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委编办“三突出、三到位”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服务保障水平 | ||
| ||
上城区委编办借助区划调整机构编制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系统维护、数据整合契机,综合采取规范更新、精准维护、数据校验措施,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服务保障水平。 一是突出“全”,支撑决策到位。区划调整后对照新制定的“三定”规定,第一时间将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名称、隶属关系、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基础数据进行了全面更新。分别采取“公务员一件事”流程和“数据并库”方式将原两区行政、参公和其他事业人员数据进行全面快速整合。按照实现财政供养人员全口径管理的思路,将全区编外聘用人员纳入实名制管理。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将全区机构编制信息进行编辑整理,建立脉络清晰、数据可靠的机构编制台帐,让区领导能够更加清晰掌握合区后的机构编制态势,为重大事项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二是突出“快”,服务基层到位。新上城区辖区面积扩大了近7倍,基层到机关办事耗时费力。为方便基层办理机构编制事项,利用浙政钉、上城区政府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等信息平台,发挥杭州市机构编制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各项功能,按照业务全流程网上受理、审核、反馈的工作思路,坚持科学规范、准确全面的原则,全面梳理机构编制日常办理事项。拟制各类报告请示模板,规范设计操作流程,下发业务办理指导手册,大幅提升机关办事效能,实现机构编制事项办理“不见面、跑零次”。 三是突出“严”,日常监管到位。由于实名制管理人员大幅增加,日常监管任务更加繁重,为保证机构编制事项规范运行,通过关口前移在科室之间搭建信息共享机制,从用编申请到进编入库,从职数申请到干部备案,对机构编制相关信息进行全过程把控,确保进编人员信息与事前审核情况匹配一致,从源头上避免科级领导职数超配等问题,形成人员进出编、科级职数使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利用监管服务平台多项数据“校验”功能,定期对人员的编制类型、职务职级等信息进行校验。结合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编制核查等工作开展,将实名制数据与统发工资系统、养老保险库系统等数据进行对撞,对编内人员基础信息进行筛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反馈,督促立查立改,有力提升了机构编制监督效能。(上城区委编办供稿) (市委编办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