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

发布日期:2025-03-31访问次数:


单位名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法定代表人邵文峰
住所  杭州市西湖区六和金座6幢201室
开办资金(万元)49460.85经费来源经费自筹
年初数(万元)38116.69期末数(万元)49460.85
宗旨和业务范围打造航天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开展空间人工智能控制、空间新材料与结构、空间先进动力等宇航领域以及卫星应用、智慧城市、智能装备、信息安全等航天技术应用领域的创新技术研究引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进技术与人才促进与浙江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深入合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100MB1D82409A举办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市人民政府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杭州中心)深入践行“1+4”杭州中心特色发展路径,迈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之年。2024年度,杭州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在杭州市、西湖区各级政府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杭州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正创新、踔厉奋发,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具体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前置谋划、主动担当,完成一期产业化园区(占地62亩,总建筑面积3.3万平米)电力扩容以及空间光电产品、载荷单机及部组件、CPT原子钟等生产环境改造项目,场地改造面积约5400平米(含新建洁净间约3600平米),全面保障了相关生产试验任务顺利开展。大力协同、加速推进,完成二期科研办公园区(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米,其中地上13万平米,地下7万平米)主体结构封顶。经与地方政府、设计单位多频次、高密度对接协调,基本完成了装饰装修、园区智能化、食堂建设方案,后续将加快方案细化与落地实施。(2)能力建设扎实开展与五院各支撑单位合作建成生产线12条、在建生产线3条,另有2条正在论证中。与五院西安分院合作,在前期已建成并投产的激光终端(2条)、空间天线、复材反射器、微波无源部件共5条生产线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国内领先的激光终端生产线,完成激光终端三期(新增1条生产线)的建设和验收,形成年产400台/套激光终端、120台/套机械可动天线、3000台/套微波无源部件的批产能力。同时,启动激光终端四期产业能力建设,再投资建设3条生产线,补充激光终端产品检验、装调、测试、环境试验、捕跟及对接测试能力。与五院502所合作完成了空间光电产品生产线建设,形成了年产200台星敏感器、100台太阳敏感器的批产能力。与五院510所合作,在杭州开展推力1.2KW以下的、面向商业航天的霍尔电推进产品研制生产,建成了“专业化、全系统、批量化”的3条生产线,具备年产150台霍尔电推进产品的批产能力;建成了国内首条全流程、自动化CPT原子钟中试生产线,实现年产1000台CPT原子钟的批产能力。(3)研发创新有序推进在夯实产业基础能力的同时,与相关支撑单位合作系统谋划并加快推进研发创新类项目。紧抓国家卫星互联网工程建设机遇,完成了“面向商业航天的小型化机械可动天线”工程样机1研制,各部组件性能指标满足要求、配合状态良好,整机电性能及转动功能满足项目立项需求;围绕智能光电测量、高端医疗装备、智能控制与应用等方向,完成了“星云星敏感器”“新星星敏感器”“天文罗盘敏感器”项目原理样机研制、“Flash术中放疗智能机器人系统研制”项目第一套型检样机研制交付、“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项目研制交付,突破了大负载机械臂柔顺牵引与视觉引导、以5G和云服务器为基础的智能轮式机器人数字化巡检方案、基于SOC的多平台图像下传等关键技术;聚焦空天信息产业,围绕“航天+能源”业务方向,发布MerakGIS地理信息系统v1.0Beta版和实时数据平台v2.0两个主线产品,绑定中国卫星、正泰集团和中控集团三家重点用户单位,形成了专业的运行部署与研发管理能力,攻克了空间服务发布模块数据连接、样式管理及地图服务发布等技术难点。(4)开展平台建设与战略合作平台建设方面,建成浙江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浙江省某创新示范平台、全省某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平台,以及空天智能感知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杭州市优秀新型研发机构等2个市级平台,持续争创全省星地一体智能网络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平台。项目申报方面,与五院529厂联合申报并成功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与浙江理工大学联合申报并成功获批浙江省“尖兵”项目。战略合作方面,一是作为副理事长单位,支撑浙江省航天及卫星互联网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快推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对外开拓,与五院502所、中国卫星、航天智装等院内单位以及正泰集团、中控集团、中海沥青等外部单位达成10余项合作;三是紧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契机,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不断加深与联辰千帆、格思航天、垣信卫星等链主企业合作交流,推动霍尔电推进等业务进入千帆星座供应链,五院总体设计部、西安分院、502所等已与格思航天建立联系,相关产品有望进一步拓展区域市场;四是牵引第三届航天航空航海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落地杭州,主办“空天地海协同创新发展”分论坛,提升了中心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影响力。(5)人才队伍激发新动能打好“引才育才、用才成才、爱才留才”组合拳,组织业务职务晋升答辩,强化业务职务体系落地应用,畅通员工发展通道;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浙江省院士工作站,出台相应管理办法,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的首位博士后顺利出站,产学研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签订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积极融入地方人才生态圈,支撑人才申报“西湖明珠工程”青年拔尖人才、“西湖区十大杰出青年”,推荐人才进入浙江省国防科技工业协会、省发规院、省融办专家库,托举青年人才“融圈入圈”“破层出圈”;承办五院党校2024年领导干部进修班在杭调研学习活动,广泛联络属地优秀企业,建立中心参访企业库,充分发挥五院在长三角地区的培训延伸基地作用。(6)综合管理能力持续提升高质量推进合规体系建设,成立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合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首席合规官、兼职合规管理员等岗位角色,履行全员合规承诺;建立重要事项合规审查、风险报告、违规举报等全过程管理机制,完善合规运行体系;推进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按“立改废”计划有序完成45项制度制修订,现行有效制度89项,各经营管理领域实现有效覆盖,全年合规风险整体受控。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上级管理要求,强化“七位一体”安全管理,层层划分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安全文化氛围营造,严格落实检查整改提升举措,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第三方审核并获得认证证书;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管理,持续提升全员保密意识,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和五院关于交通安全和酒驾醉驾整治有关要求,多措并举提升全体员工杜绝酒驾醉驾行为的红线意识;扎实开展“三同时”工作,以扎实的安全基础保障建设项目平稳运行。持续优化采购外协及资产管理体系,部署“供应链管理系统”,初步实现采购全流程管控与数据抓取,严控成本与风险,全年较预算节省经费约27%;持续升级“资产管理系统”,集成部署“RFID管理系统”,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效能。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初步上线合同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完成服务器云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安全检查机制,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全面增强;加快推进“产线信息化智慧管控平台”项目(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项目交付和测试验证,建设成果满足预期目标。2.党的建设情况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升格成立党总支,成立6个党支部,构建科学严密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与杭州市经信局、之江实验室、智元研究院等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推动党建业务相融相促;加强队伍建设,8名党员获集团公司、院直党委“优秀共产党员”以及杭州市经信局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独立培养4名预备党员;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具体举措,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和党组织前置研究程序。建立纪检工作体系,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贯到底。全面落实问题整改,对照反馈问题自查建立整改台账,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配合部门、整改时限和完成形式,真正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深刻把握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党总支召开专题会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主线,举办读书班,党总支书记讲授专题党课;邀请党校教授进行授课辅导;组织党员交流心得、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教育片、聆听忏悔录;强化日常监督,开展重点岗位人员集中约谈、签订廉洁承诺书、制定《风险评估指南》;将落实巡察整改、合规专项行动、“七位一体”安全与党纪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举措成效。(二)资源投入情况1.机构编制资源投入情况杭州中心共有员工144人,无事业编制人员。2.财政和其他资源投入情况2024年,杭州中心收到市级政府拨入的运行经费8052万元,收到区级政府拨入的科研经费10876.1万元。杭州中心全面落实科研及运行经费到位,加强资源统筹配置,有力保障了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秉承“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全力支持航天跃盛(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落地产业公司发展,支持北京轩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迅速完成落地运营工作,承接多项产品开发与加工测试合同;牵引航天星源(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地,正在加快谋划开展项目共建、产业化指标落实等运营工作。截至2024年,通过中心的资源投入和支持,落地产业公司工业累计产值超9亿元,产值年均增长率超100%。1.支持航天跃盛(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快速发展公司经济规模显著提升,顺利完成本年度生产任务交付,激光终端进入稳定批量化生产交付阶段。持续刷新资质荣誉榜,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落地产业公司中首家获得该荣誉的公司;天线测试数据自动分析及处理软件,获得2024年度西湖区职工“五小”创新成果培育项目。2.支持杭州华宇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高效发展公司经济规模保持稳定,顺利实现年度生产交付任务与内外部环境试验任务。积极组织项目申报,成功申报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攻关培育项目、2024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目录项目等多个项目,获得专项资金补助,持续投入研发创新。成功获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杭州市绿色低碳工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荣誉。3.支持航天轩宇(杭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稳健发展公司经济规模稳中有增,全力确保年度交付任务,深度绑定中核集团客户,加快本土化产业链构建,深化核工业业务合作;同时,加快市场开拓,获得之江实验室等合作用户采购订单。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西湖区云上企业等多项资质。通过2024年度浙江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智能机器人铁路货车巡检维护应用场景”认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发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研发创新的系统性、前瞻性布局尚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的衔接机制有待完善,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间的衔接机制尚未完全打通,激励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仍需持续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成熟骨干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中心业务高速发展的需要,利用政策和制度优势的充分性仍需提升;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院士工作站等高能级平台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作用发挥不足,中心业务条线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人员较为紧缺。
四、下一步打算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五院以及浙江省、杭州市各级政府相关战略部署,按照“1+4”杭州中心特色发展路径,进一步发挥杭州中心在五院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做五院改革发展排头兵,积极经略长三角,继续吸纳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利用区位、市场及政策优势,支撑相关单位落地产业公司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推进研发创新,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航天强国建设持续贡献力量。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达成杭州市政府与五院《共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首期5年建设期指标,谋划论证后续合作。重点攻关实现存在困难的指标项,在五院及地方政府的顶层统筹协调下,与各支撑单位共同完成相关产值和税收等目标,全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相关指标要求。推动五院总体设计部柔性太阳翼生产线、529厂功率电子产品项目落地,完成生产线建设并形成生产交付能力;完成激光终端四期能力建设,具备生产交付及对接测试能力。加快开展二期科研办公园区入驻规划。在五院及地方政府的顶层指导下,统筹各支撑单位明确园区落地项目及入驻空间需求,形成空间资源分配方案。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4月16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4年11月1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2025年03月07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至2027年7月18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