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委编办“两张清单”助力基层减负显成效 | ||
| ||
杭州市拱墅区委编办推进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杭州市第一批乡镇(街道)属地管理“减负清单”落实,有效厘清街道、部门工作界面,深化基层减负,取得成效。 一、抓好动态调整,推进清单完善。一是制定工作通知,以各“属地管理”事项牵头部门为主,以配合部门、街道为辅,比对原拱墅印发的86项、原下城印发的82项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结合区划优化调整实际,征求第一轮清单补充和完善建议,共计收到29家部门、18家街道反馈的修改意见15条。二是及时汇总部门意见和街道意见反馈,特别是对于部门反馈意见中涉及街道职责调整、部门意见中涉及其他部门职责调整、部门要求新增的属地管理事项,进行汇总、梳理、统筹,并进行第二轮征求意见,使清单更加符合拱墅实际。三是强化流程管理,征求意见结束后及时将清单建议稿提供给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核,确保清单内容合理、合法。通过两轮征求意见、合法性合规性审查、报批等流程,于全市率先形成新拱墅街道“属地管理”事项88项的责任清单并下发。 二、抓好动态结合,推进工作落实。一是将“属地管理”与街道140项权力清单认领完善工作相结合,双管齐下、两单统编,形成街道法定事项与部门法定职责中需街道协同落实的事项共同完善、基层工作内容更加明晰的新格局。二是拓展工作应用,探索“属地管理”工作与“四个平台”综合管理工作相结合,推进各街道、相关部门上下联动、协作配合、协同解决问题,做到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用数智手段实现清单落地生效。三是将“两张清单”与8400多项监管事项认领、行政检查事项覆盖工作相结合,不断厘清部门、街道工作边界,不断推进部门职责体系、监管方式优化,实现依单履职,保障工作有效运行。 三、抓好动态评估,推进基层减负。一是制定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和杭州市第一批乡镇(街道)属地管理“减负清单”落实情况评估工作方案,明确以“两张清单”评估主体,以部门为主、街道为辅、实行捆绑评估,以部门、街道自评、交叉互评、区级抽评为形式,进行动态评估。二是通过一月一自评、一季一互评,推进各相关部门、街道对照新拱墅印发的88项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印发的第一批乡镇(街道)属地管理“减负清单”9项内容,开展进行落实情况自查、互评,推进“两张清单”落地。三是通过实地走访抽查的方式,对部门街道按清单履职情况、部门街道配合运行情况、街道工作承接情况等6个方面进行实地了解。(拱墅区委编办供稿) (市委编办供稿) | ||