多书法篆刻界的翘楚参展。组织“两大”全国巡展:其一,由西泠印社牵头联合国内逾百家印社,组织“印说中国故事”主题创作巡展2场,凝聚全国印社力量,今年推出第一季“千年传世经典文化”主题,共有15家印社参加,配套开展“民间社团(印社)的生存与发展”研讨,系统展示了当代中国印学社团的整体发展面貌和创作水平;其二,联合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联,举办“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图形印创新项目巡展6场,立足“世界印章史”的大视野,着力拓展“大印学”格局,融合世界各地文化元素与古典“金石气”,以“中国式表达”凸显篆刻艺术的时代生命力,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助力杭州市清廉馆建设,配合市纪委监委完成“尺度方圆·印清廉”作品征集及“清廉有印”单元展陈方案。在杭州、湖州、安吉三地举办“师古开今——吴昌硕艺术传承展”,展出作品345件。围绕“庆祝建国75周年”主题,在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五四宪法馆等地举办“书篆芳华”主题巡展6场;与宁波方面积极联动,举办“杭甬文化‘双城记’”系列展览4场;联合市园文局组织“让文物活起来”——杭州的博物馆“镇馆之宝”主题篆刻展;全年,还举办其他各类展览超过50场。孤山社址今年荣获省文化遗产保护监测优秀案例,全年接待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团体调研接待200余次;全年累计接收文物和艺术品捐赠1100余件/组,开展文物借展近2000件/组,启动100件/组藏品保护性修复工作,完成6000余件/组文物藏品的信息初核,配套出版《社藏名家大系》6册。西泠学堂在香港、澳门地区持续开展重大展赛活动,并作为在中宣部重要对外交流项目,在日本东京正式揭牌。举办台湾社员专题展览、海峡两岸主题赛事。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家协调员、中日韩学生团、中德青年团等参访西泠印社,一带一路图形印创新实验作品展获省十大国际传播创新案例。高度重视品牌工作,完成《西泠印社系列品牌保护与管理规定》修订,并严格执行落实,全年组织“西泠学堂”“西泠公益行”“西泠研学”“篆刻五进”“印之爱”等文化惠民活动近百场,努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达基层。《西泠艺丛》被认定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艺术学最受欢迎期刊”、入选“中国精品期刊展”推荐期刊,“博硕士学术研究论坛”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栏目”,此外还被收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类期刊。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在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方面,平时严格执行了“第一议题”制度,但在深入理解新思想体系逻辑和要义上仍有不足。在研读政策文件时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挖掘和主动思考。在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会议精神时,引发深入思考、促进交流研讨的机会相对较少,将理论成果与机关党建具体工作紧密结合方面仍存在不足。二是在干部队伍教育管理方面,现有的组织生活方式相对单一,缺乏足够的活力和吸引力。对于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和系统,表彰激励机制比较单一,关心关爱措施不够完善。三是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尽管在作风建设和责任传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持续用力,不断加压。特别是对于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实现全流程管理。四是在党建联建创新方面,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还有待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还需更加充分,对于党建联建工作的探索与创新还不够深入和多样。五是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创业干事的工作氛围还需要进一步营造。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聚焦党建引领,推动“强基固本、深化改革”提高政治站位,准确完整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激发我委上下的闯劲干劲拼劲,加快打造新一批具有西泠辨识度的改革发展成果,创新打造新时代印学新气象,在助力杭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建设中发挥西泠力量。(二)聚焦文化交流与学术引领,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力一是不断提高印文化传播、推广与普及力度。继续发挥“西泠学堂”在扩大文化传播方面的窗口作用,稳步做好香港、澳门、日本“西泠学堂”工作。二是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举办海外社员主题展和海外展,促进与海外的互动交流。三是持续深化各项战略合作,与艺术机构和文化团体加深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是筹办国际学术研讨会,配套举办专题展览,在加快建设学术高地上再接再厉。(三)聚焦品牌打造,举办公益文化活动持之以恒做优“文化五进”“西泠研学”“西泠公益行”“印之爱”等活动品牌,举办篆刻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各类公益活动,开展市级文化特派员结对项目,探索举办更多主题互动活动,将篆刻艺术及和传播到更多的人群中去。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